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江门日报:拾骨重捡,不惜代价归葬原籍----魂归故里越洋路(三)

已有 5137 次阅读 2015-11-4 15:03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江门日报:拾骨重捡

江门日报:拾骨重捡,不惜代价归葬原籍----魂归故里越洋路(三)

 

黄安年推荐江门日报记者傅健报道黄安年的博客/2015114发布

 

笔者在1030博文《再谈立法保护新会华侨义冢----兼复江门日报记者傅健》(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1030发布)中说:近日收到《江门日报》傅健记者发来电子邮件,提出:“从您的角度来看,新会华侨义冢有怎样的意义,国内外有哪些先进理念和经验值得借鉴,希望您能谈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全文见下)

尊敬的黄教授    

  您好!

   近日,我在《江门日报》上发表了“魂归故里越洋路”系列报道,复盘了四邑华侨遗骸原籍归葬的整体过程细节,让四邑的普通百姓对这一方面的情况有了全面了解的机会。 附上有关版面和内容,请多多指教!

  新会的华侨义冢因为近年来一些老专家的去世,了解它的人越来越少,有两处竟没有什么人找得到了,普通百姓更是不知如何去到那里(除了新会华侨中学每年会去一次其中一个点)。本地学者梅伟强嘱托我写一篇呼吁加强新会华侨义冢保护的文章,以促其申报省和国家文保单位,我想应该让各地学者都来发出自己的声音,才能引起重视。从您的角度来看,新会华侨义冢有怎样的意义,国内外有哪些先进理念和经验值得借鉴,希望您能谈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好么?

 另外,《江门日报》加拿大铁路系系列报道将于11月初推出,您今年去了加拿大,有没有新的资料、感受和照片可以分享,可以传给我们。谢谢!

 

                    傅健敬上

                    20151027

2015102910:51:09 (星期四)

我在201445的博文《维护华侨先人墓地、立碑纪念、举行公祭、开展墓地研究》中已经谈到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全文如后)

 现在我想就保护华侨先人墓地重申几点建议:

 第一,立法保护华侨先人墓地。对于经文物考古部门核定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前的华侨先人墓地(含义冢),依法进行精心保护。

第二,切实组织力量,强化华侨先人墓地文化研究。对所有涉及华侨先人墓地及墓志铭逐一登记,对墓志铭逐一拓片,整理成册,并比照地方志、清代和民国时期野史笔记、口述史、家谱、户籍登记以及美国现已发现的华人墓地,开展华侨华人先人及其后活动的跟踪研究。

 在这里,需要对于所有华侨先人墓地特别是义冢进行科学甄别。为了厘清北美铁路华工的墓地,需要区别义冢中可能并非华侨先人或者时间较晚、与美洲铁路华工无关的部分。(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932107.html

如傅健在《江门日报》上发表的四篇有关“魂归故里越洋路”系列报道所言,“复盘了四邑华侨遗骸原籍归葬的整体过程细节,让四邑的普通百姓对这一方面的情况有了全面了解的机会。”有鉴于此,在此推荐。

我在博文中也坦言:“需要对于所有华侨先人墓地特别是义冢进行科学甄别。为了厘清北美铁路华工的墓地,需要区别义冢中可能并非华侨先人或者时间较晚、与美洲铁路华工无关的部分。”这是从北美铁路华工的角度说的,就是说华侨和北美华侨华人、美国华侨华人、加拿大华侨华人是不同的概念;而铁路华工涉及美国、加拿大和欧洲,时间跨度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一十年代。对于华侨义冢需要加以甄别,首先确定年代,同时认定身份,而这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外,书上写的和田间实际调查的还不同,需要口述史、石刻史、其他民间流传记载的引证和核定。尽管如此,对于现有资料加以系统化整理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照片12张下载自讲门日报2015年10月4日报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拾骨重捡,归葬原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体现了早期海外华人客死异国,却又要尸魂还乡的无奈心境,是全球移民史上极为罕见的现象
拾骨重捡,    不惜代价归葬原籍


