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书是“磨”出来的
----在《沉默道钉的足迹》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受权发布郭宇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12月1日发布
(按:郭宇,中国铁道出版社副总编辑、《沉默道钉的足迹》责任编辑,这是他2015年11月29日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出席《沉默道钉的足迹》座谈会上的发言,感谢郭宇编审的惠寄。)
很高兴能与各位专家一道参加《沉默道钉的足迹》一书的座谈会,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之一我感到很荣幸。
《沉默道钉的足迹》一书是中国铁道出版社的重点图书,也是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的图书。
为出版此书,三年前我们就开始寻找作者,最初,我从电视上看到一部反映美国太平洋铁路建设的短片,讲述当年华工参与这条铁路建设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找到了相关的电视台,后来又见到了该剧本的作者。之后,我们又联系了北京交通大学,联系了人民铁道报社,联系了广东江门文化局,参观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经江门文化局介绍,我们见到了五邑大学的张校长,张校长向我们推荐了《沉默的道钉》这本书,并给了我们该书作者的联系电话。通过这个电话,我们联系到了黄安年教授,进行了一次很长时间的面谈。我们介绍了中国铁道出版社的情况,希望请黄教授写一本反映150年前华工参与美国太平洋铁路建设的大型画册。几经讨论黄教授又向我们介绍了自由摄影师李矩老师。我们通过网上找到了李矩老师的联系电话,当时他在美国,我们等了一段时间后在北京第一次与李矩老师见面,在沟通了情况之后,我们提出能否请黄安年教授和李炬老师合作编写一部反映150年前华工参与美国太平洋铁路建设的大型画册。
后来,我们又两次来到黄教授家里,又两次与李老师协商,最后确定由他们二人合作编著《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一书。这部书的约稿对于出版社可谓是三顾茅庐。最近我在我们出版社的业务讲座中讲过这个例子,我说好书是“磨”出来的。
我们为什么要请黄安年教授和李炬老师合作编著这样一本画册是基于他们二位多年对华工修筑美国太平洋铁路的研究、寻访和考证,而且他们二位在创作手法上又有相当大的互补性。我们现在看到了这本书,就会发现无论从学者角度还是大众角度,这本书都是一部雅熟共赏的佳作,或者说是一部学术力作。
在组织出版这本书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插曲。我们实地考察了美国太平洋铁路的西段,乘坐火车从萨克拉门托出发到了里诺,就是从美国加州到了内华达州。在这之前,我们访问了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还拜访了两位70多岁的老华侨。在一位老华侨家里我们畅谈到深夜,告别时大家依依不舍,他告诉我们,“你们是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这句话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我。还有一位老华侨主动帮我们带路去参观加州铁路博物馆,并给我们做讲解和翻译。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还帮助我们联系加州铁路博物馆的文献研究室,给我们看了很多有关华工参与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历史资料,还见到了150年前有华工名字的工资单原件。
有了这样一些经历,也让我对这本图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在审稿过程中我先后看了5遍,也改了5遍。从文字到图片,从中文到英文,从正文到辅文,从版式到编排,从装帧到材料,都下了比较大的功夫。当然,对这本图书贡献最大还是黄安年教授和李矩老师。
在这本图书稿付印之后,我有感而发地写了一篇文字,推介《沉默道钉的足迹》。我选择其中几段与大家交流:
“《沉默道钉的足迹》是一部纪念华工建设美国第一条太平洋铁路的大型画册,也是一部结构新颖、特色明显、成果丰硕和雅俗共赏的成果荟萃,更是一部适应中美合作共赢新时代的学术力作。
150年前华工参与的美国太平洋铁路建设,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史诗,是华侨历史上的辉煌篇章,也是美国历史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中美两国人民交往的见证。该书的焦点聚集在华工修筑美国太平洋铁路这段历史上,以图为主,图文并茂;以中文为主,辅以英文;以美国博物馆馆藏和太平洋铁路公司记载的历史遗物、文件为主线,辅以实证研究和实地考察。该书作者曾先后四次沿着美国太平洋铁路,对照历史老照片的原址进行再拍摄,对相同地点新旧历史图片的对比研究,追溯历史,并以此为主线,抽丝剥茧一层一层地揭示早期华工赴美修筑铁路的生活足迹,以翔实的史实资料,真实的情景再现,震撼的视觉效果,把150年前赴美华工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展现给广大读者。
华工的勤劳、智慧、节俭、温顺令铁路公司非常满意。然而,华工们的工资水平平均不足白人劳工的一半,也不能享受白人劳工的8小时工作制。19世纪60年代,排华暴行也不时的发生,白人认为,华工抢占了他们的饭碗,歧视和仇恨已经普遍存在。华工的坚韧和高尚的职业操守,最终赢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和感恩。美国太平洋铁路最后一根枕木是由四位华工铺上的。这项被誉为“19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建筑工程”,由于华工的参与美国太平洋铁路历经7年时间顺利通车。然而,华工所付出的代价之惨重超乎想象,无数人为这个工程献出了生命。
太平洋铁路的建成是美国崛起为太平洋国家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美经济文化交流、近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大事件。这项由华工的血肉之躯和聪明才智筑成的横跨美国大陆的铁路,巩固了美国的国家统一,促进了美国的经济繁荣。使美国从一个只在名义上存在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真正完整独立的国家。或者说,没有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太平洋铁路建设,就不可能完成美国的西进运动,使美国形成相对完整的经济区域、人口布局和崛起,也不可能确定美国的美洲大国地位。为纪念华工的伟大功绩,美国内华达州建立了永久性纪念碑,并用中英文铭刻:“华人先驱、功彰迹伟、开矿筑路、青史名垂”。在1964年美国内华达州建州百年时,就把每年的10月24日定为“向华人先驱致敬日”。
150年前华人寻梦美国的历程,亦是寻梦之旅,虽时空距离已较久远,史料记载甚少。但该书作者秉承真实性、原创性和丰富性的原则,坚持出版形式的创新性和多样性相结合,调动国内外广大社会资源,对于美国早期华工的史料进行抢救性挖掘,确保重大文化历史史料的传承。该书是黄安年和李炬合作的力作,着力于探寻和突破美国铁路华工研究上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关注、研究和探寻历史上鲜为人知的重大事件。该书的出版即可满足学者研究的需要,更可满足广大读者普及历史知识的渴求,相信该书的出版将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满足不同群体读者的需求。”
谢谢大家!
照片5张是座谈会上的郭宇,前4张是著名摄影师梁立拍摄的,最后一张是黄安年拍摄的。
1,
2,
3,
4,
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