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老师喜欢让学生翻译文章,目的是通过翻译,让学生模仿写文章的方法和技巧。出于偶然的机会,中途我也翻译过几篇。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耗时。别小看区区几页的文章,要一字一句翻译的话,真要耗些时间。一篇9页的文章,可能是因为我双语功底不行,竟然用了3天时间,而且每天都到精疲力竭为止。大家都知道,有些英文,特别是一些专业(半)术语,在没有标准翻译参照的情况下,措辞很难抉择。
二、译后就忘。也许是记性不好的缘故,文章翻译结束时,竟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些啥。为了加深影响,不得不回过头来多看几遍翻译成中文的稿子。看上一遍,觉得没有什么问题;看上二遍,觉得有些问题;看了三遍后,觉得问题大了。无赖之下,又把原英文文献拿出来,一一对照。到现在想不明的是,英文理解没什么问题,但怎么翻译为中文后,总觉得别扭难当,也就很容易遗忘。
三、无益于英文写作。鉴于上述两种情况,想通过说翻提高英文写作,只能是一厢情愿或想当然。通过几次翻译,我也不知道该模仿什么。结构?句子结构?思路? 亦或其它?要说句子结构,都学了N年英语,还花时间在这上面纠缠?不如买本语法书看看,省事多了;要说结构,每类期刊文章结构不是有明文规定或要求吗?根本不需要模仿。要说思路,怎么模仿呢?思路是一个系统的想法。每个人的科研素养不一样,科研背景也差异较大,这种情况下,能照猫画虎吗?总之,一句话,我没有从翻译中得到任何好处,那怕是一点点。
鉴于此,我不赞同这种高耗低效的翻译工作。当然,如果你是专业翻译人员或对翻译有极大兴趣的人,情况应另当别论。从我个人的经历看,阅读英文文献时,最好不要刻意在心里把它默默地翻译成中文。不要认为汉语意思表达不出来或用汉语无法解释时,文章一定没有读懂。其实,英语和汉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些时候,英语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必强行胡乱翻译。
所以,如果是我,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定是通过阅读,而不是翻译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强行的生吞活剥、生搬硬套和照葫芦画瓢,只能使自己迷失方向,反而有损于英文写作的提高和汉语的表达能力。
不知道诸位意下如何?能否分享一下成功经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6916-557346.html
上一篇:
教授VS研究员(答高校与科学院学术环境一文)下一篇:
文科教授把科研当故事,理科教授把故事当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