《大汉公报》是加拿大较为著名,且规模较大的报纸,始创于1907年,报社位于温哥华片打东街一号。它是由致公堂大佬陈文锡集资创办的,早期称为《大汉日报》。原载《加拿大华侨移民史》,黎全恩      丁果 贾保蘅著


司徒乔作《三个老华工》时的附志。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收藏


美国《哈伯斯周刊》1879年1月25日刊登的当年旧金山华人坟场“执金”图片(“执金”是广州话,意为开坟收拾死人的骨骸)。原载《美国华人史》(1848—1949),潮龙起著


司徒乔画作《三个老华工》。


卑诗省巴克维尔的华人葬礼。原载《枫骨中华魂》 李宁玉编著



   文/傅健

   著名侨领司徒美堂(祖籍开平)在《祖国与华侨》一书里,曾写到过这样一段话:当我十四岁开始拿着口袋出门,隔壁老华侨三伯对我讲的那番话,还是一句不漏地记得。他说:“什么地方有人烟,什么地方有我们的华侨。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不要忘记家乡。”当时,对华侨飘洋过海,有这样一种说法:一辈子能回乡两三次(一次称一“派”),算得风光无限。第一“派”,娶妻建房;第二“派”,儿子成亲;第三“派”,那就是落叶归根。

   A

   年老还乡,凄苦的幸运?

   远涉重洋,离乡别井,一生辛劳,老来如果能够还乡也算是得偿所愿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华工都未能盼到这一天。著名画作《三个老华工》就叙述了一个这样辛酸的故事。

   据司徒美堂《旅居美国七十年》记载,1950年著名画家司徒乔(开平人)从美国搭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回国,途经檀香山时,遇到了三位老华工,他特别为他们作了速写像。

   据了解,这三位老华工,都是广东珠江三角洲人,一个叫郑进禄 (中山县人),一个叫李东号,一个叫汤心海(新会人)。年纪都差不多已是七十三四岁,老态龙钟,眼瞎腰曲。谈起自己的经历时,他们一边谈,一边掉泪。他们因为53年被隔绝在一个与外界少有接触的蔗园中,对世界的变动,毫不知情,又由于长期的残酷的“农奴”生活,使他们成为只会锄地、不会思想的“会说话的畜牲”,记忆力极差,脑筋怎样也开不动,结结巴巴地一个单音一个单音地讲,构不成一句完整的话。司徒乔与他们同船半月,才把他们的身世弄明白。

   原来,1897年,他们同600多人一起同坐一艘火船在海天茫茫中航行20多天,来到一个被叫做考爱岛(KauaiI)的地方。他们被赶入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去“开辟农场”,一做就是53年苦工,计19000多天。辛苦一年,郑进禄他们除两顿吃不饱的粗饭而外,每人只得到年薪美金8元(平均每月6毛6分6)。即使工资只有8块钱,美国老板还要从中再捞回一点:他在农场开了一家日用品的铺子,卖烧酒和烟卷。铺子里东西贵,而且不赊帐,华工买一根缝衣服的针也贵得出奇。

   到了1950年夏天,美国管家认为郑进禄他们三人“老而不死”,只吃饭不能“榨油”,死去时又多少要花一笔钱,就通知檀香山中华公所,说有这么三个老华工,要你们救济,送回中国。中华公所才发动捐助,把旅费寄去。此时,600多人中除他们三人幸而被侨胞救济回国、六人住在考爱岛继续为奴、十多个人逃亡不知下落外,都死光了,葬身荒野。

   在更早的时候,报纸上刊载的文章也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幸运儿”的境况:

   据1923年11月27日出版的温哥华《大汉公报》报道,一名来自广东新会的华人薛嗣本“久客他邦,年老多病,晚景不堪,蒙兄弟朋友见怜,捐助舟赍”,让其返乡。他定在1923年11月29日乘坐“亚洲皇后”轮回国,在27日的《大汉公报》,登出鸣谢。可见其对亲友助其叶落归根的重视和感激,以及华人社区对同胞年老还乡所抱持的高度怜悯之心。

