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吐温和美国铁路华工生活在一起过吗?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12月29日发布
马克·吐温在一些作品中谈及在美国的华工甚至铁路华工,谈及和华工生活在一起过的事情,有的文章据此称他和铁路华工共同在一起生活过。但是从目前的资料文献看,我们难以得出这一结论。
根据美国马克·吐温的研究专家费雪金(Shelley Fisher Fishkin)教授的研究,她作为斯坦福大学美国铁路华工工程研究项目的两主席之一,在2014年9月8日中山大学举行的北美华工与广东侨乡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做了主题讲演,题目是Seeing Absence, Listening to Silence: The Challenge ofReconstructing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Lives,其中谈及马克·吐温,说他在《论加州的中国人手稿(1868-1869)》中评论过“他曾经在1861-1864年间住过的银矿开采小区里的中国人。但这批华工很多人从1865年开始就成了铁路工人。”
她以马克·吐温专家和美国铁路华工项目负责人的双重身份的研究所以值得重视是,这是经过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论:马克·吐温所言和华工住在一起是1861-1864年间的银矿工人,只是到1865年其中的很多人成了铁路华工,并没有说马克吐温和铁路华工在一起生活过。
她在报告中还引述马克·吐温1870年的《对一个男孩的可耻的残害》一文中谴责美国白人不友善对待住在西海岸的中国人的文字。笔者的博文《马克·吐温:《一个恭顺的民族》(完整版)》(推荐邹辉译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4月20日发布, 见下)提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在我们的《沉默道钉的足迹》一书中因为并非直接生活在铁路华工中而没有涉及。
近日,借读《金色道钉》画册,见到第94页有幅“1863年在维吉尼亚城,作家马克·吐温第一次使用此笔名发表作品。他赞扬了华工的优秀品质。”,旁边有一Harper’s Weekly的版画,说的是加利福尼亚的矿工生活。不清楚作者和编辑意图是说赞扬华人矿工还是铁路华工,从书的序言称1864年起,这里说的最迟是1863年的事情,该不可能指铁路华工吧。该书中xuduo 照片说的是19世纪的华ren 和华工生活,但金色道钉的主题是“19世纪中期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19世纪的华人,华工不等于是“19世纪中期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 我们究竟看热闹还是门道!
2014年9月8日费雪金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演示
2014年9月8日费雪金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演示
*************************
马克吐温:《一个恭顺的民族》(完整版)
推荐邹辉译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4月20日发布
美国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的作品中谈到不少对于在美国华人、华工的叙述,值得我们关注。有文章谈到曾有一段时间与建筑铁路的华工一起生活,他称赞华工“沉着,平静,温顺而且从不酗酒;很少看见有谁不守规矩,懒惰的中国人几乎是不存在的”。
还有人提到馬克吐溫写了很多讽刺的作品,谴责美国白人不友善的对待在美国西岸的中国人。其中一个例子是,他提到了一个1860年代出生的白人小男孩会从他的长辈口中得知:“中国佬没有任何被尊重的权利,也没有值得人家同情处,就算白人需要中国人当代罪羔羊时,不论是他的生命还是自由都不值得一分钱;没有人喜欢中国佬,也没有人会跟他们当朋友,当他们被施予处罚时也不会有人免除他们的苦难;每个人,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小区,甚至是伟大的国家都会仇视他们,凌虐他们,残害那些卑贱的陌生人”(馬克吐溫《对一个男孩可耻的残害》,1870年)
