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80岁博主累计访问量突破三千万的感受

已有 3928 次阅读 2016-3-28 06:35 |个人分类:个人所思所想(09)|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80岁博主累计访问量突破三千万的感受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6328发布

2007372012824,我的科学网博客累计访问量突破1000万。

2014921,突破2000万。

2016328突破3000万。发布博文15900份,图片11万多幅。今年也是我的80岁。

自2010年419日起,我的访问量开始占科学网列位博主总访问量的第一位,一直至今。这个统计数字是科学网的技术数据提供的,既不是我编出来的,也不是我刻意追求的,虽然只是数字统计而已,要是不在乎统计是言不由衷的,对于在职的博主来说,绝大多数人受制于“量化”下学术,这一点谁能否认?问题在于统计数据说明什么每人的理解是不同的。

我“事无巨细”天天坚持不懈地写博文,从自身的角度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所发生事和我感受到的点点滴滴。反映时代瞬间、生活气息、学术探索、人文情怀,体现学术文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如此而已。我重申如下见解:

访问量突破第一个千万时,我撰文写道:

科学网为我提供了延续学术生命的场所,我是一直怀有感恩之情的。

 

我是一名普通教师,已经退休多年,写博文可以健脑、健身、健心情,多年来退而不休,发表的纸质论著不亚于退休前,与此同时撰写博文不断,学术研究和享受生活相得益彰。没有团队、没有项目资金、没有休闲时间。论学术成果不亚于某些在职博导,论博文数量和含金量也不容轻视,这些是自己一点一滴、持之以恒、连续不断写下了来的,写自己真情实感,所感所想、所思所得、所记所忆、所见所闻。可能由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是美国和当代世界,是生活在学术圈和普通居民区,对于现代生活和历史记忆有着一些人生感悟,所以没有畅销文却有常效文,网页页面很少有推荐和热议博文,而每日的访问量却稳定增长而无大起大落。不跟风,走自己的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信守学术为公,实事求是,是自己的基本信条,踏踏实实地写好自己的每一篇博文。

过分看重访问量是祸害,有了访问量是个激励,把握在自己。

我坚信路要自己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文要有感写,一篇一篇认真地写。不追逐,不跟风,坚守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践行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坚持不懈撰文,健健康康生活。

 

目前科学网博主中总访问量上千万的只有6位,其中前三位已经退休,上2000万的只有2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如果换位思考,坚持下来并不容易,评论容易,践行难。至于“影响力”究竟怎样,完全见人见智,取决于热评的成员结构和价值、兴趣取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尊重他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话说回来,从2007年至今已经写博跨入第十个年头,我也已经八十了,开放性的科学网,前景是光明的,我的时间有限的,3000万访问量只能说明过去,更不能成为包袱。现在有人看重每周博文的访问量,就以此来计算,如果每人每周的博文访问量为1000,那就说明你每周有不止一篇的博文,一年至少52篇,52万的访问量,10年下来就是520篇,520万的访问量,科学网号称30000博主,就以常写的3000博主计算,不该有1560000篇博文吗?可是科学网提供的迄今博文总数没有超过100万,这说明真正动手写博文,坚持天天写博文的人不是太多的。如果人们把科学网当作咖啡馆、聊天室、名利场、发泄屋,科学网能够真正成为全球华人科学工作者的精神家园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嘴动不如行动。

从头做起,快乐生活每一天。写多了,看多了,有人有疲劳感,无需自己难为自己,不看就是了。对我来说,却是天天有新鲜感,并不感到疲劳。我又不是为写而写,而是有写不完的冲动。访问量的排名是相对的,其中长效博文对于保持稳定增长关键影响,一周、半年说明的短时、短期,总体说明一个时期,说明一个时期的可持续。

有人说我是天通苑的报道员,我生活在天通苑,关注天通苑很正常,不关注才不正常呢,以为自己是什么高人一等的白领,社区问题鸡毛蒜皮,不值得关注云云,对不起“您答错了!”。在北京,什么时候把天通苑问题解决好了,北京的国际大都会算是领先世界了,不信走着瞧!

我的许多书稿散发在博文中,说在业内没有影响,是自欺欺人,说影响有多大也是假话。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兴趣就好。我感到遗憾的是科学网相比最初那些年,关注人文社科和跨学科的少了,有些青年学子过于关注自己眼鼻子底下的那些事,过于急功近利了。我说这些话有些年轻人不愿意听,就算说了也白说,但白说也得说,因为未来是年轻人的!

