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一点感受 两者兼容 三点期望 ----在年会的闭幕词

已有 2466 次阅读 2018-6-18 09:01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2017--)|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点感受, 两者兼容, 三点期望

 

一点感受 两者兼容 三点期望

  ----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上的闭幕词

           (2018年6月10日下午)

 

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18618发布(第19579篇博文)

 

   在上海师大举行两天的中国美国史专题学术研讨和年会,开得很紧凑,一环套一坏,环环紧扣,有赖于天帮忙,人努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来过上海师大,我1954年毕业于上海复兴中学,那时同班有三位同学(陈敦行、董阳敏、邹兆玲)报考了刚刚建校的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这是如今上海师大人文和传播学院的最早前身。来这有种似曽相识的感觉,今天的上海师大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参加会议的同时,我们可以利用空闲就近游览桂林公园,参观慰安妇塑像和中国“慰安妇”理事博物馆、上海师大光启国际学者中心等,机会实在难得。我们要特别感谢上海师大服务团队的贴心服务。

现在我讲三个问题:一点感受  两者兼容  三点期望。

一点感受,说的是我从参加1979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筹备会议到参加2018年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上海师大会议,是一种既兴奋又感慨的感受。1979年到2018年我们走过了将近40年,这四十年是和我国改革开放相同步的。除了两次年会我人在美国没能参加,我几乎亲历了近40年年会的春夏秋冬。19794月筹备会议时创始会员不到20来人,年龄最大的60多岁,我年龄最小也已43岁了,与会的15个单位18人中,杨生茂先生、丁则民先生、黄德禄先生、韩德培先生、乔明顺先生、王明中先生、都已作古。刘绪贻先生今年已经105足岁了,邓蜀生先生今年95岁了,顾学稼先生今年90岁了,齐文颖先生、张友伦先生均已年过85岁了。当时没有美国博士点和硕士点,没有打字机,通讯联系主要依靠手写信件,图书资料奇缺,没有研究经费,依靠团结协作在改革开放大潮和美中建交的鼓舞下,开始了我们艰难的奠基之旅。今天我国的美国史研究会成员已经数百人,稳定联系散布在各个大学与研究机构的学者也有200多人,许多学术带头人是当年老一辈学者的弟子,而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今天我们看到150位左右的新老会员聚集一堂,年龄最长的82岁,年龄最小的硕士生20出头,年龄相差一个甲子,会议提交的130篇左右论文既有微观又有中观和宏观论述,既有学院派研究和国际接轨的论述,又有很接地气、富有现实关怀的文章,涉及方方面面,令人目不暇接。反映了中国美国史研究和中国美国问题研究的深度融合,美国史已经不再是学术领域的小“小宗”了。

 

两者兼容,说的是中国美国史研究既要国际化也要中国化,在走向国际学术舞台与国际学术研究界接轨的同时,要重视美国历史研究的中国特色,服务于新时代的振兴中国的需求。大会的主旨发言、大会的小组讨论、会议的运行模式、论文引述的文献深度和广度等显示我们的美国史研究在走向国际化与美国学术界接轨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担当和责任,中国人研究美国史并且服务于中国新时代美国史普及与提高的需求,要和中国的实际接地气,要按照美国发出中国声音,这种声音既符合美国的历史真实又含有中国元素,是中国学者解读美国历史真实,从中国的角度丰富美国历史的认知。老一代美国史研究者、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奠基人和创始人之一的杨生茂先生和刘绪贻先生在给我的信中和多次见面时都一再强调,我国的美国史研究要走向世界,要和国际接轨,但是美国史研究的国际化绝不等于美国化,美国化不是国际化。这些语重心长的见解很值得我们年轻学者的深思。

就我个人十多年来专注北美铁路华工研究的体会而言,这个课题是美国史研究中的小宗,是美国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美中关系史研究等跨学科研究的领域。我深感美国学者对于北美铁路华工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是北美铁路华工来自中国广东侨乡,北美铁路华工历史的来龙去脉离不开侨乡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我们将充分吸收美国研究成果和发掘我国侨乡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获得国际学术界的重视,或者说在这一课题发出了中国声音。中国有深厚的方志、家谱研究的地方史学和民间史学的传承,这一史学研究传统的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元素。目前我国从事数据库开发的经济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在这个领域我们有可能开发新的增长点,从而不仅打破某国垄断学术数据库现象,而且也将丰富了数据库中的中国声音,丰富美国史研究国际化的数据库宝库。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国际化和中国化任重道远。

 

三点期望说的是,坚守和发扬奠基时期的团结、协作、铺路精神。当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有团结一致的凝聚力,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没有“派”,如果说“派”,那就是美国史研究的中国学派,学者之间的学术之间的不同意见很正常,但不存在派别争斗。我们既要重导师传承,也要转益多师,学各家之长,东南西北中。当年协作研究规划、协作资料汇集出版和翻译、协作交流教学和研究经验等的奠基工作,如今成为我们的宝贵回忆。在各个项目领衔的量化学术时期,如何在新的条件下发扬基础研究的协作精神很值得思考。

当年的教学研究是为今日的教学和研究铺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老一代学者是学术铺路人和学术道钉,今天我们的中青年学者也要发扬无私奉献的铺路精神,为明日的美国史研究在横广两个方面更大发展铺路,发扬特色,补齐短板。我相信团结、协作、铺路精神在今天依然很重要。

谢谢大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119500.html

上一篇:大处落墨  曹红兼容 ———冯其庸的大红学(《问红》版)
下一篇:感谢海口范基宁老师来访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2 张晓良 蒋永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