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五年前三篇文章之三——是科学设岗还是“因人设岗”?——

已有 4917 次阅读 2007-7-22 10:06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

再现五年前学术交流网被封杀的三篇文章之三

——是科学设岗还是“因人设岗”?——评北京师范大学学术职务聘任中的不正常现象

 

黄安年文  发表:2007722

 

2002422日,以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宗旨的学术交流网开始创办,这是我个人的学术性、公益性、用个人退休工资举办而没有任何资金赞助的非赢利性网站。当时的北师大网络技术学院技术部负责人主动为学术交流网提供了服务器及支持平台,并认为这是他们为北师大教授个人学术性网站提供平台的第一个尝试,希望其他教授的个人网站能相继跟进。

 

学术交流网通过北师大提供的平台自2002422日到721日三个月来,发表了许多深受读者和网友欢迎的文章,其中也包括富有独立见解但与学校当局的土政策相佐的三篇文章:第一篇是75日发表在学术交流网上的《评北师大学术职称评定中的“唯文凭化倾向”——1955年以来出生的教授必须有博士学位吗?》;第二篇是714日发表在学术交流网上的《申报教授必须要在“历史研究”发表文章吗?——兼谈北京师范大学职称评审规定的非科学性》;第三篇是715日发表在学术交流网上的《是科学设岗还是“因人设岗”?——评北京师范大学学术职务聘任中的不正常现象》。

 

然而,学校当局主管领导以学术交流网发表了这三篇文章为由,下令北师大网络技术学院终止对学术交流网的技术支持,从而扼杀了学术交流网。在这种情况下,学术交流网不得不脱离北师大,转请营业性的通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自200288日起学术交流网恢复运行,迄今五年多来已经发布文章和信息21500多份(篇),累计登陆人次超过387万,受到海内外学者的普遍欢迎。

 

为了让读者和网友了解五年前的事实真相,现在将被封杀的三篇文章,在黄安年的博客上发表。朋友们可以看出这些文章的见解迄今不仅都站得住,而且某些观点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北师大的主管领导迄今依然没有对扼杀学术交流网及其负面影响做出解释,这是令人十分遗憾的。

 

笔者希望北师大当局认真反思自己错误作为,并引出必要的教训。

 

2007722日于学术交流网被北师大封杀五周年之际

 

***************************

 

是科学设岗还是“因人设岗”?——评北京师范大学学术职务聘任中的不正常现象

 

黄安年文 发表:《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评论/2002715日首发;200288日重发

 

 

今天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播发了人事部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将从三个方面入手的消息,强调要以科学设岗为基础,以加强单位自主聘任为核心,真正建立起“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要大力推进职业资格制度,抓紧制定执业资格制度管理的法规文件。要拓展人才评价内涵,从重学历、重资历逐步向重能力、重业绩转变。(详见《北京日报》2002711日报道)

 

笔者以为,高校职称改革也应遵循这一精神,关键是要真正做到科学设岗,反对因人设岗,排除学术职称评定中的人际关系、权力等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现在,人们大都认同科学设岗,不大敢明目张胆地“因人设岗”。但问题在于,在设“岗”问题上,如何界定是科学设岗还是因人设岗或者是设岗失当?

 

记得五六年前,北师大在遴选博士生导师时,规定年龄已经超过58岁的教授原则上不能申报,但是这条原则并不排除“因人设岗”这一例外。学校当局专门给了一位当时已经59岁的历史系总支书记这一“优秀党员”教授破格设“岗”、带名下达的博士生导师指标,由于历史系世界近代现代史专业当时并没有博士点,因而即使“设岗”也无法“正名”,为了解决这位世界现代史教授的“因人设岗”问题,声称“按需设岗”的校方某当事人别出心裁地提出可以跨学科申报的方案,于是这位并不以研究中美关系史为专长的美国外交史和“人权专家”,即轻而易举地在历史系被遴选为中国近代现代史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与此同时,该学位点所属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的一位已经从事近40年中国现代史专业教学和研究、并有重要成果的教授却被残酷地挤下去了(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两人是1954-58年的大学同窗,按理说,这个博士生导师的名额该是一直在中国现代教研室的教授)。这件事当时在系内外弄得满城风雨,但因是带名下达、领导拍板,所以,谁也奈何不得。

