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丽霞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ublx 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智能交通系统(ITS)

博文

老书新读——城市交通规划论

已有 3725 次阅读 2013-7-24 14:3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这几天出差,顺手带了本徐慰慈教授的《城市交通规划论》,记得应该是2002年左右买的,前几天上网想给同事的孩子也买一本,却发现缺货了。这本书98年3月第1版,2000年7月第2版,算来,出版时间足足有了15年。这次飞机上重新浏览了下,收益,欣喜,新奇,不禁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本书的文笔很特殊,与一般的交通类教材,出版物正式的语言不一样,该书从篇章、标题到描述,很多都采用徐教授特有的形象语言和引用,比如温故篇,知新篇,沿循前人的足迹,刀刃有两面,健吾身利吾器……,措辞的风格特别新颖,让读者一下子会很感兴趣。

 

书中很多内容对自己今天的认识有提高,有帮助。4.3.2开发新技术章节“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上的交通调查和信息采集手段已经跨过3个台阶,第一个台阶式人工采集,我国至今仍以手工操作位采集交通信息的主要途径,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很少用。第二个台阶式非人工采集,……第三个台阶式遥感采集,包括航空遥感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为自己一直坚持智能交通是数据采集,积累交通数据的重要手段找到依据,的确,我认为,再做一个城市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时,不应该动用多少人工调查力量,而是要依靠智能交通长期积累下的数据做规划支持。

 

书中让我惊叹的是,在第14章,不是科幻小说:未来世界,描述了交通工具的变革,提出“零污染”汽车,即电动汽车,在14.1.2信息高速公路一章节,描述了几个镜头,3D打印、虚拟技术、卫星办公室、网络购物、无纸时代……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惊诧不已,15年前这几个虚幻的镜头,在今天却大部分真真实实的在我们生活中实现了。可见,徐教授当年对科技的跟踪多么的超前和准确,让我佩服!更有个地方好玩的是:谈到美国总统的电子邮箱,“如果您的名片上有电子邮箱的地址,那么用广告语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顶有面子”,您看,15年前总统才有的邮箱地址,而今,几乎每个城市工作中的人都拥有,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可以享受到信息科技带来的益处!还有当年“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电子语言“:》(笑脸,:《(悲哀)”,估计现在大多数手机人都能看得懂,当时却是很新奇的交流!

 

书中还提到了交通环境新义,“生态城市”,其实在交通中,也就近5年才提的比较多的生态交通,生态城市,可是徐教授的书中在15年前就阐述了这一概念!书中还给出了一个表格,交通阻塞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表格中列举了汽油车,柴油车在不同车速下释放的CO,二氧化物,油耗等指标有具体的数字,我以前一直在寻找这个依据,对我们日常的研究报告特别有用处。书中对人流密度安全冲突的内容,人均密度低于1.25m2/人,安全冲突的概率超过80%,也给我在研究大客流管控方面提供了很多理论支撑。

 

特别注意了下,书中没有提到“智能交通系统,智能运输系统”,倒是提到交通诱导,陈述从被动的交通控制转为主动的交通诱导,低级阶段是广播诱导,90年上海公安局交通工程科研所,开始开展示范性交通诱导系统研究,是以SCATS车检器为主的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及发布,书中定义为这是中级阶段,诱导系统的高级阶段,是由美国70年代的IVHS演变成的ATMS、ATIS、APTS、AVCS等等,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ITS的内容。

 

看到书里的案例有很多事关于浦东的,那时候正好是浦东大开放,关于张江,御桥等区域的路网,静态交通的规划,让我好奇,又很想验证那些规划到底实施了多少,很有意思。现在我们很多人做规划时很痛苦,总是觉得自己新颖的理念,深入的分析,扎实的成果,却禁不住各类官员,专家的指点,有时候有“屁股决定脑袋”的感觉。其实,翻翻这本书,您会释然很多,90年代的时候,做规划也搞得很,文人相轻,学术之见,有争议很正常,你要允许别人有提看法的机会,要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中对交通规划四步骤模型应用分析得很多,尽管自己现在做交通规划不是很多,但对大学所学的四步骤还是历历在目,其中的重力模型,我还编过程序呢,不免亦是一种怀旧。对于预测,我也是一直很痛苦,当年对什么线性回归,趋势外推,指数平滑,神经网络等等模型,论文倒是发了一堆,但真的预测结果有多准确?我也试图从这本书的数据能找到一些对比。书中提到当年做上海的交通出行预测,一直调模型,最后发现是取出行方式比例时样本有问题。7.2.1.3阐述了“信不信由你”的交通预测,“预测、建模和规划面对剧变苦无对策,面对质询疲于应付,天不逢时,地不尽力,人不求和,三者尽失”。“交通预测占了交通规划的光,不要也得要,评的人问疲了,爱信不信,做的人答疲了,信不信由你,有时为了迎合委托方的意图,预测数据竟然成了伸缩自如的弹簧”。徐教授真实在啊,这话敢讲敢写,可是又有几个做规划,做预测没有同感呢,我可真是感同身受,呜!

 

书中还引用了一些现如今交通领域知名专家的论文,可以看到美国阿拉斯加大学陆键博士的“深圳城市道路规划中的教训”部分引用,谈到深圳的路网规划,道路设计和已经在出现拥堵的现象,希望在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设刚刚开始时,“规划者、设计者及决策者们更具有现代化和长远考虑的理念。”“一张白纸应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案”。看到这里,我想,陆键当年肯定也是个愤青,敢于发现问题,直言不讳。书中还引用了1992年杨东援教授的博士论文《交通均衡模型体系与交通状态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哇,杨教授在92年之前就开始研究IDSS了,难怪他把深圳的决策支持做的这么好,有底蕴的。

 

一点点心得,与大家分享。引用书中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吸取徐慰慈教授《城市交通规划论》,与大家共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3486-710888.html

上一篇: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的高度、角度、深度及内容的思考
下一篇:我出国留学手续的坎坎坷坷
收藏 IP: 222.66.170.*| 热度|

1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