   实际上,像薛嗣本和三个老华工那样年老得以回乡者非常之少,这不但是因为当时中国本土战乱频仍,告老还乡养病送终相当不易,此外,还乡费用不薄,家庭条件不好的,也无法有人相伴回国,一个人拖着残老病躯之体,更是路难行。

   旅美侨属黄炳坤著《台山美洲华侨史事》总结华侨年老沦落异邦的几个原因:一是老来境遇不顺、生意失败,两袖清风,无力返国;二是身体患有慢性病,不能工作或只能做零活;三是个别的染上烟赌,身无一物;四是进退两难,晚年拂意。

   B

   “拾骨重捡”如何进行?

   据《加拿大华侨移民史》记载,在加拿大华人社区,除了很少一部分有钱人自己处理亲人丧葬事宜外,大部分华侨死者的遗骨,都由中华会馆等侨团负责运送回乡安葬,因此,拾骨重捡,是早期侨社侨团的一件大事。

   中华会馆及地方侨团、宗亲侨团会在死者下葬7年后,将墓穴掘开、把尸骨挖出来,彻底清洗,在大阳下晒干后,再装进木箱,箱子上清楚标明死者的姓名和出生地以及死亡时间。然后,加拿大各地的华人社区把木箱运到域多利,存放在唐人街木制房子中,等到数量足够多时,就用船把这些木箱运到香港的东华医院义庄,并通知各县邑代表,来港领取尸骨,运回家乡安葬。

   1907年,域多利中华会馆在华人公墓处建了个砖房,用来存放木箱,还在砖房旁边建了一间小屋给管理这些木箱的一位看守住。在1909年之前,各地唐人街一般都是由宗亲侨团和地方侨团各自组织运送自己团体所属成员的已逝者的骨箱。后来,为了降低运送成本,1909年之后,域多利中华会馆就委托台山总会馆负责船运尸骨工作,一般是每七年一次。

   那么,“拾骨重捡”是怎么进行的呢?

   据记载,1862年,昌后堂(咸丰八年即1858年成立)进行首次捡运时对情形记录如下:

   “时值酷气炎蒸沿途冒暑……所历山僻路远,崎岖实甚”,乡人葬址“被浸始干,辄乘捡迁安栈。惟恨碑冲墓没,十有余坟,设法多方,未遑捡运。”幸好在香港有代表机构继善堂接应,令这次“第一届捡运先友”妥办完工。直至1863年春初,即工完事竣。二月买舟,三月运柩,每副派葬金7元,特委4人随船护送。所厚赖者,香港列位乡翁,见义则趋,捐输接济,倡举继善堂妥办归堙事务。

   第二次捡运在1874年进行,竟远及当时的“英属觅夺里”(Vctoria,B.C),情况如下:

   1874,清明扫墓,少长咸集,见荒冢累累,一切碑记,皆被番人拔去。惧其久而泯没无存也,归而集众徐商,以重捡为言。……自东而西,由南而北,足迹所经,不止美利坚属之地,远至英属觅夺里,无墓不查,有报皆执,凡番禺先梓,罔使或遗焉。若遇未化之尸,内用铅箱罐,外用木箱,妥装封固。至于因溺水葬身鱼腹,或被害而埋没其尸,及瘗于僻静之处,尸经番人盗去,用为药饵,或有坟而失去墓签,追寻未获者,皆归招魂箱,用银牌书其姓名,一同运返。

   虽然未查到四邑会馆拾骨重捡具体做法的有关记录,但理应是差不多的程序和作法。刘伯骥在著作中提到:整个程序都由会馆负责承担。一个骨箱的运费是5美元,外加10美元给卫生部,再加上补助家属的安葬费(通常是7美元),这成为会馆的主要开支……四邑会馆从1853年起一直实行(其它会馆1855年后亦相继实行)。