 

现在已经事隔几年,风波也已淡化,对于这位招了第一届也是最后一届的博导来说,他大概早已不再招收什么博士生了,按说也就不该再宣称自己是什么博士导师了,即使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当过博士生导师,也最好注明是原博士生导师,或许更为贴切,但由于博士生导师这个头衔好像终身使用会带来好多利益,还是随时挂在嘴边上好。对于中国现代史教研室来说,世界现代史的外来户占了一个“岗”,那么,他为中国现代史和中美关系史研究做出了什么特别贡献呢?只有天晓得。中国近代现代史博士点的中美关系研究究竟有何新进展?也很难看到。

 

客观地说,我倒以为,该系另一位从事美国史和中美文化关系史研究、具有硕士学位的副教授的研究成果,如果按照“重能力、重业绩”来说,要比上述这位跨学科“设岗”的博导要大得多(不妨公开双方成果在这个领域的科研成果)。如果真想兑现为中国现代史“科学设岗”、“按需设岗”的话,现在为何不可让这位副教授参加中国近代现代史学科去申报教授资格、去“竞争择优、优胜劣汰”呢?这样一来“设岗”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请问学校决策者,像五六年前那样,专为那位行将退休的教授而“设”博导“岗”,这样的设“岗”,究竟是“科学设岗”还是近水楼台、因人设岗呢?谁都能说,这是“按需设岗”,问题在于这个“需”字,出于什么考虑,是否存在非学术因素,是大可探究的。

 

再说学科的设置与“设岗”关系密切。举个例子说,北京师大历史系在1952年院校调整后是史地系,其后历史单独设系,同时学校还有政治教育系分设哲学、经济学、中共党史三个专业。文革后政治教育系与时俱变,分为哲学系、经济学系、政法所三个单位,现在则分得更多了。本来历史系的教授数量是多于政教系的,但是自从政教系一分为三后,他们的教授“岗”位则大大多于了历史系。分了就有“岗”,不分就没“岗”或少“岗”,其中奥妙,大家从会中获益良多。新增一个系、所、室,就有新的“岗”增加,恐怕这也是学术机构越来越多、“岗”越设越多的一个因素吧。因为有了这个“岗”,就意味着在职称、待遇、地位、资金到位……。设想如果来个总量包干控制,那么,多设一个“岗”,就意味着蛋糕被多切掉一块,如果那样,谁还敢随意“设岗”呢?如果,多一个“岗”多一份待遇、地位、资金……,个人多拿钱,上面多拨款,反正是花纳税人的钱,这不很容易形成学科“岗”、管理“岗”、重点“岗”越设越多的高校怪现象吗?

 

学科设置并非固定不变,何况学科中的重点领域和非重点领域呢?学科重点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更非人为炒作包装所为,即使试图人为营造重点学科也难以兑现。多年来,北师大历史系的学科重点显然是中国古代史,而不是中国近代现代史,更不是世界史。迄今在北师大文科引为自豪的6位文科资深终身教授名单中,历史系就占了一半,共三位(白寿彝先生、赵光贤先生、何兹全先生……需要指出的是,北师人事处在网上公布的名单不确,漏掉了白寿彝先生,这是很不严肃的,如果说白寿彝先生已经病故而没有列上的话,那么为何同样已经去世的钟敬文先生、肖璋先生却列上了呢?)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三位资深终身教授的研究领域全部属于中国古代史,而中国近代现代史并无一人。尽管历史系的中国古代史领域不一定能永远独占鳌头,但迄今的第一把交椅仍然非它莫属。如果重点的位置排错了,则既和历史系的实际不符,又将影响历史系的学术发展。有一阵子学校某些领导人似乎在这个问题上试图改变位置的排列。

 

