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新教材-- 13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1-30例)(1999年7月)

已有 6335 次阅读 2007-11-17 07:45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

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新教材-- 13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1-30例)(19997月)

 

黄安年文  发表:20071117

 

八年前《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下册)新教材-- 13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1-30例)》写于199954,文章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789期连载后引起全国中学历史教师的热烈回应,也受到了教材编辑和出版单位的强烈打压,媒体一度广为报道和讨论,后来被禁止“炒作”。这篇文章除了列举了当时独家垄断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新教材中学教材的130条值得商榷的事实外,最重要的是笔者在长文最后提出的见解:

 

评论不易,编著尤难。编著一部高质量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符合跨世纪需求的、科学性与知识性统一的20世纪世界史教科书难度很大。编著符合普及教育需求的高级中学世界现代历史课本比高校教材更难。”

“编著一本高质量的高级中学世界历史课本,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有各个有关方面的参与,并且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改变实际上独此一家的局面。笔者认为,首先要真正培育“一纲多本”的良性机制。高考“指挥棒”真正做到考试遵循大纲,而不拘泥于大纲。设想如果全国高考惟一依据的是独家教材而不是大纲,怎么可能做到“一纲多本”呢?如果不是“一纲多本”,竞争机制怎么引入,教材质量如何在“多本”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呢?当然这只能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其次,要逐步改变出版社“自产自销”的局面。试想如果运动员和裁判员集于一身,就难避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当然,不是说编辑不能编书,而是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全部或绝大部分由一个出版社的编辑自行编著,不能被认为是最佳方案和不可更改的“惯例”。

 

第三,要为长期处在普通教育第一线的、富有实践经验和学术功底的中学教师,积极参与编著中学教材创造条件。事实上,有些教师所编著的教学参考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充分显示了他们有能力编著具有相当水平的中学历史教材。

 

第四,高等学校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中学教科书的编著,不仅积极参与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审定,而且还可以直接参与中学历史教材的编著。在国外,优秀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由著名大学教授编著的事例是很多的。

 

总之,为了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求实精神的新世纪人才,我们需要提高普通教育的教材质量,而改革教材编写的机制,拓宽教材编写的路子,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文所及仅是笔者的一点思考,也是一个企盼。

 

今天看来,笔者提出的四点都在新教材的改革试验中逐步实现,这是来之不易的,在当时笔者的文章在受到广大一线中学教师的支持同时也遭受到来自某些利益集团及其保护网的围剿。我们不要忘记这段经历,历史教学改革的路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道路已经指明、航向已经开通!

 

 

***************************************************************

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新教材-- 13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1-30例)

 

黄安年文  发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789期;学术交流网/中学历史教材/2002年4月22发布;2002年8月15重发

 

 

最近笔者认真地拜读了我国现行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下册,这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967月出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了这本共分七章25,17万字的新教材。这是该课本的第二版,为区别以前使用的第一版旧教材,这里将第二版称为新教材(以下简称教材)。

 

由于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和自治区使用的是这部具有被称为是反映“国家水平”的教材,而且又与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新生录取统一考试历史科目所依据的新教材直接相联系,也和为适应1999年高考,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高考指南”和“冲刺”“研讨”的应考“强化训练”和“模拟测试”依托的知识点以至“标准答案”相关联。因而,人教社的教材质量就格外引人瞩目了,不仅仅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关心,而且涉及社会各阶层有关人士,也引起高等学校从事世界现代史教学和研究的同行们的关注。正是因为新教材目前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广泛影响,笔者在研读新教材并发表管见时,不得不给以悉心的研读。

 

笔者以为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采纳了近些年来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许多经验和建议,吸收了学术界的一些研究成果,有了引人瞩目的明显变化。新教材大大充实了当代世界历史部分的篇幅,加强了课本的科学性和时代气息,注意了基本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并且对于学术界的不同见解也作了适当的介绍,在编著方法的多样化和图文并茂方面,新教材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世界现代史部分新教材的编著水平有了新的提高。[1]

 

但是从面向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需要一部质量更高、更好、更完善的世界现代史普及本教材来要求,从求实求真,实践第一和社会生产力标准来检验,从体现整体史学和全球史的角度阐述现代世界历史来考虑,从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统一来衡量,新教材需要改进之处还不少。由于现当代世界历史的延续性特点,也由于现当代世界历史的阐述涉及一些敏感问题,而不得不在取舍上费尽心机,我们难以要求目前的新教材尽善尽美,世界现代史新教材的完善比起世界近代史部分的编著来说,其难度之大是不言自明的,其时间自然也要长一些。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对提高普及教育知识水平的责任感,为尽可能正确反映20世纪的世界历史实际,给青少年们以真知,也为新教材的修订逐步更加完善,提出新教材中的不足之处和改进建议,人人有责。这也符合新教材编著者在《说明》中的愿望。本文的质疑为读者便于查对起见,按新教材课文顺序,逐一择要列举百余例与编著者和读者坦诚切磋。在所列举的各条质疑中,有史实失真的,有评价有失偏颇的,有材料处理存疑的,有编辑体例不一的,有概念阐述不清的,也有文字措辞不明的,还有习题和插图配合不当的。可谓“眉毛胡子一把抓”。限于篇幅对于教材的编著体系尚需做重大改动建议,笔者不准备在这里加以评论[2],本文的质疑集中在教材正文的叙述和评论上,对于文献的材料取舍或习题和插图不作过多的评论。对于列举的各项,也没有分别主次大小和分门别类,请读者自行鉴别。

 

这里还要说明,笔者今年4月中在九江讲学时,就人教社为“二省一市”试点编写的1998年版修订的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下册,与第一线教师交换看法,并将1998年版与现行1996年版相比较,发现除个别内容有所增加和修改外,并无体系、章节和基本内容方面的重大变化。因此,本文不对1998年版另作评论。

 

1. 教材第1页写道:“20世纪初,俄国的工业生产已占世界第五位。”但是第2页又说:“十月革命前俄国只是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这在文意上前后有矛盾。因为所谓发展水平,是指当时代的相对水平而言,在当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是否只有四个,甚至连四个都没有呢?

