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梦白先生一封令人感动的信(1996年6月28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年4月19日发布
1996年7月3日,我收到德高望重的学术前辈张梦白先生6月28日的信,信中详尽叙述了设立张梦白、顾念椿奖学金的感人经历,近日,我找到这封信的原件,兹全文公布如下:
安年教授:
我不能参加会议,深以为憾!三年之后,年岁将更大(今已虚87),恐难有可能参加下次会议,除非身体特别好,地点近苏州不远。
我为纪念不幸病逝的老伴,在苏大设置奖学基金,苏、沪、宁报纸均作了报道,东吴校友和熟人纷纷来信问起情况,特将有关材料寄奉,让您也了解来龙去脉。
一生当教师,所设基金数目当然不会大,只是报答昔时学生的厚爱和学校的关怀,表示一点心意而已,这样处理也使我心略有安心一些,五六十年前的学生也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还能记得我这样一个普通教师,子女三人也通情达理,给我支持,绝无其他想法,都算是很大安慰。
开会时希代候各位同志,并向四光同志表示感谢!
余不一一,祝
夏安!
梦白 手启 6/28
王旭博士处已直接去信,勿念。
信的翻面是张梦白先生6月27日写给张友伦先生信的复写本,并有按语说:
安年教授:
这是给张友伦同志复信大复写本,供你一阅,免得我重写。不恭之至,希谅!
梦白(请看背面)
信中提及“不能参加会议”指的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准备1996年8月5日—9日,在长春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中美城市化比较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八届年会”。“四光”指严四光,1993年威海会议时任副理事长。王旭为东北师大美国研究室主任,负责筹办1996年长春会议。张友伦时任理事长。
张先生的信中附有他1996年4月亲笔写的《关于设置奖学基金的经过》复印本,全文是:
“近年在美、港、台晤及的校友和自海外来苏访旧的校友中,先后有十位(1985-1993)主动以不同数目的现金相赠,表示尊敬师长的厚意,我甚为感激,亦得到慰籍,但总觉得去之不恭、受之有愧,只能将所收之款(折合美金共二千三白余元)一直存着未用。
另外,苏州大学于1992-1994年间,前后三次给我特别慰问金共人民币五千七百余元,我亦未曾动用。这两笔款项,都是老校友和苏大校方对我的关怀,决不能乱花,应该用得有意义,念椿生前同我的想法一致。
今年二月念椿病逝之后,我悲痛万分,决定为她设立奖学基金,以资纪念,除提供美金二千五百元外,另以积蓄一万四千余元,凑足人民币二万元,一起作为奖学金。念椿一生勤劳节俭,如果不是她在数十年中省吃俭用,妥善安排,很难有所积蓄。
我向学校提出之前,先同三个女儿讲起,她(他)们全都支持,仅建议最好用念椿和我两个人的名字,学校接受这个意见。十位校友都是五六十年前在东吴求学时,他们诚心诚意,我转赠给学校才觉得安心一些。苏大也是一片心意,我再凑上一部分,也算一点微薄的情意。
张梦白 识
1996年4月”
张老的信中还附有1996年3月28日姑苏晚报、苏州日报、扬子日报,1996年3月31日苏州大学校刊和1996年4月4日文汇报的报道。报道的标题分别是:“苏州大学设立张梦白顾念椿奖学金 老教授心系教育捐巨资助学”、“张梦白捐资设立奖学基金 老教授耄耋之年情系母校”,“八旬老教授捐资助学”,“心系教育 奖掖学子 张梦白捐资在苏大设立奖学金”。
今年是张梦白先生(1910年10月22日-2002年7月26日)的百年诞辰,他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东吴大学校友总会会长、苏州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苏州大学历史系资深教授,这位令我十分敬重的德高望重的学术前辈,为我国学术界、世界史和中国美国史研究、海内外学术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笔者2010年4月6日博文,记叙了我和先生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交往的对他的难忘印象。现在的这封信则是记叙了先生心系学子将多年来老校友和苏大校方馈赠和奖励先生及张梦白顾念椿夫妇几十年省吃俭用的积蓄捐赠设立奖学金的感人事迹。于是发布在博客上共享、共敬、共学、共勉。该文附有苏州大学原校党委副书记徐惠德《无尽的思念—怀念张梦白老师》一文,文中提到“作为教授,在年逾古稀之后,仍为学校事业发展不遗余力,无私奉献,梦白师堪为师生景仰的楷模。”他“为学校设立及引进了多项奖学金”、通过他设立及引进的每一项奖学金:“顾念椿———张梦白奖学金”、“陆鸿钰———孙纫秋奖学金”、“盛振华奖学金”、“吴献书———顾栖霞奖学金”、“张尔馨奖学金”,其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他倡议建造“东吴之家”建造“存菊堂”,是梦白师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所作的又一重要贡献。梦白师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报效祖国的一生,是为苏州大学增光添彩的一生。他的名字将永垂苏大青史。他的精神是一本启迪后人的谈不完的书。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9548)
附信件影印照片10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