这里推荐邹辉译文马克吐温:《一个恭顺的民族》(完整版)如下;
*************************
马克吐温:《一个恭顺的民族》(完整版)
2010-07-02 00:07
油画《马克吐温在中国城,1871》。作者:邹辉 洛杉矶市美国华人历史博物馆收藏
译者导言:马克吐温是著名美国文学家,从他的作品中能深深感受他那人道主义情怀。他的作品中以同情黑人著称,而针对当时中国人在美国生活的作品一直没有专门中文译本。翻译这些一百多年前的文稿要克服许多困难,包括要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背景文化,这是我努力追求的。为了让大家明白作品的内涵,我特加了“译者按”供大家分享。
就像各个太平洋沿岸市镇,维珍尼亚镇也是个中国人聚集的地方。他们是最顺服的族群,白人不是对他们视而不见就是虐其如狗,而他们仍然处之泰然,不把最粗野的谩骂和残忍伤害放在心上。这些中国人是那么安静、温和、稳重,不醉酒,天天忙到晚。我敢说,胡闹的中国人少而又少,更没有一个懒堕的。只要中国人的手还能动就不求别人的帮助,总能找到活干,从不像白人那样怨天尤人。中国人成了社会公众的受害者,他们成了那些白人恶棍们的替罪羊,被冤屈偷盗罚款,被诬赖抢劫而坐牢,甚至被陷害谋杀而送命。任何白人都可以在法庭上做假证供让中国人丧命,但从没有中国人的证词能弹劾白人。我们的国家是“自由土地”,没有人挑战这个说法,也许是因为我们从不让别的族群做证。正当我写这篇稿子,听到了骇人听闻的消息,大白天在三番市一群无赖用石头把一位温和的中国人活活砸死,边上站满了无动于衷的围观者。
如今大概有七万(也许是十万)中国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在维珍尼亚镇就有一千余中国人,都被迫屈身于“中国人区”中,对此他们并不介意,因为聚堆是他们所爱。他们的房子都是紧紧相挨的木平房,房子之间的街道免强能通过一辆马车。中国人社区和镇中心相隔着一小段路,大部分人洗衣为生。他们总爱把帐单用别针扎在洗好的衣服上,这成了一种仪式,让有些客户挺不开心。他们每洗一打收两块半,比那些白人洗衣店便宜不少。在这些中国人洗衣店招牌上总写着:“SEEYUP,洗衣佬和烫衣匠”,“洪武,洗衣匠”,“詹穆,洗衣”。在这些店铺中的伙计大多是中国人,白人雇员很少,更没一个中国女性。中国人都是很好的家政服人才,手脚麻利,聪明好学,耐心顺服和勤奋耐劳。通常而言,你不必教中国人同样事情两次。他们善于察言观色;一旦主人怒气之下把桌子砸烂,从此他就会永远把家俱当成燃料。
所有中国人都能读与写,更精于算术,这正是我们这些被娇惯的投票人所缺。(译者按:美国当时不许华人入籍和投票)。他们在加州租用一块块小地皮搞园艺,在土堆上种出各样奇异菜果。(译者按:当时华人无购地权,只能租)。中国人从不浪费,我们这些基督徒认为是垃圾的,他们总能加以巧用。中国人把白人废弃的蚝与沙丁鱼灌头空罐收集起来,溶炼成能卖钱的铣锡材料。他们甚至收集烂骨头用来制造肥料。(译者按:中国人一百四十年前便具备了开世界加工厂的天性)在加州他们只能开采那些别人废弃的矿山,这些矿山根本一文不值。当他们把废矿利用起来后,那些官员们就每月向他们诈取所谓的“外国人采矿税”,这些税项根本就是含糊不清。这种敲诈往往在同个月中重复发生在同个中国人身上,而这的公共税收局并无有因此富裕起来。(译者按;这好像是当今美国财政写照)。
那些中国人把去世看得万分悲伤,他们简直拜先人如拜神。因此,在中国故乡自己地盘上,不论是前后院子还是别的地方,他们总要随时随地瞻仰祖先。(译者按:祖宗牌位摆在家中神台上)。我们甚至可想象那个国度如同一个大坟场,从中央到周边连绵不断,每寸土地都物尽其用,甚至为了不挨饿而将坟头也种出庄稼,这也并不算亵渎先人。正因为崇拜祖先如此重要,他们对睡觉的地方也十分讲究,(译者按:事关风水和祖先方位)。伯灵甘先生告述我:“因此,在中国人们都极其反对修建铁路,认为铁路会惊扰地下的祖先和故人的神灵”。
