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要“项目”还是要“成果”

已有 2682 次阅读 2014-7-26 22:29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评论(07-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项目还是要成果


黄安年推荐陈平原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726发布

 

这是一篇切中要害的好文章, 笔者深有同感。多年前,我们在一起讨论学术评价体制时就谈到这些看法,然而说了还是白说,不知什么时候才真正说了不白说呢?“不过,白说还得说”(引号中是陈平原导师王瑶语)

 

项目还是要成果

谈论科研项目与学术发展这个话题,牵涉当下中国大学的大跃进思潮、量化管理方式、学术书评缺失,以及民间学术瓦解等。前三者我近年多有谈及,相关文字见《大学何为》《大学有精神》《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以及即将推出的《大学小言》(三联书店)、《读书是件好玩的事》(中华书局)等。最让我痛心的是第四点,即民间学术的瓦解。再过一个月,我将借最后一辑《现代中国》的出版,组织一个小型座谈会,专门讨论这个话题。我从七十年代末介入《红豆》,八十年代中后期参与《文化:中国与世界》和《东方纪事》,到九十年代办《学人》集刊,再到新世纪主编《现代中国》集刊,深切体会到民间学术是如何节节败退,最终溃不成军的。今天就谈其中一个小小的环节,即科研项目的前世今生,及其对当代中国学术的深刻影响。
先学周作人,当一回文抄公,看近十年来关于这个问题,我都说了些什么。
十年前,我撰写《学问不是评出来的》,称:我承认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但不太相信评审之举,能长学问。对于人文学者来说,独立思考的权力、淡定读书的心境,以及从容研究的时间,是最为重要的。此文初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月推出的《中国书评》第一辑;有趣的是,200776《人民日报》予以转载。必须声明,这并非我一稿两投,而是编辑有感而发
半年后,《人民日报》又刊出我的《学界中谁还能二十年磨一剑》,其中有这么一段:目前的这套项目管理机制,基本上是从理工科延伸到社会科学,最后才进入人文学领域。而在我看来,最不适应这套机制的,正是人文学者。……现在的这一套管理办法,培养出一大批填表专家,题目设计得很漂亮,计划也编排得很完美,主要精力和才华都用在如何把钱骗到手。你要检查吗,成果总是有的,好坏是另一回事。大家都把心思放在如何设计项目争取经费上,至于原本需要呕心沥血、几十年如一日苦心经营的著述,反而因时间限制而草草打发,实在是本末倒置。这就难怪,走进书店,大都是急就章,好书名很多,好书很少。那是在北大召开的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关于改变奖励学术机制,注重成果而不是课题的建议,让在场的常务副校长点头称是,但又断然否定其可行性。为什么?他没说,但我能猜到,担心学校科研经费这一项排名会被别的大学比下去。说到底是排名的问题,无关学术研究的得与失。
又过了一年,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主办的改进学术评价机制专题研讨会上发言,题为《学术谁来评价》。此文初刊《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4期,前几天,《北京日报》理论部编辑来联系,希望重新刊发。五年前的旧文,还有阅读效果,可见问题依旧。文中提及今天的中国大学——“钱是日渐增加了,精神却日渐萎靡。其中的关键,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欣欣向荣的民间学术,如今土崩瓦解。在支持学术方面,政府与民间各有短长,本可互相补充。可如今,民间这条腿彻底断了,只剩下政府管理部门在唱独角戏。权力、金钱以及声誉的过分集中,效果并不好。
2011118,我在美国纽约大学演讲,
题为《人文学之三十年河东》。此文初刊《读书》20122期,收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文章分五节:第一,日渐冷清而又不甘寂寞的人文学;第二,官学与私学之兴衰起伏;第三,为何人文学最受伤;第四,能否拒绝大跃进第五,一代人的情怀与愿望。结语是:以项目制为中心、以数量化为标志的评价体系,社会科学容易适应,人文学则很受伤害。从长远看,受害最严重的是从事人文研究的年轻学人。
 
去年,我应邀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中谈中国的大学问题,其中49播出的那一辑影响很大。也是批评眼下正热火朝天的项目制,顺带谈及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北大不看重项目,若两位水平及著作相当的教师申请晋升职称,优先给那没有科研项目的。理由是,他没拿国家的钱,做得还跟你一样好,证明他比你优秀。很遗憾,北大没那么清高,只是对项目的要求不太严苛而已。
其实,过去十年,该说的话、能说的话、想说的话,我大都已经说了。教育的难处在于,任何一项决策,顺利推出固然不易,效果不佳想转弯或安全退出,其实更难。因为很多人已学会了这个节奏,且获得很多实际利益,不同意你改弦易辙。为政者,最忌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作为个体的学者,你我面对的,从来都不是一张白纸,即便你志存高远,也只能在已有舞台上表演,最好的状态也只是移步变形。否则,你就得隔岸观火,而不追求介入历史进程。我是个低调的理想主义者,故只提些自认为的合理化建议
 