 

2. 教材第2页引列宁“1917年的二月资产阶级革命”的原话,而第3页写“1917年爆发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还提到列宁提出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这里涉及到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概念问题。在教材上册有资产阶级、人民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提法,但是并没有民主革命的提法。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原则区别在哪里?教材没有交代。笔者以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间并没有在性质上的原则区别。[3]

 

3. 教材第2页选用了列宁关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主观条件的一段话。第三页思考题问:“结合阅读列宁的话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高度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问题在于仅仅依据列宁这些话恐怕难以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仅是现代资本主义在俄国条件下的产物,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物。

 

4. 教材第5页在论及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时写道:“从此,世界历史进入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笔者以为取世界现代史十月革命开端说,不如20世纪初说更符合20世纪的历史实际。当然教材编著者有权自选一说。问题在于教材把《世界近代现代史》分成了上下两册,教材称“上册自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下册自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起,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见教材《说明》)这就造成近代和现代历史分期时间上的混乱和矛盾。近代和现代分期的界标究竟是1917年还是1918年?一个是重大历史事件引起世界格局的巨变,一个是重大历史事件引起一个国家社会制度性质的巨变。教材使用的十月革命开端说,使人感到我们所处的20世纪是全世界各国都在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而不是20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共处和竞争的时代。何况教材实际上也没有完全遵循十月革命开端说,教材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采取十月革命开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说,而在现代科技和文化领域则采取世纪初开端说。(第126-141页)

 

5. 教材第7页写道:“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基本上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这里又出现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概念。它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原则区别究竟在那里呢?

 

6. 教材第7-8页写道:匈牙利“苏维埃政府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劳动人民的政策”。这样的提法至少是不够全面的,因为有些不切实际的过左、过激的政策并非都是从根本上有利于劳动人民的。教材说:“在协约国的武装干涉下”匈牙利苏维埃政府失败了。而事实上,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还在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某些过“左”的错误政策。

 

7. 教材第11-12页叙述“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说的是1922年第一次运动。而在印度现代史上影响更大的,还有30年代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教材对此根本没有提到。

 

8. 教材第14页第二个练习题问道:“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及埃及的‘华夫脱运动’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实际上,在战前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中,世界性重大影响更大的是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朝鲜的‘三.一’运动”并不会比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的世界性影响更大。

 

9. 教材第15页在叙述苏俄新经济政策时评论说:“列宁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又在14页引用列宁的话说:“新经济政策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这里的问题是:第一,列宁真的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已经“真正找到了”“正确途径”吗?第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的最好概括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吗?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时,使用过几种不同的说法,列宁还提到发展商品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采用列宁后面的一种说法,是否更易于理解也更符合它的实质呢。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这里不妨引述列宁1921年在一篇阐述新经济政策的重要文章里的见解,他说:1921年春以来,我们提出(还不是已经‘提出’,只是刚刚‘提出’并且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完全不同的办法即改良主义的方式,来代替原先行动的办法、计划、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式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只是随着它们活跃的程度能够使它们受到国家的调节。”“对于一个真正的革命家来说,最大的危险,甚至也许是惟一的危险,就是夸大革命性,忘记适当地和有成效地运用革命方法限度和条件。”“真正的革命家,如果失去清醒的头脑,一心设想什么‘伟大的、胜利的、世界性的’,革命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而且应该用革命方式来解决种种任务,那他们就会被毁灭,而且一定会遭到毁灭。”[4]列宁还指出:“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如果我们现在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5]事实上从纯粹意义的社会主义措施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市场经济,是新经济政策上带有实质性的变化。第三,既然列宁已经找到了“正确途径”,为什么到1927年后不久,“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呢?(教材第16)

 

10. 教材第14页设问了“结合阅读列宁的话,思考新经济政策的伟大历史意义”的思考题。这道思考题的设问如果改为“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思考新经济政策的伟大历史意义”,并要求学生在第六章学完后再来进一步思考,是否更好些、更易于正确理解些。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通过一些领导人的言论来论证固然是重要的,但主要还是要靠社会实践的最终检验才是。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良好学风,而不应该养成以论代史的不良倾向。

 

11. 教材第15页写道:1922年年底“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并提到当时加入苏联的四个加盟共和国,“后来发展到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但是教材没有交代十月革命胜利后至1922年时,这一时期俄国的国名叫什么。(最初称俄罗斯苏维埃,19181月正式宣布为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也没有在教材中交代苏联是在什么时候发展到有15个加盟共和国的。教材第118页在苏联解体一段课文中提到“1989年,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乌克兰等国都有民族分离的活动。1990年,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接着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9个加盟共和国也相继发表‘主权宣言’”。第119页又写道:199112月“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独立国家联合体扩大到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页下注说明,“199312月,格鲁吉亚正式加入‘独联体’,成为它的第12个成员国”。然而教材一直没有清楚地说明,这12个成员国包括了那些国家,人们只能从第120页“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图示中,费劲地找出这些国家来。这实在有点难为学生了。

 

12. 教材第16页写道:“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又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接着还写道:“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但教材没有交代造成危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教材只说:“斯大林认为,粮食收购不上来是富农反抗造成的。”虽然教材并不见得认同斯大林的看法。但是教材没有提及苏联是怎样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没有提到1929年农业全盘集体化进程中的严重错误,却得出了“农业集体化的实现”的结论。(16页)教材第17页也写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十分巨大,但也存在严重问题。”“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但教材没有明确指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和农业集体化进程有无关系。课本这段阐述似乎结论多,而历史过程少,寓论于史不够。

 

13. 教材第16页写道:“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在这里也没有解释它的内容。而按照当时联共(布)和斯大林的观点来看,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和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方针,有着原则区别的。

 

14. 教材第17-18页写道:“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是同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这一评估恐怕值得商榷,事实上,这种体制是与社会生产力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怎么相适应的。至于对苏联经济体制的概括,教材强调的是高度集中,这也值得商榷。似应同时强调用行政管理方法来管理经济这个模式,用经济方法来管理和用行政方法来管理两者之间是有着重大原则区别的。

 

15. 教材第18页写道:1936年至1939年间,苏联进行了大清洗运动。”这里需要明确由于1934121,联共(布)中央书记基洛夫遇刺,已经在事实上由此开展了规模庞大的肃反运动即大清洗运动。说1936年才开始大清洗并不符合实际。

 

16. 教材第19页写道:“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他宣扬已久的‘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那些原则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包藏着美国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的打算。”这样的评论,就涉及到如何正确评价教材称的“表面上冠冕堂皇”的条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之间的关系,及其战后的一些条约的实际成果和“十四点原则”之间的关联。“十四点原则”的本质无疑需要揭露,但是我们不宜低估“十四点原则”的实际作用和影响,它的两重性是我们在阐述时需要注意的。

