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高淮生《红学学案》提要

已有 4669 次阅读 2013-4-1 07:05 |个人分类:书目提要评论(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提要, 高淮生, 《红学学案》

高淮生《红学学案》提要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4月01日发布

 

书名:      红学学案

著者:      高淮生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责任编辑:  张琳琅

封面题签:   谢少丞

封面设计:   甲午金文化传播

经销:       新华书店

照排:      北京甲午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印刷:      徐州中矿大印发科技有限公司

印张:      21.25

版次:      20132月第一版

印次:      20132月第一次印刷

成品尺寸:   170MMX 249MM

字数:      350千字

定价;      39.80

页数:       330

ISBN:      978-7-5166-0250-8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彭城书院国学教授高淮生先生的专著《红学学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学案”性质的红学学术史著述,是高先生近年来在红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的结晶。该书以新时期小说批评派立案,述评之学人包括蔡义江、胡文彬、张锦池、吕启祥、李希凡、郭豫适、周思源、曾扬华、冯其庸、周汝昌、王蒙、刘梦溪等十二位。

《红学学案》前言

    这是一部“学案”性质的红学学术史著述,名之曰《红学学案》。

    《红学学案》实受《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这一传统学术史著述之启示,一旦引入红学学术史撰述,则因革取舍之处显而易见,似旧而新。庶几可不拘格套,另辟蹊径,换一种眼光看红学。

    众所周知,历史有三个主要的方面:时、事、人。若以“时间进程”为主线,可以是“通史”的写法;若以“事件始末”为主线,可以是“专题史”的写法;若以“人物”为主线,可以是“学案”的写法。近几十年出版的红学史著述基本上属于前两种写法,而第三种写法未之能见。是故,《红学学案》则以“学人”为主线而撰成红学史著述,即以人立案,提要钩玄;由人带史,综论通观。

    《红学学案》撰述坚守两个基本“原则”:一则“仰视其人格、平视其学术、俯视则不取”的心理原则;二则“非遇亲者而谀之、非遇疏者而略之、非遇强者而屈之、非遇弱者而欺之”的撰述原则。这两个“原则”究竟是否可取或缜密呢?当留待时日以检验。由第一个原则可知,《红学学案》撰述只涉及学术事实的述评,不涉及人格价值评价。由第二个原则可知,《红学学案》撰述“不惟是非成败定褒贬,而以学术贡献论高下;秉持了解之同情,摈弃学派性偏见。”具体言之:或评其学术之新见,或述其学术之方法,或彰其学术之个性,或辨其得失之因缘;但凡涉及学术论争,必兼顾各家之说,不专一家之言。

     应当说,《红学学案》之写法的确出于笔者自觉的整体设想和学术追求,即择取那些具有突出学术个性和学术贡献之学人,考量其学术业绩,并由此考察红学发展演进之迹。由于《红学学案》之撰述非长编而不可成,这实在地考验着编史者的“学力”和“识力”。并且,由于《学案》难以如《通史》般地全览,即把有关红学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编史者的视野。所以,诸种所限,自不免有遗珠之憾,偏狭之弊,笔者是葆有清醒认识的。

     本编《红学学案》以新时期小说批评派立案,所立案述评之学人包括蔡义江、胡文彬、张锦池、吕启祥、李希凡、郭豫适、周思源、曾扬华、冯其庸、周汝昌、王蒙、刘梦溪等十二位。庶几于通解通释过程中呈现新时期红学批评之概貌,彰显一代有一代学术之通则,以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既然学术百年之后论升降焉,而笔者竟于此百年之内为现代学人立案考述,以臧否其学术之高下得失。“升”耶?“降”耶?“升”乎?“降”乎?论定何其难哉!读者其谅之。

红学学案》目录

 

