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探寻10英里峡谷(Palisades)

已有 3328 次阅读 2014-12-19 08:16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探寻10英里峡谷(Palisades

 

推荐李炬图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1219发布 

 

上月起,探寻美国华工铁路志愿者和历史摄影爱好者李炬先生连续发表的沿着美国太平洋铁路寻觅的博文,值得一看,下面是李炬的博文,沿着美国太平洋铁路寻觅(十四):10英里峡谷(Palisades

这些历史和现实的照片是他三次在现场拍摄的,反映了他作为一为历史摄影学者的独特视野。在这拍摄不仅在中国摄影者中罕见,而且即使在美国摄影爱好者中也不多见。

照片24张,是李文的缩小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沿着美国太平洋铁路寻觅(十四)

(2014-12-10 01:02:04)

10英里峡谷(Palisades

这一带地名叫Palisades,意思就是岩壁。距离萨克拉门托436英里。岩壁峡谷里洪堡河蜿蜒流淌,伴随着铁路穿行其间,这段峡谷有10多英里长,所以一般也叫做“10英里峡谷”。

 

186811月,铁路修建到这个峡谷里。为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服务的摄影师哈特(Alfred Hart),当年在这一带拍摄了多张照片。

 

华工营地

 

这张照片我知道拍摄地点,但没有路开车抵达,要步行几英里。

 

这是峡谷东口附近,铁轨和枕木刚刚就位,路基石还没有填充,机车就已经开过来了

 

我带着老照片三次进到这条峡谷里来寻觅

 

 

每次几个小时的寻找,发现了几幅老照片的拍摄地点。

 

 

 

 

 

高山峡谷中一条钢铁怪物与清澈的溪流并行,这片土地曾经的主人——印地安人正在俯视着不再安宁的山河、不再属于自己的家园。印地安人当初正在做何感想?照片非常具有震撼力,内涵也极丰富,当我站在这里的时候产生很多遐想。

 

《南方日报》记者金强博士为我充当模特

 

印地安人站立的山上很难上去,都是山体碎石滑坡,还有标示“私人领地”的铁丝网围着,前两次我独自没敢贸然进入,在铁丝网外面平地上拍摄了几张照片。第三次我们一行四人进入峡谷,人多胆大,爬上私人领地里的小山包,对比老照片拍照后,感觉位置还是不对,高度不够。

 

这张照片拍的是崖壁上的一个凹洞,也可以称作壁龛(Alcove)。最初铁路很靠近山崖,新建的铁路减少弯道,远离山崖。

 

 

今天10英里峡谷的样子,已经有很多变化,当年的铁路多已废弃,新铁路沿河流两侧又都重建了。

 

有部分老铁路遗迹湮没在杂草丛生的荒野中,经历着岁月的更迭。老铁轨明显比新铁轨单薄很多。

 

朋友提供的一张早期明信片有原来Palisades的火车站,现在已经完全消失,那片河滩空空如也,只留下远处一个小小的村落,像个鬼城似乎没有人居住。上世纪20年代,这个小村属于一个来自亚特兰大的商人约翰·塞克斯顿(John Sexton),2005年以15万美元他把这个小村落和土地都拍卖了。

 

 

历史上这里曾有很多耸人听闻的传说,如今只留下一些遗弃的矿洞,到处布满枪眼,令人恐怖。

 

很少有人光顾此地,山坡草地里时常有大蛇出没。就在我们合影的地方,刚刚有一条大蛇爬进草丛里。

 

十英里峡谷的景色是太平洋铁路沿线最美的地方之一。日落时分的光景美不胜收,我找到一处高地,拍下了十英里峡谷东口的景色后,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近期才发现峡谷里的坡地上有一片墓地,几次去都从旁边经过没注意到,应该去看一下是否有墓碑?是否有华工的墓地?如果再有机会去一定要考察一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1668340102v8fh.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52204.html

上一篇:美古恢复关系正常化进程告诉我们什么?
下一篇:探寻卡林-蒙特洛(Carlin-Montello)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