 

17. 教材第23页写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这里需要指出,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国联决议已经没有权威性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因为美国一直没有参加国联,几个主要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均先后退出了国联。如德国(1926.9-1933.10.19在国联)、苏联(1934.9.18-1939.12.14在国联)、日本(1933.3.27退出),意大利(1937.12.12退出)

 

18. 教材第23页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膨胀,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从战前的债务国变为世界债权国。”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并不符合实际,因为还在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已经超过英德两国之和,已经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点教材上册第111页也已经清楚地写明了。而且衡量是否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不能简单地用从债务国变为债权国来界定,试问,80年代中期后,日本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难道日本就真的成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了吗?教材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从战前的债务国变为世界债权国。”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19. 教材第25-26页在“20年代的英国、法国”子目下,写“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案”,然而,这一发生在30年代大危机期间的历史事件,提前摆到20年代来阐述使学生看不到英国这一重要行动与反危机措施有着密切关系。此外,教材在小字体中写道:“1921年,英国被迫允许爱尔兰南部的一些郡脱离它的统治,成立爱尔兰自由邦,享有自治权,英国仍不放弃爱尔兰北部。”在这里,教材用“一些郡”含糊提法替代正确数字(旧教材有明确数字)恐怕意在“减轻学生考试负担”,结果反而造成学习历史知识的困惑。而且旧教材关于英国的国名这时改为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说明也被取消了。旧教材写得好的地方,新教材没有保持的地方还有一些。

 

20. 教材第25-26页叙述20年代英国的情况,但是没有提到2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19265月的英国工人总罢工这一事件正说明了20年代英国稳定是相对的。

 

21. 教材第26-27页叙述法国20年代社会经济状况时写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为缓解社会和阶级矛盾,采取了一些社会福利措施,如实行失业救济金法、对低收入职工养老金制等。”教材这段概述,如果细心核对一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不难看出,这是从该高教版教材第135页中摘编下来的,不过略去了1926-1928年间的时间。这段时间是法国白里安、赫里欧、普恩加赉几任政府时期。如果和高校历史系讲授的19459月前的世界现代史教学内容相比(共72学时),我国相当多数高等学校的历史系本科教学中大概也很少会专门讲授这些事件,现在将这些对与全球史来说并不太重要的措施放在高中课本中来叙述,就显得取舍失当,而不见得必要了。因为相比之下在20年代英国工党政府的政策却是富有特色应该强调的,法国政府的措施并无特别的代表性,而英国工党政府的福利措施在教材第25页中已经提到。至于别具特色的二三十年代北欧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教材并没有提及。问题还在于西方国家重视有关社会福利保障措施主要是在大危机后采取的,而不是发生在大危机前。战后则更普遍形成了福利国家制度,而教材在这个方面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关于法国,教材甚至连法国人民阵线运动这样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没有舍得用些笔墨,却对20年代法国的社会保障措施给予关照,我们的中学课本为什么不给那些有着世界性影响的、更重要的历史事件留些笔墨呢?

 

22. 教材第28页出现“意大利法西斯的上台”的标题,这是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但是对于法西斯的由来及其概念,教材并没有交代。而这一点对于世界现代史教学来说,交代清楚是十分重要的。

 

23. 教材第29页称20年代“这一时期美国基本上处于柯立芝总统时期。所以被称为‘柯立芝繁荣’”。但是教材没有说明,繁荣指的是那个具体时间段,是柯立芝总统的任期吗?或者指整个20年代。实际上20年代美国的繁荣指的是1922-1929年间的事。在20年代包括192133届满的民主党威尔逊总统、192134-1923年8月2的共和党哈定总统、1923年8月3-1929年3月3的共和党柯立芝总统和1929年3月4起任总统的共和党人胡佛。人们称美国20年代繁荣为‘柯立芝繁荣’不是偶然的。

 

24. 教材第29页接着写道:“这种繁荣潜伏着危机,特别是农业长期不景气,采煤、造船等旧工业部门开工不足,以及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旁边还有图示:“纽约交易所前拥挤的人群”,但是教材并没有指出潜伏危机中的股票掺水现象。人们不易理解图示“纽约交易所前拥挤的人群”是何意。是反映空前繁荣景象,还是同时存在潜在危机?

 

25. 教材第30-33页关于第三节“20年代的国际关系”部分的叙述,没有涉及调整苏俄与西方国家关系的热那亚会议和拉巴洛条约。也没有谈到美国倡导的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20年代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之间的关系,交代不甚清楚。

 

26. 教材第30-33页集中叙述“德国赔款问题”、“洛迦诺公约”,和德国关系密切,但是在这前面叙述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节中却根本没有涉及德国国内的状况。例如在20年代出现的魏玛共和国时期就找不到。人们发现在第一章第二节“战后欧洲革命运动的高涨”中却附带提到了魏玛共和国时期,显然安排不当。同时也反映了将1918-1929年间的资本主义国家细分为1918-1923年和20年代两段来叙述的明显弊端。

 

27. 教材第34页第二章第四节,标题是“资本主义国家世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但该节内容含有许多政府的反危机措施。如罗斯福新政就是反危机措施,反映的是19333月至1939年间的事,它并不属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阐述的范围内。如果将该节的标题改为“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大危机和反危机措施”,这样可以突出危机的产生、发展、特点和影响,也可以阐述资本主义世界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危机措施。这样,表述才名实相符。

 

28. 教材第34页关于美国192910月纽约股市危机,小字体叙述道:1023,股价开始急剧下跌,次日,在一些银行巨头的干预下,股市行情有所回升。”这样的阐述,使人们误以为纽约股市暴跌在23日而不是这个人们通常所说的“黑色星期四”即1024了。

 

29. 教材第34-35页叙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子目时说:“垄断资本家为了维持他们的利润,稳定商品价格,却大量销毁商品。”但是教材并没有提到在大危机中农产品价格暴跌已经低于运费价格,而政府没有给予干预的情况,这样学生在学习时难于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要“大量销毁商品”的现象。教材说“1933年初,美国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至1700万人”,这与美国学术界一般估计美国失业和半失业工人总数达1700万人的材料不大符合。教材也没有指出造成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危机和政府经济政策上失误间的内在联系。[6]教材在谈到大危机蔓延时写道:“1932年,法国经济也开始萧条。各国不得不相继放弃金本位。”这样的叙述在时间上容易造成误解,以为开始放弃金本位的时间发生在1932年后,事实上1931年起,一些国家已经相继废除金本位了,而美国则在1933年前还没有放弃金本位,直到罗斯福新政时才废除金本位制。

