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谈警惕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年2月15日发布
在全球共同应对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为一次严重经济危机时刻,警惕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至关重要。然而美国国会近日通过的含有购买美国货的条款,却开创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恶劣先例。
美国研究30年代大危机的著名经济学家,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他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萧条》著作中对此分析说:“本书对1929年大萧条所作的解释是, 这次萧条波及面这么深、程度这么宽、持续时间这么长,是由于英国没有能力、美国又不愿在三个方面承担责任以稳定国际经济体系,致使该体系处于不稳定的状况。这三个方面是:一,为跌价出售的商品保持比较开放的市场; 二,提供反经济周期的长期贷款; 三,在危机时实行补贴。”“在1929年英国没有能力这样做,而美国则不愿这样做。当每个国家都转而保护它自己的国家的私利的时候, 全世界的公共利益就遭受到抛弃、被损害的命运, 而这时所有国家的私利也就随之受到损害。” (第348页,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年版)
我们知道,1930年6月1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Hawley Smoot Tariff Act),他规定提高75种农产品和925种制造品的关税率.尽管有数以千计的美国经济学家反对这种经济保护主义的私利政策,认为最终可能伤害了自己。但是胡佛总统以为该项法案符合美国最高利益而坚持签署,随即引发国际贸易保护大战。1931年9月到1932年7月,不到一年间,有48个主权国家宣布增加关税,26个国家则限制进口和公开禁运。作为报复,英国在1932年3月1日起,宣布实行保护关税的进口税法,规定输入英国的商品除规定的免税外,一律课以10%到33.3%的税率,历时80年的自由贸易政策宣告结束。1932年7月21日到8月20日,英国在加拿大的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纽芬兰、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缔结了帝国特惠制的共同保护关税协定。该协定规定英国对从自治领和殖民地输入的商品给以优惠,对大约80%的商品免除关税输入,另外输入的商品则征收关税10%;英国限制本国从帝国以外国家和地区输入农产品;英国工业品在自治领和殖民地市场享有特惠并提高对英国以外国家进口商品的关税率。至于德国的服务于战备和侵略战争的排他性经济政策,更是拒绝贸易自由主义。
今天,我们要高度警惕美国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如果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地区不能共同应对,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趋势,那将是一场灾难。
美国国会13日通过了7870亿美元的振兴经济方案,引起国际公愤的“买美国货”条款也包含在内。奥巴马总统将很快签署紧急刺激经济方案,其中包含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性质,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尽管“在国际舆论压力下,最终版振兴方案在该条款里加入‘本条款落实法律时,必须符合美国在国际协议下所负义务’的但书。修正后的法案也允许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若符合美国人民利益,也不一定以本国公司优先。”在一定程度上安抚结盟的发达国家,但是并不能消除他们的疑虑,也难保他们不采取对应的保护主义措施,美国的保护条款对于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则是损人害己之举。盖特纳财政部长14日在意大利罗马出席西方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解释说,美国不会使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复苏,条款的实施将“遵守自由贸易规则”。他的话使人难以当真,如果真的如此,为何不全力阻止该条款列入刺激经济方案中?