前言

一、蔡义江的红学研究:详于文本辨析、精于艺术鉴赏

引言

第一节:曹雪芹的思想具有“宿命”特征

第二节:《红楼梦》非良缘梦,乃繁华梦、欢乐梦

第三节:“不失真”的审美原则、“谶语”的笔法、人物性格的人性观照

第四节:《红楼梦》续书严重误导读者

结语

 、胡文彬的红学研究:“两点两论”、通达入情

引言

第一节:用心深细评人物、以小观大见旨趣

第二节:审美观照、文化审视、社会历史评价:红楼人物的情态观照

第三节:从《红楼梦》看中国文化或从中国文化看《红楼梦》

第四节:举小以贯大或推末以至本的《红楼梦》文化通观

结语

三、张锦池的红学研究:考论结合、建构新说

引言

第一节:主题、主线、主人公三者高度一致是《红楼梦》艺术结构的特点

第二节:李贽“童心说”是理解《红楼梦》人物形象的一把钥匙

第三节:《红楼梦》结构学总体特点:均衡美

结语

四、吕启祥的红学研究:寻求艺术真谛、人生真味、精神家园

引言

第一节:从人物关系辨识对比中分析人物并把握人物性格

第二节:《红楼梦》女性形象的整体审美观照

第三节:《红楼梦》融合了艺术典型和艺术意境

第四节:人性关怀立场尤其女性关怀立场的《红楼梦》比较研究

结语

五、李希凡的红学研究:坚守成说、拓展新境

引言

第一节: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那些基本观点”

第二节:“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说和“新生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萌芽”说

第三节:“叛逆性”说和“人性觉醒”说

第四节:现实主义美学、典型论

结语

六、郭豫适的红学研究:学术史与方法论的不倦阐释

引言

第一节:如何评价索隐派、考证派、小说批评派的红学观念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如何评价鲁迅和胡适——有没有“唯一正确”的方法

第三节:读者们不要相信出诸主观的猜测、研究家不要在索隐派之路上追求出新

结语

七、周思源的红学研究:善拓新境善旁通

引言

第一节:“象征现实主义”:尚未认识的新的创作方法

第二节:从非典型的角度、文本至上的原则、事理情理和文理结合上评论人物

第三节:《红楼梦》是高艺术浓度的精品、当代长篇小说匮乏这样的高浓度

结语

八、曾扬华的红学研究:辨红学公案、探红楼艺境

引言

第一节:“钗黛之辨”难辨、贾母“舍黛取钗”一案更难翻案

第二节:“钗黛合一”不可取、“扬黛抑钗”最可信

第三节:人物论的道德批评、政治批评和“对比—细读”辨析

结语

九、冯其庸的红学研究:我见其大、继往开来

引言

第一节:《红楼梦》的思想是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思想、曹雪芹的思想是初期的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

第二节:曹雪芹是一位超前的思想家、他的理想是属于未来的时代的

第三节:批“程朱理学”、反“封建礼法”是曹雪芹思想的根本和《红楼梦》思想的主旨

第四节:应该重新评议评点派、应该继承和发扬评点派的文学批评方式

第五节:“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结语

十、周汝昌的红学研究:非求独异时还异、难与群同何必同

引言

第一节:“还‘红学’以学”:什么是“ 红学”

第二节:“证悟红学”:走向“新索隐”的旧途

第三节:“中华文化之学” 和“新国学”

第四节:“中华文境”与“十六字真言”的异质之别

第五节:考据词章身外物,人生第一在为人

结语

 

十一、王蒙的红学研究:鉴赏与批评并举、体悟与活说贯通

引言

第一节:“作家学者化”:创作和学术相通的“王氏红学”

第二节:从《红楼启示录》到《王蒙的红楼梦》:“活性”思维与“率性”境界

第三节:“概念化”:《红楼梦》批评中的规律性模式或公式的归纳和提炼

结语

十二、刘梦溪的红学研究:红楼新论犹可论、红学史述善通观

引言

第一节:红楼新论:《红楼梦》与红学通解

第二节:红学史论:《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第三节:红楼探源:《红楼梦》与文化传统

结语

附录:学案传主学术简历

后记

照片16,选自该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675753.html

上一篇:同一首宋诗《暮春游小园》为何竟是两个作者?
下一篇:评“普通院校的作者请自重!“改成“作者请自重!”
收藏 IP: 110.232.35.*| 热度|

1 yh369z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