 

30. 教材第35页对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的“明显特征”概括为“来势之猛烈、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等等”。然而教材在叙述大危机的影响时,忽视了它对各国的影响并不相同和各国的承受力也不一致这个重要特点。从而难以说明,在大危机的影响下,为什么一些国家走上了对内实行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而另外一些国家仍然坚持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反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道路。

 

31. 教材第36页写道:“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仍然奉行自由放任传统经济政策。”这一论点显得不够严谨。因为胡佛的反危机政策虽然没有离开自由放任传统政策的轨道,但是毕竟采取了某些反危机措施,与传统的不加任何干预的自由放任政策相比,已经有所调整了。

 

32. 教材第36页有“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的提法。准确地说,应该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才是,而且罗斯福应全称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因为还有在1901-1909年间任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教材上册第119页有全称),也叫罗斯福,两位总统是不应混淆的。

 

33. 教材第37页关于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的概述写道:“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各方面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说:“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这里将罗斯福新政加上引号,带有所谓的意思还是专用名词之意不大清楚,看来是多此一举。在列表中举出“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积极推行‘以工代赈’”等四项,在第四项中列举了“举办公共工程”。这里的问题在于教材一直没有明确叙述1935814颁布的社会保障法及其重大意义。这是一个重大的疏漏,它影响了对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完整叙述和评价,而正是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奠定了现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7]教材中强调的则是‘以工代赈’式的救济性工程,从而使学生误以为这就是社会福利。此外教材还把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这样的大规模公共工程项目,归纳为‘以工代赈’的社会救济措施,也是不合适的。在整顿财政金融项目下,教材没有提到废除金本位、整顿证券市场、改革税制等这样一些在今天看来仍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34. 教材第38页在评论罗斯福新政时,首先说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接着才在“但是”后面谈了它的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评价上务实多了,但是现在新教材评价的重点,仍在于强调新政改变不了制度,而不是强调新政措施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机制逐步发生了重大调整。教材重点强调新政从根本上不能消除经济危机,而不是新政措施对于缓解危机的恶果起了重大作用。事实上,我们不可能要求资本主义国家的一项政策能够改变经济周期运行的规律,那样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即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也不能改变现代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历史的进程告诉我们,从1933年开始的新政等不断的政策改革和调整,迄今66年来,尽管多次发生经济危机,但是没有超过1929-1933年大危机的恶化程度,这使人们不得不注意政府的政策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笔者以为,本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意义上他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另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意义上他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35. 教材第38页的思考题是“联系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背景,结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程,分析产生这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谈谈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有什么最显著的不同?”在这里,这样的设问在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请问,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哪一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不是基本相同的呢?1929-1933年危机成为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一次,仅仅用“根本原因”这个“统一性”来解释是不行的,问题在于“多样性”的特殊历史条件,不叙述清楚这个问题,如何引出罗斯福新政与以前政府政策的不同呢?

 

36. 教材在第38页阐述了罗斯福新政后,没有提到其他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国家,如英国、法国的反危机措施,其中像法国的人民阵线政府是很富有特色的。

 

37. 教材在第38-39页中叙述“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时多次用纳粹党这一词。但是,教材并没有说明纳粹党是何时出现的,它的全称是什么。在教材第39页有“纳粹党的早期纲领”资料,但是没有写明时间和材料来源。教材第40页在纽伦堡法文献资料中有“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作为唯一政党存在于德国”的内容。那么,这里写的允许存在唯一政党是否就是纳粹党呢,留下了一个不必要的悬案。附带提到,教材对于引述的资料没有充分体现选材的原始性、科学性、重要性、针对性和多样性,从而大大影响了它的史料价值。许多资料没有注明时间和来源,给学生在使用历史资料时带来不良导向。至于图片、照片的选择和文字说明也是如此,已有文章提出批评了。[8]至于教材选用图片和照片及其文字说明也有类似问题。

 

38. 教材第41页写道:1936年日本“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这一提法把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战争策源地两个相互联系但又不相同的事件相混淆了。试问1931年日本已经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霸占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其后又染指中国的华北地区,难道还没有形成亚洲战争策源地?如果以法西斯专政建立作为战争策源地的标志,那么1922年意大利已经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为什么在欧洲的战争策源地还没有形成呢?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双重标准了。相比之下,旧教材有关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叙述更加符合历史实际。

 

39. 教材第42页的思考题是:“想一想,‘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德日法西斯专政是资产阶级克服危机两种不同方式’,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为什么?”问题在于这句打上引号的话想必来自某权威人士或文件的话。笔者孤陋寡闻不知出于何处,总不至于是编者自己的话吧。实际上罗斯福新政反危机措施和德日法西斯军国主义统制经济措施在对付危机上有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而在政治领域,一个是坚持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另一个则是法西斯专政。所以,设问存在缺陷,把经济措施和政治措施相混淆了。

 

40. 教材第45页在写绥靖政策时,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说起的,而绥靖政策主要是30年代的事。教材说“美国的‘中立’,实质上也是一种绥靖。”在这里没有交代清楚。因为美国的“中立”政策是不能和绥靖政策完全相等同的,美国在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有过四个中立法,并非所有的“中立”政策都具有绥靖性质。

 

41. 教材第43-48页有关第二章第五节“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的叙述,没有肯定地说明30年代国际关系主要矛盾的变化。第48页说“在侵略扩张过程中,德、意、日法西斯与英、法、美等西方大国的矛盾日益加剧。”接着页下注的解释却使人感到30年代仍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法西斯侵略国家与包括苏联在内的反法西斯侵略国家间的矛盾。

 

42. 教材第43-48页在阐述30年代国际反法西斯斗争时,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尽管没有使用局部战争这一词),但是没有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1-1939年间由局部战争逐步推向世界大战的。而这一点正是本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爆发进程不同点之一。

 

43. 教材第46页写道: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德意法西斯大力援助西班牙叛军,“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这一提法不大严谨,“民族战争”应为民族革命战争为宜。而且实际上“内战”的概念已经不能完整包含西斑牙战争的全部内容了。

 

