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关于开展北美华工铁路后裔口述史调查的建议

已有 3732 次阅读 2013-7-21 07:05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建议, 口述史调查, 北美华工铁路后裔

关于开展北美华工铁路后裔口述史调查的建议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721发布

 

 

在北美铁路华工项目的深度研究中,开展北美华工铁路后裔口述史的系统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十天前,笔者在博客上发文《呼吁抢救北美铁路华工口述遗存》(全文见下),提到抢救北美铁路华工口述遗存的必要,最近看到一本在研究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华工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出版的同名著作(2010年10月中西出版社),作者提及对“铁路华工后裔进行了访谈”,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但书中除谈及和华工后裔赵耀贵联系外,没有具体谈及这些华工后裔提及的铁路华工确切名字。调查、认定和口叙记叙当年铁路华工的经历是件十分艰巨而仔细的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广泛调查中认定华工后裔的身份及其参与的活动。

现在就做好这一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系统征集和收集散见于海内外的北美华工铁路后裔名单,这是名单是具体的,需要有姓名、性别、籍贯、生卒年龄、赴美时间、在中央太平洋铁路工作时间和地段、证明人、所存遗物、后裔基本情况,联系地址等。

二,对于现有海内外的北美华工铁路后裔名单,进行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及甄别与整理。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华工后裔身份需要进行专家的确认和网上公示。

,分别情况,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分期分批北美华工铁路后裔,进行科学的口碑史料调查,这些调查需要有录影资料、文字署名资料、相关文献背景资料,调查者评估意见。

,调查的首选是年事已高的口碑史料确认者,欢迎他本人撰写或授权记录相关回忆确认华工后裔的资料。

,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期望在美国、中国学者通力协作进行,呼吁高校师生和热心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呼吁有关研究项目和企业家、慈善家给予财政援助,呼吁有关影视媒体参与资料实录。

六,有关网站开辟北美铁路华工后裔口述史专栏。

 

***********************88

呼吁抢救北美铁路华工口述遗存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711发布

 

2015年是北美铁路华工开始参加建设太平洋铁路的第150周年,建成横贯北美大陆第一条铁路的时间是1969年,如果华工当年参加筑路的年龄是20,那么到2015年时,年龄就已经170岁了,如果他离世时是70,那就意味着距今离世已经超过100年了,相当于间隔少则两代,多则四代。如果这位铁路华工能够给自己的子孙口头流传当年在美国的苦难经历的话,那么现今留下记忆的老人也都在七八十岁以上了,这还得以这些老年头脑清晰,身体健康才行,具备这样条件的老人在老龄群体中是很少的,所以在广东籍台山一带的有着在美国有着建设北美铁路经历的先人的后裔老人中,抢救华工口述遗存就具有特殊意义了,这样的老人有没有呢?从普查的角度讲是有的,问题是找到这样的老人并及时进行口述遗存的调查,再寻找文献资料来核对,是件困难但又很重要的事。这样的工作仅仅靠专业人员来进行是不够的,需要在专业工作人员的指导或协助下,发动志愿者来广泛收集和集中,只要大家重视了,关注了,积极行动起来了,我们就是见证人或者记载人。

 老吕有位中学老同学,现在一直保持联系,她是广东东莞人,据她不止一次谈到,她爷爷(祖父)尹华是当年去旧金山的伐木工人,后来做裁缝生意,还取了一个外国老婆,育有儿女,后来他独自回国一趟,在国内的奶奶将他的护照等文件烧了,他也去不了美国,就在虎门做月饼生意等,这些都是她听说的,也缺少文献资料佐证。她和她的其他亲人能否提供更多证据,有待继续发掘,这至少可以提供一个例证,只要留心,一次偶然的机会也可能发现需要的珍贵资料。虽然只知尹华不知出国的具体时间,既然有了真名实姓,真是要查,还是可能查得出来的。

老吕有一位祖籍台山的音乐老师,她说起,自己家乡很多亲人的先人去过美国打工,也有修铁路的,表示愿意帮助回忆,很可惜的是去年10月间,88岁的她病故了,可见抢救遗存的必要。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0706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709907.html

上一篇:伏尔加运河水闸闸门一瞥(二)
下一篇:天通苑东一区北门塔楼左侧门市幌子和广告(一)
收藏 IP: 221.194.157.*| 热度|

1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4 0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