中国人认为埋在故土才能死后超生,并认定要被自己祭拜祖上那样地祭拜。因此,中国人前往他国居住时,总要定明去世后将骨头运回故土埋藏,这条款也包括在他们的海外劳工合同中。中国政府将他们做为苦力卖到美国,合同期为五年,其中必定明万一死亡必将遗体运回国的条款。在太平洋沿岸做工的中国人大多隶属那几个大劳务公司,这些公司都对他们进行户籍管理,把死者一一运送回中国。(译者按:据估计,中国人因建太平洋铁路而死的人数超过三千,大多数通过劳务公司为有名的四大铁路巨头打工,其中包括建立斯坦佛大学的斯坦佛家族)。SeeYup劳务公司最大,NingYeong公司次之,他们统管着沿岸地区一万八千名中国苦力。这些劳务公司的总部都设在三藩市,在那儿设有毫华的祭奠堂,有几个高等级人员看守,其中有个看护灵堂的教长,他们要确保灵魂牌位不被傍人惊扰。庙堂中还有不少其它教工。灵堂上有死者名册,所有名字和托运期都明确标识着。每艘开往中国的船都载着许多中国劳工遗体,只有当议会老爷们为了怕赫退中国移民潮时,才会为了掩盖这个基督国家的残酷而要求停运。他们草拟了一个类似的提案,我记得是通过了。他们还特别通过了一个法案,强迫所有进入美国的华人劳工进行免疫注射,每个人不得不为此支付价值十美元的费用,任何一个有医德的医生都不会参与这样的合法敲诈。(译者案:十美元在那时等于华工的半个月工资)。那些参与华工进口的公司坚持要收这种杂费,议会则认为这样会阻赫中国移民热潮。
维珍尼亚中国人区是太平洋各地中国人区的缩影,这正是我这份报导要挖掘的真象。
夜访中国人区是我做为记者的奇特经历。他们不用马车,因此所有的街道都狭窄不堪,各类车辆都无法通行。当我走到一处店面时,那已是晚间十点,看到里面三三两两的中国人,在低陋的屋里坐在炕上,各自后背拖着长辫,围着一张矮桌,吞云吐雾地吸着烟枪,双眼盯着冉冉青烟一动不动,眼中流露出由衷的满足。他们偶尔交换烟枪,为的是相互间的融恰气氛。炕上立着盏油灯,每个人嘴里都叼着长长的烟枪筒,陆续地将雅片撕成细片填入烟斗孔里,用根细杆子往里塞,然后凑到油灯上点着,嘴唇咂咂地细细品着,如同添着蜜汁那般津津有味,让一座石头人也能感到它的香美。那叫约翰的中国人很喜欢这样的吸法,这让他心平气和,每次吸个一打烟泡便安然入睡,如同进入了他自己的天堂,那美好的地方别人根本无法想象。也许他在那儿找到了宽阔的世界,那儿的天堂有他的洗衣生意,有丰盛宴席,那怕所吃的是老鼠和燕窝。(译者按:当时排华者批评华人吃老鼠肉,并以此做为排华重要理由)。
辛安先生在王街的十三号有个杂货店。他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一行。他店中有各类叫不出名子的烧酒和白兰地,有的装在从中国进口的小罐中,他把酒倒入小小瓷杯中让我们品尝。他还给我们一大块燕窝,还有细小精致的腊肠,如果不是因为把它和老鼠肉联想起来,我们一定会狼吞虎咽吃掉一大堆。辛先生在店中有上千种商品,我们弄不懂妙处,也无法想象出用途,甚至连描述都很难。(译者按:一百四十年过去了,美国人早把中国制造的产品看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他的那些鸭子和鸭蛋到是我们一看就明白的,鸭子像醺鱼般被开膛压扁,那些鸭蛋在中国便被包在一种灰浆中,在漫长的海运中既保持新鲜又方便搬运。
我们找到了在潮州街的37号的吴洪先生,他是个专做私人彩票的贩子,这类彩票庄子在中国人区中足有一打。每三个中国人就有一个彩票庄家,其余的人都凑份子钱。有个叫“汤姆”的中国人,他两年前曾是当地会馆的领班和厨子,说着一口结结巴巴的英语,告诉我们:“这些中国老乡们有时花个一美元下注赢个二三百,大多时候毫无所获,赌彩就像一个人和七十个人打架,他抽打别人,可更多是被别人抽打,好玩着呢”。不言而谕,六十九比一的输赢比例必然造成“抽打自己”的结局。这种赌彩和我们的赌局并无二至,只是牌码都用方块字,没有白人蠢蛋能分辩。
在来福斯街有余先生的精品店,他把装饰美妙带香水味的羽毛卖给我们,那香味如同林伯氏奶酪的味道,另外还有中国毛笔和用玉石装饰品,那些玉石品坚硬如铁,外层镀着像贝壳色泽的锡粉。(译者按:现已无法找到这样的原物,可能锡粉是某种其它矿粉)。余先生为自己的货品十分自豪,他向我们展示了用金线和孔雀毛装饰的戏服。
我们在潮州街的中餐馆用筷子用餐,我们的领头在门口把那些满脸堆笑讨着陪酒的女孩们打发走了,每个人都穿过用油灯照明并摆放着两三种偶像的走廊。最后,我们被那中国人会计征服了,他用的竟是镶着代表个十百千万珠子的算盘,他拨打着那算盘如同钢琴师一般挥舞手指,飞速算出结果。
在太平洋沿岸地区,中国人这样一个恭顺而讲究礼貌的民族受到上等阶层的欢迎。从没有那个加利福尼亚绅士或女士谑待过中国人,这点很值得美国东部人士学习。谑待中国人的都是那些市井无赖,他们和他们的孩子,那些警棍和政客,还有那些各地无耻下流的地痞流氓。(译者按:马克吐温发表了这篇报导后不久便因袒护中国人而被炒鱿鱼,自此他走上了职业作家道路,成为一代大师。另外,他离开旧金山不久就在中国城发生了惊人血案,共有五百多白人闯入唐人街杀害了十九位无辜华人)。