44. 教材第50页写道:“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在下一段又写道:“19398月,苏联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在第51页“不做统一要求”的小字体里,教材写了,这一条约使得德国“解除了后顾之忧”,“苏联也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国的攻击”的评论。使人感到教材在对待“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上,没有使用同一个衡量标准。似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没有“慕尼黑协定”那么消极。一个是祸水东指,另一个是祸水西引,都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而为之的。

 

45. 教材第52页写道:“英法宣战后,没有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致使波兰孤军奋战。不久,波兰覆亡。”接着写道:“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疆域”。教材没有说明扩展的具体时间,但行文上使人感到波兰覆灭与苏联扩展的关系很模糊。事实上,1939917,苏军进入波兰境内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928华沙才沦陷于德军手中,10月,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已经成为苏联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显而易见,德国和苏联,是根据苏德秘密协定,共同瓜分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波兰。

 

46. 教材第52页在小注里叙述了苏联的“东方战线”,意在淡化“东方战线”的消极影响。这似乎反映了编者的用心良苦,生怕给“社会主义的国家”抹黑。然而如实地说清社会主义国家外交实践中的成绩和失误,正是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利益。

 

47. 教材第53页写道:1940年秋开始“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坚持抗战,粉碎了希特勒图谋。”但是教材似乎没有提到,1940年在世界反对法西斯大国中,英国是唯一正面抗击的国家,因为当时美国保持中立,法国已经覆灭,苏联和德国间又“互不侵犯”。[9]

 

48. 教材第54页用小字写道:美国“对日本在东亚侵华战争,采取绥靖政策”,“不愿‘过早’卷入战争”。这里的问题涉及如何历史地评估美国当时对于世界大战的先欧后亚,避免两线作战的战略,美国采取这个战略是否意味着就是采取绥靖政策呢?教材并没有提到1941年间的美日谈判,用采取“绥靖政策”来概述美国的对日政策的全部,似乎把问题简单化了。

 

49. 教材第56页写道:“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但是教材只字不提美国19413月生效的租借法案,而这一法案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是起着重大作用的。

 

50. 教材第56页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这个子目。但是在高等学校世界现代史教材中,一般使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词,即使《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也使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词(见第1卷第230页),而不使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11签署的联合反对法西斯侵略的《联合国家宣言》和战争中的“盟军”之称,使人们易于接受“联盟”之说。

 

51. 教材第61页写道:德黑兰“会议决定于1944年内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德黑兰会议文件中并没有“1944年内”的说法,这是编者写上的,教材没有准确写明文件中的“19445月”而用“1944年内”,这样一来,第二战场开辟实际开辟于194466,岂不成提前开辟了?

 

52. 教材第62页写道:1945年“夏天,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在德国的波茨坦会晤”。“会议期间,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苏军围歼了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中国的八路军等抗日部队向日军全面反攻。815,日本法西斯走投无路,宣布投降”。同页下注3写道:“19457月下旬,新上台的英国首相艾德礼(1883-1967)开始取代丘吉尔参加会议。”在这里,教材没有这些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反而使人们产生很多疑问。例如“波茨坦会晤”开始于哪一天?又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美国的两颗原子弹是什么时间投下的?苏联红军出兵于原子弹投下前,还是两次中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总反攻在原子弹投掷前,还是以后?凡此等等,如果在时间上写得具体,不仅不会产生疑问,而且引起人们对于其间相互关系的思考。我们不能以中国现代史教材中有关这方面的日期很具体,而在这里“故意”写得模糊些。

 

53. 教材第65页在第四章“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的引言中写道:“在此期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很多地区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其中,几十个亚洲和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获得了民族独立。”我们从第四章的整个内容来看,叙述的是19459月至1955年间的事情,而在这段时间里,新兴的独立国家只有15个(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但不含新西兰),并没有“几十个”之多。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主要是1956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之间的事。

 

54. 教材第66页写道:“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第67页小号字写道:“雅尔塔体系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确立的,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内容。”这里的叙述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雅尔塔体系始建于二战后期还是战后初期,笔者以为,取二战后期为宜。二是开罗会议是否属于雅尔塔体系的内容,苏联没有参加开罗会议,中国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并非确定雅尔塔体系的一方,笔者以为不宜把开罗会议内容列入雅尔塔体系中,当然这不是说,它不受到雅尔塔体系的影响。

 

55. 教材第67页的思考题是“回顾近代以来几次国际关系的演变情况,分析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而正文所叙述的是国际格局的演变。严格说来,国际格局的演变和国际关系演变是有着一定区别的。

 

56. 教材第72-75页第四章“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第二节“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其中第三个子目是“社会主义阵营”(第74页),而第三节“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第一个子目是“美国的冷战政策”。这样的编写安排,把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美国的冷战政策分开叙述,不易清楚说明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问题。

 

57. 教材第72页写道:“在抵制西方思想渗透、反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斗争中,苏联文艺界和学术界开展了广泛的批判运动,但是在批判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向,一些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批判,给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损失。”在这里教材基本上肯定了苏联的学术批判运动,而事实上对于学术问题开展批判运动,在其主要方面是错误的,这个沉痛教训正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汲取的。不应再为苏联开展学术批判运动贴金了。

 

58. 教材第74-75页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子目中叙述“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但是教材没有说清楚阵营形成的标志。教材既没有提及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和经互会的建立,也没有提及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仅仅是建立外交和合作关系,怎么能称得上阵营的形成呢?仅仅是建交、伙伴关系、合作关系,说明不了“阵营”的存在。

 

59. 教材第75页写道:“苏联、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先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在各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至此,苏联和东欧的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以及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蒙古等12个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而教材第72页又写道:“东欧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有:南斯拉夫”等八个。那么为何社会主义阵营里没有包括南斯拉夫呢?教材第96页在谈到“东欧的变革”专题时,才写道:“南斯拉夫自1948年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后,中断了同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联系。”但是教材没有提及有没有中断同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教材写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是在第97页里提到的:“1947年,苏、保、罗、匈、捷、南、法、意等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决定成立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而教材并没有在美苏冷战的形成时交代这个问题。顺便提及教材第75页下的第二个练习题设问:“社会主义阵营包括哪些国家?它在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 然而,回答这样的练习题只要将该页第三段的话照抄一篇就行了,学生们无需思考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满分。

 