奥巴马本人也宣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是奥巴马言不由衷已经不止一次,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而要运用总统的权威和智慧,切实消除人们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心,维护自由贸易的格局,这既为世界也为美国自身,又为检验奥巴马的诚信。美国不能一边声称放弃政治单边主义,另一边又举起经济单边主义的战旗。
*************************8
美国救市方案含“买美国货”政策 或引发贸易战
2009年02月15日 09:25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15日电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美国国会13日通过7870亿美元的振兴经济方案,引起国际公愤的“买美国货”条款也包含在内。最后虽添加“不得违反国际贸易协议”的但书,反对人士仍忧心,此条款恐使美国公共建设支出增加四分之一,甚至可能引发全球贸易大战。
众议院日前在经济振兴方案中添加条款,要求获得振兴款的公共工程,只能使用美国制的钢铁。这项“买美国货”条款,立刻引发各国猛轰为保护主义。
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群情激愤,加拿大和欧盟认为,该条款违反主要经济体领袖“不诉诸保护主义”的承诺,并警告可能激起贸易战争。
在国际舆论压力下,最终版振兴方案在该条款里加入“本条款落实法律时,必须符合美国在国际协议下所负义务”的但书。修正后的法案也允许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若符合美国人民利益,也不一定以本国公司优先。
欧盟、加拿大、日本以及其它和美国政府签有互惠采购或贸易协议的伙伴,可依此但书,参与并受惠于美国的振兴方案。
与美国没有这类协议的如“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则分不到一杯羹。
加拿大总理哈珀表示,此条款虽有改善,但大家依然相当忧虑。
美国消费性电子协会(CES)主席夏比洛警告,政府承诺将遵守国际规范,但根本毫无意义,还会引发各国实施贸易报复,导致美国人失去宝贵工作,而非刺激经济。CES代表2200家电子厂商。
反对阵营另指出,弃低价进口货而买美国货,估计会让工程成本提高25%,且可能延宕建设开始的时间,因为要确保业者是否遵守法令,还得另立规定。
http://news.ifeng.com/world/200902/0215_16_1012064.shtml
***************************************
快讯:奥巴马表示将很快签署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
2009年02月14日 20:03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美国总统奥巴马14日称赞美国国会刚通过的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称这是美国经济走向复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表示将很快签署该计划。
新华网华盛顿2月13日电(记者胡芳 刘洪)美国国会参议院13日晚在最终投票表决中,以60票对38票的结果,批准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将送交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生效。
美国国会众议院已于当天下午以246票对183票的表决结果,最终批准这份计划。在众议院的投票表决中,没有一位共和党议员投票支持。在参议院的表决中,有3位共和党议员投了支持票。据悉,奥巴马可能在16日签署这份计划。
根据美国国会参众两院11日达成的最终文本,这份经济刺激计划总额为7890亿美元,其中35%用于减税,65%用于政府投资。但据最新计算结果,计划总额应为7870亿美元。奥巴马希望,实施这份计划将保护和创造350万个就业岗位,使美国经济摆脱衰退。
经美国国会最终批准的这份计划保留了受到各方广泛批评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即要求计划支持的项目使用的钢铁和制成品应为美国生产。在最终通过时,这一条款有所软化。根据最新规定,美国政府在实施这一条款时不得违背其签署的国际贸易协议。同时,美国政府还可以从公众利益出发,不实施这一条款,但应公开其理由。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如此,这一条款仍带有明显保护主义色彩。
当天,美国消费电子协会主席加里·夏皮罗发表声明,批评国会这一做法,指出这一条款将发出一个信号,即美国正在回到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的不健康老路上去。夏皮罗警告,这一条款将冲淡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并引发其他国家对美国产品采取报复性措施,反而会损害美国经济。
http://news.ifeng.com/world/200902/0214_16_1011871.shtml
************************
美国回应"购买美国货"条款:不会使用贸易保护主义
2009年02月15日 08:46:2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罗马2月14日电(记者杨爱国 王星桥)正在意大利罗马出席西方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的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14日在罗马表示,各国应致力于共同制定全球自由贸易规则,以应对全球面临的经济危机。
盖特纳说,目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是“近10多年来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危机”。他指出,为应对危机,各国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制定自由贸易和投资政策,通过采取更严格的市场标准来推动恢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重新确立正常的金融体系,确保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针对媒体普遍关注的美国最近提出的经济刺激计划有关“购买美国货”的条款一事,盖特纳解释说,美国不会使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复苏,条款的实施将“遵守自由贸易规则”。
西方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13日和14日在罗马举行两天的会议,重点讨论新的金融市场规则、打击贸易保护主义和金融危机对贫穷国家的影响等问题。
会议发表的公报指出,西方七国财长承诺采取一切措施推动就业和经济增长,同时强调将致力于避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与会者认为,各国应将稳定金融市场秩序和推动经济增长作为采取措施的优先目标。
新闻背景
美国国会众议院1月28日表决通过的经济刺激方案规定,凡方案涉及工程、建筑用钢铁必须为美国出产。参议院版经济刺激方案强化了“国货”限制,要求工程“所用钢材和其他制成品全部由美国制造”,才能得到经济刺激方案拨款。该条款遭到了美国贸易伙伴的强烈批评。【 美智库发表报告:“购买美国货”条款 失大于得?】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2/15/content_10820978.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