说中国古代史领域是学科重点,并不意味着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史和其他学科领域不重要,不能突出重点而削弱非重点,更不能造成“偏瘫”症。1999320日笔者向校方提交了《历史系本科选修课出现“偏瘫”症——1998-1999年第二学期本科教学巡视报告之四》,提到本科课程中世界史课程过少这一“偏瘫”症的表现、影响和原因,指出它可能影响本科学生选学知识结构的失衡;可能影响本科生的就业和考研的选择面;不仅影响世界史学科发展,而且最终可能带来“两败俱伤”的后果。(《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评论/高等教育研究/200258日发布)

 

20013月,笔者在《学科“整合”与“偏瘫”现象》中曾提到:目前学校正在组织新一论的“申报重点学科建设”大会战,以至于我这个已经淡出的教师还能感受到学校营造的气氛,学校电视台重点报道和学校主楼前的巨幅标语显示,只要你多争取一些重点建设的学科,似乎就意味着学术地位、学术成就,就意味着财源滚滚而来、人才接踵而至,就意味着学校的荣誉。我不清楚学科“整合”的实际后果究竟如何。我不反对发展重点学科、“品牌”学科,但是我更主张下大力气走提高整个学术水平“共同繁荣”的道路。我只期望我们的学术事业应该越“整”越好,越“整”越开放、越“整”越繁荣,而要提防越“整”越“偏瘫”、越“整”越不协调。(学术批评网/ 2001328日首发;《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评论/高等教育研究/200258日发布)

 

说学科指导思想上的“偏瘫”症导致学科设“岗”上的失当,这绝非危言耸听。近年来中学历史课程设置上将原来的世界史高中必修改为高中选修,就是一大失误,这种失误不仅在两三年间使全国高中学生中将近三分之二以上的人不学世界历史(因为理科高考并不考历史),从而在普通教育中的合格生中有三分之二可能是普及教育阶段的“球盲”;而且对于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也会造成严重冲击;进而有可能对于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系世界史的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请见拙文:《面向世界,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  》,《世界知识》2001年第19期;《如何改进历史素质教育?》,20011223日《学术批评网》;《面向世界,需要了解世界——呼吁加强二十世纪世界史教育》,《人民政协报》,2001116日;《应当警惕“偏瘫”症与“球盲”病》,学术批评网/学界观察 /20011228日首发,《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中学历史教材/200251日发布 )

 

显然,如果指导思想上失当,那么“设岗”的“按需”也就发生问题,该“需”的不设,不该“需”的却设了,这样的设岗科学性怎能不令人生疑呢。

 

现在回过头来说北师大历史系世界史学科的“设岗”问题。在现有历史学系教授20人中,世界史学科教授仅有4人,其中两人的领域是世界古代史领域(古希腊史、古罗马史),另外两人,一位是世界近代史教研室主任(西方思想史),另一位是世界现代史教研室主任(日本史)。这种岗位失调的情况并非正常现象,不仅会影响世界史领域的学术发展,而且也影响包括中国近代现代史在内的整个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历史教育论的发展。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去年和今年在学校下达的“设岗”指标中,并没有设立世界史的教授岗。正如我已经反复指出的,在北师大历史系,世界史学科本来就已患上了严重的“偏瘫”症,连续两年又不予理睬,这样的“设岗”究竟是否合理?作为参照系,在三年前世界史领域一位年轻副教授因顺利“设岗”而捷足先登,现在已经是博士生导师、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可是,莫名其妙的是,谁知打那以后他成了世界史的“末班”“岗”!如果客观评估,如我在《评北师大学术职称评定中的“唯文凭化倾向”——1955年以来出生的教授必须有博士学位吗?》(《学术交流网》/学术问题评论/高等教育研究/200275日首发)一文中所分析的,同样条件,由于一个“设岗”而另一个不“设岗”,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这样的“按需设岗”和“因人设岗”有何区别呢?

 

如果真正从“重能力、重业绩”来遴选,那些“设岗”的“硬指标”恐怕都得大大简化以至废止,因为目前的那些所谓“硬指标”造成的“人为设卡”,就全系来说,相对更加优秀的上不去,而虽然相对不那么优秀、但具备校方精心测算后制定的“人为设岗”反而上去了,其结果将可能导致北师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这种“武大郎开店”式的职称聘任,不能不使人怀疑,目前北师大是否在教授是否“设岗”问题上业已存在越来越多的非学术因素的严重干扰?