***********************

累计访问量突破双千万, 还要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921发布

 

没想到,时隔704,我的博客访问量从第一个千万,增加到第二个千万,呈现了加快趋势。(截止2014921933 累计访问量为20000195人次)第一个千万花了整整将近2000天时间。第二个千万的日均访问量是14204,而第一个千万的日均访问量是5000。迄今发文13286篇,平均每篇的访问量是1505,比科学网博文平均点击量的第100名还低了1000

访问量突破第一个千万时,我撰文写道:

科学网为我提供了延续学术生命的场所,我是一直怀有感恩之情的。

 

我是一名普通教师,已经退休多年,写博文可以健脑、健身、健心情,多年来退而不休,发表的纸质论著不亚于退休前,与此同时撰写博文不断,学术研究和享受生活相得益彰。没有团队、没有项目资金、没有休闲时间。论学术成果不亚于某些在职博导,论博文数量和含金量也不容轻视,这些是自己一点一滴、持之以恒、连续不断写下了来的,写自己真情实感,所感所想、所思所得、所记所忆、所见所闻。可能由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是美国和当代世界,是生活在学术圈和普通居民区,对于现代生活和历史记忆有着一些人生感悟,所以没有畅销文却有常效文,网页页面很少有推荐和热议博文,而每日的访问量却稳定增长而无大起大落。不跟风,走自己的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信守学术为公,实事求是,是自己的基本信条,踏踏实实地写好自己的每一篇博文。

过分看重访问量是祸害,有了访问量是个激励,把握在自己。

我坚信路要自己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文要有感写,一篇一篇认真地写。不追逐,不跟风,坚守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践行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坚持不懈撰文,健健康康生活。

 

************************

从零开始,一步一步脚印走----有感于访问量突破千万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824发布

 

我自200737登陆科学网博客以来,至今已经5年又5个半月多了。我真的没想到我的博文访问量竟然能够突破千万,到今天下午1:13分访问量已经达到10000163人次;没有想到我的访问量的排行榜两年来稳居科学网的前列;也没有想到我的访问量能够持续稳步增加。(见下附文, 这次900万到1000万只花了4个月另8天时间,1000万的平均百万量时间为近6个半月)

 

我的博文访问量突破千万固然有成就感,但是这并非特别值得一提的事,因为就我的学术交流网来说,其访问量估计早已突破千万了(现在已不显示数字了),文章也有二万七八千份了。我感到欣慰的是这些点击量不是靠什么团队策划特别推荐获得的,就我的博文平均推荐量和上热门议论栏目文章来说,我恐怕只能排三百位以下甚至更低,我自知不是科学网科技界热门博主,说得白一点恐怕只是陪衬并具点缀色彩的博主,尽管我一直主张科学网需要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这一块,否则科学网难以成为全球华人的科学网,科学网上的科技精英们也难以丰富人文情怀和社科知识,不过这些建言未见有什么收效。尽管许多著名门户网站邀我加盟,都一一为我婉言谢绝,科学网为我提供了延续学术生命的场所,我是一直怀有感恩之情的。

 

我是一名普通教师,已经退休多年,写博文可以健脑健身健心情,多年来退而不休,发表的纸质论著不亚于退休前,与此同时撰写博文不断,学术研究和享受生活相得益彰。没有团队、没有项目资金、没有休闲时间。论学术成果不亚于某些在职博导,论博文数量和含金量也不容轻视,这些是自己一点一滴、持之以恒、连续不断写下了来的,写自己真情实感,所感所想、所思所得、所记所忆、所见所闻。可能由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是美国和当代世界,是生活在学术圈和普通居民区,对于现代生活和历史记忆有着一些人生感悟,所以没有畅销文却有常效文,网页页面很少有推荐和热议博文,而每日的访问量却稳定增长而无大起大落。不跟风,走自己的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信守学术为公,实事求是,是自己的基本信条,踏踏实实地写好自己的每一篇博文。我的博文是写给自己看的,没有想到写一篇博文要捞什么点击量。现在这个点击量是积5年半的时间,和某些名人短短几篇微博就上千万是无法相比的,畅销的不一定是常效的,学术研究者需要的是常效而不是短期的畅销。

因为在号称数万博主的科学网中,我是率先迈上访问量过千万台阶的,所以对科学网来说也有着标志意义了。君不见科学网排行榜上突破百万的已经有72博主,而其中突破200万的有30位博主,突破400万的有10位博主,突破700万的还有两位博主,估计再用不了两年,将会出现第二、第三位千万博主,那才是科技领域的真正领航员。

我幻想,如果健康状况和时间允许的话,我的第二个千万访问量应该在“十二·五”计划结项之时达标。过分看重访问量是祸害,有了访问量是个激励,把握在自己。如果我现在半年不写一篇博文,估计我的平均点击量排行不降反升,可见点击量这东西不能看重了。

我要感谢许许多多我认识和不认识的网友,从我每天发布的新博文来统计,每天点击量也只有几百,但是就综合统计来看,一个时期以来我的博文访问量每天在6000上下,有时更多,这足以说明写自己的常效博文是最重要的。