首先确立一个大思路:项目是为科研服务的,允许有科研而没项目,反对有项目而没科研人文学者以及偏于思辨的数学家或理论物理学家,完全可能在没有项目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做出大学问来。评价一位学者、一个院系、一所大学的高低优劣,应该考虑投入产出比,不以科研经费多少论英雄。花钱不算本事,出活才是第一位的;成果优先,项目及经费靠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不同专业对项目经费的要求不同,并非钱多就一定能做好,也不是没钱就没学问。国家提供项目经费,是为了帮你完成科研,完不成任务,或完成得不好,不扣钱就不错了,怎么能成为评价标准呢?不要吹你或你的学校申请了多少课题,拿了多少钱,要看到底做出多大的成果。
 第二,目前中国大学教师的薪资结构很不合理,薪水太低,奖励过多,导致很多人不务正业。在我看来,提高教授薪水,减少额外收入,严格经费管理,杜绝将科研经费转化为生活补贴,也就是说,把暗补变为明补,才是正途。这样一来,无论审计部门还是学者个人,都会轻松很多。目前这种年初填表格要钱,年底找发票报账,对于学者尊严及学界风气,有非常不好的影响。以读书人的聪明才智,是能够钻政策空子,游刃有余地获取个人利益的。近日科学网披露某理工科教授一篇论文挂了二十个项目,让我大开眼界。人文学的论文,我见过好些挂四五个项目的,感觉不是很舒服。这明摆着就是应付差事,吓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种做法,冠冕堂皇,而又名利双收,据说是得到学校默许的。可这样的项目制度,导致学者们一门心思争立项、乱报账。当填表报账成为学者的一种重要技能,这样的学术风气当然堪忧。


 
 第三,目前的独尊课题,很容易导致人文学的研究模式化。看课题申请材料,明显看得出是在揣摩风气,因此一年一潮流,大批量生产,从立意到方法到表达,越来越趋同。某多次获社科基金支持的教授告诉我,申请课题很容易的,填表时记得将自己的智商及才华降一个等级,就可以得到。初听很荒谬,得了便宜还卖乖。可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因为得被诸多评委认可,那只能是稍有新意,但又循规蹈矩。过于特立独行、异想天开,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做研究的人都明白,真正创造性的成果,是经历九曲十八弯的磨练,最后关头才柳暗花明的。凡论证十分严密,看起来很像样的,要不纸上谈兵,不可能实现;要不就是博士论文改写,很难再有多少发展空间。这让我想起《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扮演的流水线上的工人,已经习惯成自然,见了帽子就想拿螺丝刀拧。如今是见到任何新东西,不是充满好奇心与探索精神,而是追问能否申报课题。我真想问,不申报项目,不做课题,你还读书吗?自由的阅读、独立的思考,以及兴趣盎然的研究,如今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很多人不再是特立独行、意气风发的学者,而是完成课题的熟练工。
 
第四,人文学的评价标准,应该是鼓励创新,不以数量取胜。人文学不同于航天工程,不一定非集合千军万马不可,有时一个人的壁立千仞、神游冥想,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学术水平或精神高度。如今的课题制,推崇协同作战,表彰领军人物,很容易冷落那些习惯于千里走单骑的独行侠。只要看最近十几年人文学方面的大项目,都倾向于资料整理,你就明白这大趋势。可这并非好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申请项目,需编列各项预算,而人多力量大。并且,资料整理是容易出成果、见规模、显气势的。可资料整理虽很有意义,不该成为一个时代的学术标准。
 
第五,也是我最想说的,希望政府特别表彰那些没拿国家经费而作出成绩的好学者。不妨就照我2008年那篇谈论是怎样成的短文的建议,若著作获大奖,凡事先没拿国家科研经费的,给予三五倍的奖励。今天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助18万,你自力更生,没拿国家经费而获教育部人文社科著作奖的,给五十万奖励行不行?到目前为止,教育部总共颁了六次奖,我得了五次,其中两次还是著作一等奖。可我所有奖金加起来,还不够一个一般项目的资助。这你就明白,为何大家都把心思放在争取项目,而不是做好科研。为了扭转学风,不妨考虑我的建议,奖励那些诚笃认真、行事低调、不喜欢开空头支票的学者。至于学者拿这些钱做什么,只要不违反经费使用规定,都可以。因为,能有如此优异成果的学者,根本用不着催促,他/她会自己往前走。
 
 我相信,三五十年后总结,或百年后回眸,这个时代最有才华、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文学者,必定不是今天台面上显赫一时的项目英雄至于是谁,我不知道,但不妨借用辛弃疾的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014524初稿,61修订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原刊《中华读书报》201472313版)

 

1,

2,

3,

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814940.html

上一篇:甲午战争和钓鱼岛
下一篇:俄国大事年表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3 陈楷翰 蒋永华 张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0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