60. 教材第75页第三节第一个子目写“美国的冷战政策”,而不是写美国的全球战略。把“在经济上,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在国际上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也放在冷战政策里来阐述是不大妥当的。附带提及教材并没有明确交代二战后的世界经济秩序是什么,通过哪些体现了国际经济秩序,只是在教材第66页提到“人们把这次会议(笔者按:指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制度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那么世界贸易秩序呢?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回应呢?教材没有明确交代。连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都没有很好涉及。在《世界历史大事年表》(第143-144页)中也没有提到像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大事。

 

61. 教材第75-76页写道:“战后初期,美国利用经济、军事方面的优势”,但是并没有明确叙述它的超级大国实力的表现。而教材第91页写道:“美国在战后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的有利地位,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同时应用最新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经济也得到了稳定发展。”在小字体中则写道:“60年代末,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比50年代初大约增加了一倍。”教材对于战后初期美国经济的大发展及其政策写得相当空泛,甚至连杜鲁门的“公平施政”、肯尼迪的“新边疆”政策、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的社会”政策都没有涉及到,也没有提及战后最初25年间,美国历届政府继续罗斯福新政式的改革调整政策措施。

 

62. 教材第76页写了“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但是没有在这里写苏联的回应,把美苏两极冷战格局,实际上写成了美国对苏冷战格局。这里没有提到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诞生、经互会的成立、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等与冷战相关的重要事件。至于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是在第78页中才提到的。

 

63. 教材第78页写道:美国“为了适应霸权政策的需要,采取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的政策。”但是教材没有提到德国分裂也是符合当时苏联的需要的,只是说:“在苏联的支持下,德国东部建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教材第79页提到西占区“单独实行货币改革,作为反击措施,苏联全面切断了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在自己控制的地区发行新货币。这就是所谓的1948年柏林危机”。然而,教材并没有解释为何柏林危机源于货币改革。

 

64. 教材第80页写道:19506月,朝鲜内战爆发。”“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美国即宣布援助韩国”,“扩大侵朝战争,很快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在朝鲜军队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打击下,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在这里,教材没有清楚交代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何时才参战的。当然中国现代史教材是写了的,但是世界现代史教材不应在这一事件上简化。

 

65. 教材第80页写道:“为支持南部政权镇压人民革命,60年代初,美国以提供军事援助、派遣顾问等方式,发动了‘特种战争’。1964年,美国又把战争扩大到越南北方。这样,美国就将对南方的‘特种战争’扩大为对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在这里,教材对于“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的概念应有更清晰的解释。

 

66. 教材第80页右下方,引了一段约翰.肯尼迪的话,但是没有交代肯尼迪的身份,只是在第101页才提到“美国总统肯尼迪”。

 

67. 教材在整个战后部分对于美国几任总统没有必要的交代,教材里没有艾森豪威尔总统、约翰逊总统、卡特总统、布什总统的名字。克林顿总统的名字,则是在第130页叙述信息高速公路时出现的。再说教材在整个下册中,不提美国的两党制度,在提到威尔逊、柯立芝、胡佛时没有指出他们分别代表了哪个党。教材写上了杜鲁门(第62页)、尼克松(第102页)和里根总统(第103页)的名字,但是没有交代他们是代表哪个政党,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这里涉及到,不交代所代表的政党,就难以理解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政府一致的连续性政策的体现,这样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不因政府的更迭而改变美国对华基本政策的承诺。

 

68. 教材第81页在“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子目中写道:“战后初期,亚洲、非洲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比较突出的事件有”,“以色列的建立”。这里应为“以色列国的建立”。教材第82页的表述是正确的。而第143页的表述是不正确的。此外“非洲”两字在这里似应删去,因为非洲并不属于这个子目所叙述的内容。

 

69. 教材第82页写道:“蒙巴顿方案”“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英国分别向两者交权。同年秋,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并说“分治给印巴两国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为它们以后矛盾和冲突埋下了种子。”但是教材没有交代分治带来了那些不和的种子,没有交代例如克什米尔地区冲突这样一个不应回避的历史问题。

 

70. 教材第84页思考题是“结合资料和有关史实,谈一谈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但是教材提供信息是“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原来是古代希伯来人的栖息之地,后来犹太人陆续迁离”,并没有提到阿拉伯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并成为主要居民的。

 

71. 教材第89-95页叙述第五章第一节“50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其中集中阐述了经济状况和列强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但是教材没有提及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方面的演变,既没有涉及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也没有提及像美国1950-1954年间的麦卡锡主义法西斯思潮的泛滥、尼克松的“水门事件”,日本80年代以来在战争责任问题上的右转倾向等重大事件。

 

71. 教材第89-95页叙述第五章第一节“50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其中集中阐述了经济状况和列强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但是教材没有提及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方面的演变,既没有涉及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也没有提及像美国1950-1954年间的麦卡锡主义法西斯思潮的泛滥、尼克松的“水门事件”,日本80年代以来在战争责任问题上的右转倾向等重大事件。

 

72. 教材第89页在叙述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及其子目时写道:“各国政府还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解释说:“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一些投资大、风险大、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部门投资,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紧密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教材的分析,给人以这样的印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是国家投资。其实,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在经济各个领域包括投资的政策来体现的。

 

73. 教材第89页写道:“50年代到70年代初,各国通过采取有效的社会经济政策,维持了经济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这些政策主要内容包括,适当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其中,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尤其迅速,成为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在小字体中又写道:“西欧各资产阶级政府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注意国民经济的计划性,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并把资产阶级超额利润的一小部分用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对防止人民的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起了一定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教材以联邦德国为西欧经济发展的代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英国和法国却是各有不同的。有关国有化、计划化、福利国家制度政策都是十分重要的。教材也没有说明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福利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顺便说起,教材在叙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时没有使用“经济改革”一词,而使用“一些社会改革”(第89-90页)的用语。对比,教材叙述社会主义国家时,使用“改革”的频率很高(第8895-99117-118页),给人们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多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错觉。

 