最后修改于 2010-07-03 08:57
http://lunannanlu.blog.sohu.com/155778400.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883752.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黄安年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马克·吐温
同义词马克吐温一般指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后来他又换了不少职业,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1]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马克·吐温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2] 。
2015年1月,位于纽约州的美国文豪马克-吐温墓地纪念碑上的一块铜质肖像浮雕日前被偷,警方正在调查。[3]
中文名
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外文名
SamuelLanghorne Clemens
别 名
马克·吐温
国 籍
出生地
出生日期
1835年11月30日
逝世日期
1910年4月21日
职 业
小说家、演说家
主要成就
见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目录
1. 1人物生平
2. 2个人作品
3. 3笔名由来
4. 4文学特点
5. 5人物评价
人物生平编辑
1835年11月30日马克·吐温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他是家中7个小孩中的第6个。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律师,收入微薄,家境拮据。小马克·吐温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他十一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他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在印刷厂当学徒,当过送报员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4]
签名。
1839年秋,马克·吐温一家迁往密苏里州汉尼拔(Hannibal)的一个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而这就成为了他后来的著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顽童流浪记》中圣彼得堡的城市的灵感。那时,密苏里州是联邦的奴隶州,而年轻的吐温开始了解奴隶制,这成为了往后在他的历险小说中的主题。马克·吐温是色盲,而这激起了他在社交圈子的诙谐玩笑。[4]
1847年3月24日马克·吐温的父亲约翰·克莱门斯死于肺炎。1847年,家世寒微的马克·吐温开始去做印刷所学徒、报童、排字工人、水手、淘金工人、记者等工作。[4]
1850年的马克吐温照片。
1851年,马克·吐温成为一名排字工人,也有投稿,并开始给他哥哥奥利安创办的《汉尼拔杂志》(Hannibal Journal)写草稿。[4]
1852年5月1日在波士顿的幽默周刊《手提包》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拓殖者大吃一惊的花花公子》。[4]
1858年,马克·吐温回到密苏里州。在下密西西比河到纽奥良的旅途中,轮船的领航员“碧士比”要吐温终身成为轮船领航员。[4]
1861年欧莱思被林肯总统派去西部内华达领地政府任秘书,他随同前往,试图在经
1855年左右的马克·吐温