**********************

再谈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有感于累计访问量900万人次

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12417发布

截止2012416日下午15笔者的博客累计访问量已经超过900万人次(9000016),这一访问量在科学网众多博主的博文中暂居于领先地位(已经两年)。迄今科学网博主中仅有12人的各自访问量累计超过300万人次,其中超过600万的有4人,超过100万人次的博主不超过64人。可见访问量的发展空间大得很。

就我个人情况而论,自200737我的博客落户科学网以来,截止20111025日凌晨(美东时间)我的博客点击量(访问量)突破800万人次(25655AM 8001143人次)。

2011416,访问量突破700万。

20101119,访问量突破600万。

2010730,访问量突破500万。

2010320,访问量突破400万。

20091016访问量超300万。

2009425,访问量突破200万。

2008715,访问量突破100万。

第一个100,花了一年4个月又8天。

第二个100,花了8个月。

第三个100万,花了5个月又20天。

第四个100,花了5个月另4天。

第五个100,花了4个月又10天。

第六个100,花了3个月11天。

第七个100, 花了4个月又27天。

第八个100, 花了6个月另9天。

第九个100, 花了5个月另23天。

(说明:这个统计数字没有将删除的点击数计算在内,以科学网博客公布的为准),可以看出,自第三个100万起,基本上每隔半年左右增加100万。而第一个百万花了16个月,第二个百万花了8个月,其积累增长效应是明显的。

如果从200737以来计算迄今共1867天,则平均每天的访问量为4900人次左右。这个累计数字是细水长流不断线获得的。这个访问量和许多大的网站和名人来说,不值一提,而且和自己迄今已经发布的7906篇博文相除,那么平均每篇博文的访问量仅仅为1130篇,数量实在有限。大有扩展空间。

无论是科学网编辑部还是博主个人当然希望访问的人越多越好,问题是这个累计量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累计起来,不能期望通过炒作等外来因素来推进。我坚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写好每一篇博文,只要每位博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勤于写博不断线,整个科学网的博文数量不仅会大幅度增加,而且科学网的登陆总量及众博主的点击量会有较大的增加。

***************************

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111025(美东时间)发布

200737我的博客落户科学网以来,截止20111025日凌晨(美东时间)我的博客点击量(访问量)突破800万人次(25655AM 8001143人次)。

2011416,访问量突破700万。

20101119,访问量突破600万。

2010730,访问量突破500万。

2010320,访问量突破400万。

20091016访问量超300万。

2009425,访问量突破200万。

2008715,访问量突破100万。

第一个100,花了一年4个月又8天。

第二个100,花了8个月。

第三个100万,花了5个月又20天。

第四个100,花了5个月另4天。

第五个100,花了4个月又10天。

第六个100,花了3个月11天。

第七个100, 花了4个月又27天。

第八个100, 花了6个月另9天。

(说明:这个统计数字没有将删除的点击数计算在内,以科学网博客公布的为准)

800万来之不易,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本着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的原则,我无意追求点击量和迎合编辑部推荐意图,也不随波逐流。坚持天天写博文,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研,是我一贯的态度。

在迎来800万累计人次之际,正值笔者即将步入76岁之时,甚感欣慰。

**********************

再谈一步一个脚印:有感于累计访问量从100万到700

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11416发布

五个月前,我写博文《一步一个脚印:有感于累计访问量从100万到600万》(全文附下),现在写《再谈一步一个脚印:有感于累计访问量从100万到700万》,这是截止今天下午17时的数字,自200737我落户科学网的博客已经发布的博文过6000余篇。半年的访问量100,日均6600左右。

前二个百万的日均访问量要超过这600-700万的访问量,现在这100万比以前两次少了,其原因估计是和科学网的改版有关。我的统计数据显示12222旧版访问量合计: 6605537,从122416访问量只增加不到40万,而11191222个月时间就是60万。一次大规模改版后要恢复性增长并快速超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起来、一点一滴地记下来、一篇一篇地写起来、一张一张照片拍下来。我从没有想到自己的博客受访量达到700,如果继续下去而且健康状况和时间也允许的话,那么到2013年底突破千万并非不可能的。不管怎么说,还是从零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开始。

***********************

一步一个脚印:有感于累计访问量从100万到600

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101119发布

截止今天上午1018为止,自200737我落户科学网的博客已经发布的博文过5360余篇,图片超过33000,累计访问量突破600万人次。

600万的累计访问量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开始时访问量并不多,写的多了,时间长了,看的人多了,影响扩大了,访问量也就逐步增加了,并没有什么特别诀窍。如果一定要说有,只是求于实,敏于思,勤于写,持于恒。下面的一组数字可以一些说明问题。