74. 教材第91页写道: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西欧各国间关系更加密切,政局日趋稳定。”并在小注2里写道:“简称‘欧共体’,起初,只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个成员国。后来,又有一些国家加入。到1986年,又有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六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教材第92页又写道:“1951年,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对于欧洲联合来说,从5090年代末,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我们不要忘记,根据1950年的舒曼计划在1952年生效的欧洲煤钢联营,根据1957年在罗马签署的《罗马条约》而在1958年生效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以及根据1965年签署的布鲁塞尔条约而在1967年生效的,将以上三个机构合并的欧洲共同体。这里的关键并不在1967年形式上合并的欧洲共同体名称,而重要的是195811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诞生。也就是说,迈出具有决定意义一步的欧洲联合,是在50年代中后期,而不是60年代中期。小体字说“到1986年,又有”“六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实际上英国、丹麦、爱尔兰正式加入欧共体的时间是在1973年初,希腊加入的时间在1981年初,1986年加入欧共体的只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75. 教材第94页写道: 1973年底,中东国家在同西方国家的斗争中,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问题在于迄今为止,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并不在1973-1975年间,而在1990-1992年间。

 

76. 教材第95页写道:70年代后期,经济危机结束,经济开始恢复并有所增长。但是,再也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发展速度。从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束了稳定发展时期,进入了‘滞胀’阶段,经济缓慢发展,甚至出现停滞现象,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这里的问题在于作为滞胀现象并不是在1973-1975年经济危机结束后出现的,而在70年代初已见端倪。而且80年代中后期以来,对于西方世界来说,已经不再属于“滞胀”阶段了,90年代中期以来,美欧国家恰恰是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教材并没有指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滞胀,也没有强调这种危机现象与以前的生产过剩危机有什么重要的不同。还要强调的是,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强调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个经济发展战略现在已经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衡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速度问题,而且还有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稳定增长问题。

 

77. 教材第95页写道:“7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进入了‘滞胀’阶段”。而对于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以反“滞胀”为中心的新的一轮经济改革和调整政策根本没有涉及,像被西方学者称为“里根-撒切尔时代”的保守主义经济政策,是不能不提及的。教材甚至没有出现执政11年之久的英国女首相撒切尔的名字。这对于意在面向21世纪、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学教材来说,是不应发生的现象。

 

78. 教材第95页叙述资本主义“进入了‘滞胀’阶段”,但是没有对其后整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态势作明确的概述。第88页第五章写“美苏争霸第三世界的兴起”,在引言中又写道:“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状态,难以自拔。”这给人以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70年代后期以来,已经进入衰落时期的错觉。教材1990年版把1870年后资本主义发展写成了下降路线,新教材取消了这个提法,显然是一个进步。但是代之以20世纪70年代后“结束了稳定发展时期”的结论,仍然存在对于20世纪资本主义的准确的整体定位问题。这个问题的惟一正确答案只能是历史实践,而不是本本。

 

79. 教材第96页的练习题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70年代经济滞胀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这里说70年代,而课本正文讲的是70年代后期,本身存在时间上的矛盾。更重要的是经济滞胀的重点在于形成的原因而不是直接导火线,教材对于形成原因并没有仔细分析。

 

80. 教材第102页写道: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这里“战略防御”之说值得商榷,似以提战略收缩为宜。教材有杜鲁门主义一词(第76页),但是没有对于尼克松主义的明确叙述,甚至连尼克松主义一词也没有出现。课文第103页引了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并设有“尼克松1970年提出的对外政策,同战后初期的杜鲁门主义有什么不同点?”的思考问题。问题在于代表尼克松主义政策重大变化的,最先是在1969725,他在关岛提出关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政策演说,即通常被称为尼克松主义。

 

81. 教材第102-103页写道:“在中美发表的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最终将从台湾撤出全部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其实,如果查对中美上海公报的原文,公报使用的措词是:“美国认识到”而不是“美国承认”,要知道“承认”和“认识到”在外交文件的措词里,是有着细微区别的。教材也没有提到中美上海公报中的反霸条款,而这一条款也是中美上海公报的重要内容之一。

 

82. 教材第103页写道: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的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第二年初,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这里教材应紧接着“1978年”后面加上一个“底”字才对。教材说:“第二年初,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应改为:“宣布自197911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因为中美建交公报的提前发表是和美方的要求有关的。令人感到十分遗憾的是,对于用于中国普及教育的世界历史课本,在叙述中美关系这个既关系中国又影响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时,却没有直接引用处理中美两国关系原则基础的中美三个公报双边关系文件,我们从现行课本引用120多条文献资料上,竟然看不到这样的文献资料。

 

83. 教材第103页写道: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这里使用“开始”一词,值得商榷,因为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卡特政府即调整了对外战略,加强了对苏的强硬态度。这涉及如何评价卡特政府的对苏政策。

 

84. 教材第103页在叙述80年代中期苏联对外政策变化时写道:“苏联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采取了从阿富汗撤军、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等措施,并放弃了70年代扩张所得。”这里所写“放弃了70年代扩张所得”指的是什么?是放弃从对中国的扩张所得?前面没有提及。是指从出兵阿富汗的扩张所得吗?课文也没有交代。

 

85. 教材第104页在“80年代的美苏关系”子目下叙述中美关系时写道:“这一时期,美国在中美关系问题上的一些错误作法,不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特别是1979年美国国会两院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规定美国继续向台湾提供武器,违反了中美建交公报。”这里“特别是1979年美国国会两院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一说,应改为“特别是1979年卡特总统签署了美国国会两院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为好。因为美国的外交大权在总统手中,如果总统否决国会两院的法案,该法案是不能生效的,当然国会再以2/3多数否决了总统的决定,则法案仍然生效。这涉及到我们应当给予学生以对于美国政治机制运转的正确了解,不要以为美国国会通过的决议都管用。在材料处理上,把《与台湾关系法》放在“80年代的美苏关系”子目里来叙述是不妥的,因为这是70年代末的事,与中美建交时间相隔不到100天。

 

86. 教材第104页写道:1982817,中美发表联合公报,重申了中美建交公报确认的各项原则。”这里应为“1982817,中美发表联合公报,重申了上海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确认的各项原则。”这样表述更符合双边关系文件的原意。

 

87. 教材第104页的思考题设问:“论述在美苏争霸不同阶段,美国和苏联对中国采取的政策,并分析它们采取这些政策的原因。”问题在于,在中美上海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中,教材并没有交代反霸条款的内容。在“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子目中,只有“苏联进一步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边境武装冲突”(第102页)的说法。在“80年代的美苏关系”子目中,只写了“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一句话(第103页)。这对于清楚地叙述苏联对中国的政策,以及中国在美苏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会有相当的困难。

 

