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摘评丁大勇博文:尊重孩子兴趣还是强制坚持

已有 3348 次阅读 2014-5-29 23:27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兴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b46a470101jszt.html



『丁大勇:孩子教育的各个环节都非常subtle,粗放散养效果肯定不好。例如,若不旁听孩子的课,我就无法为孩子设定合适的目标,无法及时肯定孩子付出努力后取得的成绩,因为那些日常的进步实在是太小太小,极为容易被忽略。孩子的努力被忽视,孩子得不到反馈,看不到进步,自然就没有信心继续努力了。』

更多请读原文:


『要立即把兴趣培养的工作跟上,让孩子自己开起来!』

其实培养兴趣,最基本的一招是,让孩子们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他们小时候没有这种经验,也就不可能在成年的时候明白什么叫做兴趣。

尊重孩子兴趣还是强制坚持,丁大勇博主所言是“伪”两难,但是现实中很多中国家长把它搞成“真”两难。

其实,这是个哲学问题,我下面会分析一下,而且这种分析方法,我们工作坊的4个孩子在上学期已经作为一道数学题做过了,感兴趣的可以看我们的教学记录幻灯片,我们称之为“道德矩阵”。

尊重孩子兴趣和强制坚持,本来就很可能说的不是一件事情,孩子真正有了兴趣,那才需要尊重,如果本来就没有兴趣,又何谈尊重呢。

所以,从第一句话的角度,尊重孩子兴趣,要真正地尊重,不能孩子很高兴地在玩沙子,玩蚂蚁,还没尽兴呢,就去打断他,说你该干什么什么了,那些大人认为更重要的东西。

当然,真要让孩子尽兴,在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不容易,只能是做到一点算一点吧,家长自己莫要太望子成龙,孩子的自由就会更多一点。

至于强制坚持,自然指的是孩子那些没有兴趣的事情,或某一个没有提起兴趣的时段,才需要强制坚持。有些家长,学了一些新教育理念,就认为只要孩子不想做,那就不能也不应该强制孩子去做。

我们前面写的一篇博文,幼小教育的人生哲学:如何理解“学如逆水行舟”?  恐怕是把这个问题已经讲的比较透彻,跟丁大勇博主在做法上是一致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不能只看表面,教育要讲究精细,孩子不想做就可以不做,那还是粗放散养,未能进步到一个更精细的层次。

但是,我们的所谓的强制坚持,也是有方法的,孩子确实可以不做,我们会尊重孩子不做的权力,但是,在这个时间段里,孩子也不能做别的,孩子也得尊重家长不准他做别的事的权力,就安静在那里也行。一般的孩子耐不住那个性子,往往就会去做本来宣称不想做的事情,甚至做了之后,乐此不疲不想停下来。

我们这种方法,是采纳了中国的道家哲学。

至于矩阵表示,先是展示一下2阶矩阵,即“伪”两难,当升华为3阶矩阵的时候,就是本文的解决办法了。这种道理,就我们的多年实践证明,孩子们完全能了解。


孩子不想做



孩子喜欢做




家长想让孩子去做

家长不想让孩子去做


如果仅仅是2阶矩阵,选择余地就小得多,但是生活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也有更精细的选择,家长们应该认识到3阶矩阵存在的可能。

孩子很反感去做




孩子不喜欢但也不反感无所谓




孩子很喜欢去做





家长想让孩子去做

家长无所谓

家长不愿意孩子去做



我们把这种哲学教给孩子们,他们长大后看世界的心态就会更宽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798803.html

上一篇: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缺陋之处
下一篇:学术讨论会的规则
收藏 IP: 192.159.160.*| 热度|

3 周少祥 孙学军 李宇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