 

本来“设岗”对于已经在岗的和新设岗的教师应当一视同仁,现在的情况则是前者过宽,而后者过严,迄今我们还没有看到有教授“下岗”的。不仅如此,而且还宣称这次定“岗”后管几年之类,似乎传达了相对稳定不变的信息,给人以维护既得利益的感觉,缺少“竞争择优、优胜劣汰”的气氛,连末位淘汰制也没有。按照这种“设岗”,以北师大历史系世界史为例,如果四名“岗”几年内保持不变,那么,岂不是世界史现有的几位年轻的副教授都没有晋升的盼头?因为现有的教授最早也要过10年才到退休年龄。

 

这里还要提到,既然“设岗”就会有人在岗,有人离岗,在高校如何切实保障广大教师大合法权益,是个十分重要的政策问题。职称制度改革不能违背《教师法》授予教师的合法权益,这一问题应引起是我们的管理干部特别注意。目前,在一些高校,长官意志的行政干预过多,重视和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则明显不够。有的人从普通教师岗位上火箭式地跃居领导岗位后,则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其“训”人之举、“整”人之举,令人匪夷所思。

 

再从向前看的角度来考察职称“设岗”问题。我们不仅要关注已有的重点学科,而且要注意它的旁侧效应和前瞻预测。这里说的是从协调的角度、发展的角度来关注“设岗”。我们还是以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为例,新一轮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将会有新思路出台,一旦得到教育部主管部门认可并逐步推广,有可能打破严格区别中国史课程和世界史课程的传统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史尤其是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地位将更加凸显,原来世界史作为弱势学科将会由于社会的需求加大而得到增强。那么,我们在“设岗”时是否也应该具有这个前瞻性思路呢?

 

我们总是讲以人为本,其实,在高校主要就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本。职称制度的改革以体现和维护教师权益、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为根本目的。“设岗”为民,不仅事关广大教师切身利益,而且也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目前这种仅仅由少数人事管理人员进行数字测算,在主管校长的主导下,在少数圈子里捏估,再通过一次行政“办公会议”就作出决定,实际上是不把最广大教师的群体利益真正放在眼里,因此,与其说是“科学设岗”,不如说是“因人设岗”。在这一方面,尽管各个高校都存在程度不同的问题,但就我所了解的情况而论,恐怕北师大是问题相当严重的大学之一。要把北师大真正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的“世界知名大学”,不是靠做做决议、喊喊口号、贴贴标语就万事大吉的;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广大教师的艰苦努力和全力支持。要做到这一点,那就要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可是,从目前北师大教授聘任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来看,这都是事与愿违的,其消极性的后果将是持续而严重的。

 

我希望学校的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爱护人才,关心人才。学校发展的关键,除了丰厚的财力基础外,一是学科建设,二是学风建设,但其前提都是教师队伍建设。教授聘任,应该成为人才激励机制而不要异化为人才挫伤机制,更不应成为压抑人才、排挤人才的手段。目前北师大在教授聘任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怪现象,是不正常的。

 

作为一个毕业于北师大、在北师大工作了四十多年的教授,我耳闻目睹发生在学校的这些不正常现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尽管我已经退休了,但我确实希望北师大“与时俱进”,为那些兢兢业业于教学和科研、无私奉献的中青年教师提供更好的学术创业的环境与机会,保护中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而不要对那些有作为的人才“关、卡、压”。北师大应该是各色人才大显身手的舞台,而不应成为伤心之所。鉴于学校近年来有真才实学的中青年学者流失得越来越多,建议学校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对待和反思,并切实加以改进职称聘任等学术管理工作。这也是真正爱护学校的学术名誉的根本所在。

 

写于2002715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评论/高等教育研究/2002715日首发

 

[200288日说明:本文发表后受到广泛关注和支持,学术批评网/ 学术批评2002715日转发,世纪沙龙、教育与学术等网站转发。]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学术问题评论/2002715日首发;200288日重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4791.html

上一篇:北大校友中已有院士586名的统计有无水分?
下一篇:就Minutemen可否翻译为“一分钟人”答xuyinlin先生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