营木材业与矿业中发财致富,均未成功,便转而以写文章为生。1862年在内华达弗吉尼亚城一家报馆工作。1863年开始使用“马克·吐温”的笔名。1864年,在旧金山结识幽默作家阿·沃德和小说家布·哈特,得到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提高了写作的本领。1865年在纽约一家杂志发表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使他全国闻名。此后经常为报刊撰写幽默文章。[4]
1866年去夏威夷岛采访。1867年,一家当地的报纸提供了一次往地中海地区的轮船旅游。在他往欧洲和中东的旅程期间,他写了1869年收集成的著名旅行信件系列《傻子旅行》。在此期间,他遇见了查尔斯·兰登(Charles Langdon)并看到兰登姐姐欧莉维亚(Olivia Langdon)的相片,吐温对她一见钟情。[4]
1867年的马克吐温。
1870年马克·吐温与纽约州一个资本家的女儿欧莉维亚·兰登结婚。婚后居住在布法罗,自己编辑发行《快报》,一年后因赔钱过多而出让。1872年出版《艰苦岁月》一书,反映了他在西
马克·吐温
部新开发地区的生活经历,其中记载了一些奇闻轶事,特别是富有美国西部特色的幽默故事。1873年他同查·沃纳合写的《镀金时代》,是他第一部长篇小说。[4]
1871年马克·吐温举家移居东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这时他已成为有名的作家和幽默演说家。此后的几年是他创作的丰收年代。 1875年马克·吐温应威廉·迪安·豪威尔斯之约,为《大西洋月刊》撰文。他以早年在密西西比河上做舵手的生活为题材,写了7篇文章,后汇集成书,名为《密西西比河的往事》。8年后,他回到家乡,把这本书扩充成为《密西西比河上》(1883)。[4]
1876年,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出版。它虽然是以密西西比河上某小镇为背景的少年读物,但为任何年龄的读者所喜爱。书中写淘气的汤姆和他的伙伴哈克贝里·费恩以及汤姆的女友贝姬·撒切尔的许多故事,不少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有许多合乎孩子心理的有趣情节。[4]
1871年的马克吐温
1876年马克·吐温的另一部重要的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于开始执笔,1884年出版。这部小说得到批评家的高度评价,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同时也不断遭到查禁。[4]
1889年马克·吐温出版了《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它和《王子与
马克吐温
贫儿》(1881)都是以英国为背景讽刺封建制度和宗教的长篇小说。1894年,马克·吐温写了《傻瓜威尔逊》,塑造了一个富有斗争性的女黑奴罗克西的形象。在这前后,他的家庭遭到不幸:两个女儿一病一死,妻子的健康也恶化;他投资制造自动排字机失败而破产。为了偿还债务,他外出旅行演讲,访问了夏威夷、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和南美等地。[4]
1897年写成《赤道旅行记》,其中讽刺并谴责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反对帝国主义成为他此后创作的中心思想。1896年出版《贞德传》,它描写15世纪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的一生。1898年马克·吐温还清全部债务。1900年10月,在离开美国旅居欧洲几近十年之后,他和全家回到美国,受到热烈欢迎,成为文艺界的领袖。1900年以后发表的许多时论作品,锋芒仍未削减。[4]
1904年,妻子在意大利逝世。马克·吐温进入了事业的最后阶段。他早期作品如《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已有表现的对“人类”(实为对有产阶级)的悲观情绪,此时成了他一些作品的主调。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散文《人是怎么回事?》(1906),故事《神秘的来客》(1916)等都有反映。晚年最重要的著作是他口授、由他的秘书笔录的《自传》。[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