   1919年,恩平同福堂拾先友遗骨,所有死者名字都记录在案,分别是温哥华的朱希宏等,域多利的李义等,乃磨的黄金子等,新西敏的林有宏等,锦碌的陈彦昌等,满地可的梁佐等76具遗骨,同年10月,由域多利运到香港东华医院。到了1937年,台山总会馆准备第五次运送尸骨时,中日战争爆发了,使运骨的事临时喊停。域多利中华会馆就将各地运来的尸骨木箱及本地的尸骨木箱,一齐存放在公墓的砖房里,准备在战事完后,再进行运送工作。

   李宁玉所著《枫骨中华魂》中还记载了另一种形式的拾骨。第一任太平洋铁路公司姆迪车站站长之孙霍华回忆,他的父亲爱德华·赫沃德十几岁时,曾沿着铁路边的坟墓收集华工的尸骨,他捡这些人的白骨给一个中国人,由他带到或运到温哥华,再由温哥华的华人组织洗干净贴上标签,再运送到这些华工的家乡去。

   C

   重捡为何在7年之后?

   华人遗体下葬后,一般在7年之后进行拾骨重捡,这个时间间隔有什么讲究吗?

   黎全恩认为,重捡大多安排在7年之后,这里没有任何文化或者宗教的因素掺杂其中,而是单纯为了容易“拾骨”,因为人的尸体在浅土层中埋葬,经过5到7年的自然风化,就会”肉化筋消”,拾骨工人不费太大周折,就可将残存尸身与尸骨分开,经冲洗后,即可完成任务。从医学角度来讲,5年风化既可,但因各地气候不同,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在北美华人社区,除了7年一次的拾骨重捡,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是三五年,甚至10年一次。

   在加拿大,虽然域多利(后来是温哥华)中华会馆负责运骨事务,但也有一些其他侨团负责挖尸骨,比如恩邑同福堂、昌后堂等侨团也曾负责挖尸骨、运柩回乡。根据记录,昌后堂还和温哥华市政府签了挖骨合同,在温哥华山景墓园,曾先后把500多名华人的尸骨挖出来运走。

   在中日全面战争开始之前,拾骨迁葬依然定期而行,除少数10年例外(如禺山昌后堂),一般都在7年进行一次,各华埠善堂,仍然在华文报纸打广告“招工投充检拾先友遗骸”。不过,由于各种经费原因,不能如期执运的情况,依然出现,以至于“延宕经年”。

   举例而言,原本在1926年要运遗骸回乡,但经费严重缺乏,一直到1927年春天之后,才开始进行“拾骨”。仅在温哥华一地,等待拾骨的“先友遗骸”,就有600多具,而每具遗骸,由坟场掘起,需要人工银4元,地方政府尚征收税银2元多,方许开工挖掘。因此,由李世璠君联同余庆总堂跟地方政府交涉,取得“特别人情”,免去税银,省下千多元。为了争取社区更多支持,相关组织将运送先友遗骸,定位成“慈善之举”,这是华人社区对拾骨迁葬的传统,在认识上的一个重大变化。

   1937年,加拿大华侨联邑执运先友委员会在7月3日《大汉公报》发出启事,“招人捡执先友骸骨,运回祖国以慰幽魂”,“每具限定底银二元,从少不从多”。可能因为报名拾骨者不多,该委员会又在7月24日《大汉公报》发出启事,继续招工,“每具限定底银四元,从少不从多”,显然把工价提高一倍。该启事透露,各埠呈报,此次共有1500余具遗骸要处理。


http://dzb.jmrb.com:8080/jmrb/html/2015-10/04/content_416420.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933310.html

上一篇:加拿大Winnipeg铁路博物馆一瞥
下一篇:江门日报:跨洋迁葬,到岸后的曲折(四)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1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