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关于怎样了解齐思和先生学术成就----兼答署名牛筋的网友 精选

已有 7728 次阅读 2007-5-9 07:43 |个人分类:三言两语简评(07-10)|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关于怎样了解齐思和先生学术成就----兼答署名牛筋的网友

 

黄安年文  2007年5月9

 

我的《是该认真反思我们的人才政策的时候了?----参加纪念齐思和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有感(200757日,北京大学)》的随感中附有这次会议笔者所摄的39幅照片,虽然不很清晰,但是作为一幅纪实照片自有她的保留价值。这篇随感本非着意阐述齐先生的学术成就,但是有些读者似乎希望能够通过一篇短文了解自己想获悉的各种问题。我以为这样的思路和要求未必适合博客的特色,博客不是集中发表学术论文的地方,亦非百科全书式词典。

 

时下媒体和网站上已有不少关于齐思和先生的信息,如果读者自己花写功夫检索百度或Google,岂不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自己所需的已有信息,至于如何评价他的学术成就则见仁见智,再说衡量他的学术成就标准是社会实践的反复检验,以齐先生在史学概论方面的成就而论,即使专业的史学史和史学概论学者也缺乏足够的重视,70年后的今天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引起了史学界的轰动(见笔者在博客上发表的“融中外史学于一体的课程新体系——读《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2007年3月23;“齐思和先生《史学概论讲义》及其出版的启迪与思考——在北京大学纪念齐思和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2007年5月7”。我感到遗憾的是尽管我不止一次地提出在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简介中所列出的名师榜并不客观和全面,因为其他像齐思和这样的名师没有上榜,而想必之下,学术成就逊于他的却榜上有名。好在检验标准是反复实践,齐先生的学术成就并不因此被贬低,而作为全国的史学史和史学理论基地掌门人瞿林东兄已经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说,对于齐先生的学术成就即使历史专业的本科学生研究生也不见得认识很清楚,这正说明在先生百年诞辰时纪念这位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者的必要。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57印发的《纪念齐思和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交流资料列出了1982前发表的《齐思和著述要目》,今天的史学工作者有哪一位能够同时在中国古代史、近代现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等领域发表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的学术论著呢,恐怕没有一人,难道这不能说明问题么?齐先生的论文被同时选入我国20世纪史学名著的中国古代卷、中国近代史卷、世界史卷和史学理论卷,这在历史工作者中是绝无仅有的。

 

在《交流资料》中还收集了齐文心文《先父齐思和先生生平及著作简述》(学林往事),20003月,朝华出版社;著名历史学家马克尧教授的《纪念著名史学家齐思和先生》;著名史学家戚国淦教授的《史坛巨匠 后学良师——怀念齐思和先生》;还有笔者的“融中外史学于一体的课程新体系——读《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年轻学者井建斌的《“齐思和先生史学思想“引论研究——纪念齐思和先生诞辰100周年》及《科学态度·实证方法·比较思维——论齐思和先生的史学思想》;齐文颖文《齐思和:燕园第一位哈佛博士》,载新京报20061228;周祥森文《齐思和先生的旧作与李剑鸣先生的新著——荐介两部新近出版的史学概论性著述》。看了这些文章,也许有助于我们对齐先生学术成就的了解。

*****************************************8

附一篇“齐思和先生《史学概论讲义》及其出版的启迪与思考——在北京大学纪念齐思和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200757)”读后评论:

标题:危言耸听

发表评论人:牛筋

说先生的呼喊危言耸听也许有点过,但是何必这么绝对?!另外,齐思和先生如何就是中国历史学大师了?能不能介绍几句他的伟大学术成就?让我们仰慕一下。一般成就就不要提了,列出几条卓越的学术贡献就可以了。

**********************************************

 

附图:

1.以下9幅为《齐思和著述要目》










2.以下三幅为马克尧文:纪念著名史学家齐思和先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943.html

上一篇:怀念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创始人蔡希陶
下一篇:跨越世界第一高桥----红河大桥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