200815,累计访问量突破50万(见《访问量50万和530万有感》,黄安年的博客200815)。

2008715,累计访问量突破100万(《有感于博客访问量突破百万》,黄安年的博客2008715)。

2009112,累计访问量突破150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729

2009425,累计访问量突破200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8082

去年1016日访问量累计超300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2703)

2010320,访问量突破400万。

2010730,访问量突破500万。

第一个100,花了一年4个月又8天。

第二个100,花了8个月。

第三个100万,花了5个月又20天。

第四个100,花了5个月另4天。

第五个100,花了4个月又10天。

第六个100,花了3个月11天。

可以看出,每一个百万访问量呈现加快趋势,第一百万,16个月又8,6个百万则为3个月半不到。这种增加是有前提的,即我撰写的博文数量基本不变,坚持天天发博文基本不变,写自己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辑所感不变。还有一个重要前提是,科学网提供了高质量的持续稳定的服务,科学网的博主大幅度增加,而科学网外的朋友登陆的也越来越多,海外读者有增无减。

我为什么写博客?还在07年三月,我加盟科学网博客群时就坦言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的宗旨。博客自己写,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议、所学所研、所辑所评。这自己是和个人经历、教学和研究领域、社会生活具体环境分不开的,因而对于科学网博客来说,各抒己见,五花八门是必然的,不可能全部集中在科学技术某个专门领域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取向,不可能要求为适应某种特定需要而写,或者说为点击量、为编辑部取向而写。去年4月我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学术讨论会提交了一篇论文:《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 ----2007-2009年黄安年博文为例》,二万字全文发表在《云梦学刊》2010年第6期上,全面阐述了我所撰写的博文和美国研究与普及的某种关系。我的《老话题与新挑战----美国的崛起与崛起后的美国》(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白山出版社,2010年)的主要内容,均在博客上发表过。

有人说,我是个退休专业户。退休固然不假,但并非专业户,撰写博文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只是花的时间多些而已,这时间是自己挤出来的。并非所有退休学人都写这么多博文,更非许多撰写博文者天天坚持。

有人猜测,大概我享有科学网优惠待遇。这恐怕是一种误解。科学网编辑部对我并没有特别的偏好,说得白一点,科学网上让一个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退休老人长期占据访问量第一的席位,并不见得是什么荣耀的事,因为绝大多数博主是从事科学技术的学人。我的博文既无文采,也非许多博主感兴趣的话题,评论者不甚了了(平均一篇博文不到一篇评论),被编辑部精选上头条的在我的全部博文中不及0.5%,我的博文极少上单周博客排行榜,博文点击量平均排行也从未进入前百位,按照全部博文平均访问量统计,应为1194人次,属于百名之外芸芸众生之列,并不属于“牛”博队列。

今年419,我突然发现在博客总排行中鸿飞先生屈居第二,我则排到了前面,后来他的距离和我拉大,我这才知道,他到大洋彼岸另有重任在身,所以撰写博文少了,如果他能像以前一样撰文宏论,那么名列榜首非他莫属,当然有望名列第一的并非他一人,从长远来看人人平等、人人有望,并非科学网能刻意培育、以至炒作垄断所能为之。就我而言,极望退居二线,也免得遭人议为“一小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之以恒,终有成效,想一举成名,专门钻研点击成功的诀窍,恐怕是走错了路。毕竟,我们不能为唯点击量是从。

笔者以为,单篇访问量不在多少,重在认真和参与。有人以单篇点击量多少来衡量博文的质量,其实点击量、访问量只能说明数量,不能说明博文质量。单篇博文的访问量受制约于网友登陆的偏好、话题的关注、编辑的引导、专业的方向、博主的构成等因素。笔者并不以为访问量少的博文一定是什么“垃圾”,是否“垃圾”见仁见智,何况即使“垃圾”还可变“废”为宝。

其实600万访问量比起新浪、凤凰卫视的博客来要差很多,即使比起我的学术交流网也差了不少,如果科学网真正形成了全球华人学者的精神家园,如果科学网也吸引更多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科学的学人加盟和登陆科学网,相信整个科学网的访问量会有大幅度增加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385317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6039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60391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0549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965437.html

上一篇:千年书院,百年名校----青州一中校园一瞥(续)
下一篇:留影松林书院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47 许培扬 陈永金 蒋永华 刘洋 李明阳 张卫 魏焱明 姜咏江 李土荣 张学文 李颖业 史晓雷 杨正瓴 章忠志 黄彬彬 陈南晖 李杰 朱晓刚 刘建彬 姬扬 翟远征 张端鸿 水迎波 韩玉芬 喻海良 王善勇 朱朝东 季顺平 李志俊 刘光波 马磊 王德华 罗会仟 刘广明 罗民 郑小康 张家峰 周可真 尉剑俊 吉宗祥 zhyzh greatv liygmail zjzhaokeqin xqhuang guhanxian watercol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