88. 教材第104页写道: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新独立国家。”这个数字明显有误。据笔者统计为37个而不是32个。笔者在拙著《当代世界五十年》中详细举出了这37个国家诞生的时间及其国名的变迁。教材的问题在于把60年代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新独立国家,错写成了“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新独立国家。”其实这37个国家中的另外5个是50年代诞生的。编著者并没有仔细核对这些国家的准确数字。[10]

 

89. 教材第105页写道:90年代初,在南非举行第一次各个种族都参加的全国大选,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曼德拉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笔者以为这里应明确写明1994年,而不宜用90年代初这个模糊的年代。因为它宣告了南非和世界历史上种族隔离制度的正式结束。这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年代。

 

90. 教材第105页写道:“新兴非洲独立国家在联合国中占有近1/3的席位”。这个数字不精确,写成近3/10好些,因为联合国成员国80年代末为159个,1994年至今为185个,而非洲国家迄今全部总数53个,含战前3个独立国家在内,占185国的28.65%

 

91. 教材第105页列出“非洲国家独立形势图”,但图中并没有列出全部独立的非洲国家。而图示“1960年前独立的国家”,则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三个独立国家计算在内,这是不妥的。因为这里强调的应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独立国家。战前3个,战后50个,这样一来对比战前战后十分鲜明。

 

92. 教材第104-109页叙述第四节“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兴起”,这里没有概括说明战后出现了多少个新兴的独立国家,如大洋地区新兴的独立国家,美洲地区也有一批新兴的独立国家出现。教材用非洲的独立浪潮来重点阐述,显得有点无面,使学生对全局难以有整体的把握。学了现代世界史的学生并不清楚迄今全球有多少个主权国家,还有哪些政治实体。此外谈到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教材没有提到由于法国和英国等殖民主义国家政策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

 

93. 教材第107页在叙述第三世界概念时,在注释里写道:“尽管对‘三个世界’这一概念理解不同,但‘第三世界’这一概念几乎为世界上所有国家接受,它是指摆脱了帝国主义压迫或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广大发展中国家。”笔者以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广大发展中国家”,宜改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此外教材称“这一概念几乎为世界上所有国家接受”,说得太绝对了。因为人们在使用“第三世界”这一词时,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却相距甚远,它并不意味着一定认同对第三世界概念的理解。如有些人不把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入第三世界之内,有些人也不把参与两大集团政治的发展中国家列入第三世界。更重要的是战后50多年来,第三世界国家情况已经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来说,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走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它们中的大多数是各具特色的资本主义国家。附带提到教材第76页说:“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并力求控制广大的‘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美国家。”这里教材没有用“第三世界”而用“中间地带”,而对这个专有名词又没有指出是谁提出来的,容易造成混乱,因为对于“中间地带”概念的理解是很不同的。

 

94. 教材第108页谈到不结盟运动的三个特点,但是没有提到作为不结盟运动的最主要特点是它的不结盟、非集团性质。教材第107页引用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1961年9月6)》的历史文献,但是却忽略了《宣言》中一段重要的话:“不结盟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这意味着不结盟运动的非集团性特点,是有别于华约、北约这样的军事集团政治国家的。

 

95. 教材第109-114页写第五章“美苏争霸第三世界的兴起”第二节“亚洲经济的发展”,在“东亚、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子目下,开头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国家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是,亚洲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很不平衡。”这段话从科学性上说,当然没有问题,可是似乎摆错了位置,应作为引语放在第二节开头处,而不是摆在第一个子目的位置下。问题还在于教材只写亚洲,而忽略了非洲和拉丁美洲,而从全球角度来看拉丁美洲的中等发达国家(巴西、墨西哥、阿根庭、智利、委内瑞拉、乌拉圭等国)是不容忽视的。至于非洲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贫困问题,同样是影响世界的全球性问题。教材并没有叙述和交代。

 

96. 教材第110页写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时说:“从6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发展外向型经济”,“70年代,它们的经济出现了高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一跃而实现了工业化,引起世界瞩目。”教材没有如实地写上这个“地区”还包括不是主权国家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人们通称的亚洲或东亚“四小龙”似乎在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似的。教材似乎淡化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此外这段话使人误解为,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只需不到20年时间即可。同页下还有一段话:“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的共和国。”“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新加坡终于成为一个工业发达、贸易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国家。”这段关于实现工业化的时间的叙述,和同页上面的论述自相矛盾了。笔者以为新兴的发展中的工业化国家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概念应当有所区别,不同时期国家的工业化的水平是不同的。

 

97. 教材第110页列出“1990年新加坡、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新加坡11966,韩国5569。这里的问题在于,教材没有写明数字引自何处,因而难以核实所引数字的权威程度。笔者从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表1基本指标中查出,1990年新加坡人均GNP11160美元,韩国为5400美元。[11]

 

98. 教材第112页写道:1990年“韩国已步入先进国家行列”。这一结论言之过早。根据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韩国1990年属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沙特阿拉伯的人均GNP7050美元仍属上中等收入国家),并不属于高收入国家(最低为爱尔兰,人均GNP9550美元)

 

99. 教材第112页写道:80年代以来,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教材没有使用人们通常提到的东盟国家,在教材第123-124页叙述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时,也没有提到东盟这样一个重要的集团组织。而在论述当代世界历史时,我们对东盟是不应忽视的。

 

100. 教材第112-114页专门叙述:“西亚国家的经济发展”,然而没有说明“西亚”的地理概念,也没有说明“西亚”地区和“中东”地区的联系和区别。教材第84页写“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爆发了中东战争”。第85页有“第三次中东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之说。第94页有“中东国家”、“中东石油价格”的措词。第108页有“1973年,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的提法。这里的“西亚”和前面的“中东”是什么关系呢?

 

101. 教材第113页写道:1960年由西亚国家发起成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教材第108页下注1,对此已经叙述了,因而有重复之感。何况“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其作用并非“越来越重要”。

 

102. 教材第104-114页两节叙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时,没有涉及两伊战争,伊朗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兴起的“革命”,越南统一后侵略柬埔寨战争和柬埔寨内战等重大历史事件。事实上,战后由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遗留问题引起的战争,由于民族的或宗教的领土纠纷引起的战争,由于民族独立国家内部矛盾激化爆发的战争,在战后历史上爆发的局部战争中占有相当大的数量,这一点我们的普及历史教材是不应忽视的。

 

103. 教材第113-114页在叙述西亚石油致富类型国家时写道:“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国石油财富丰裕、人口较少,已经迈入世界富国行列。而伊拉克和伊朗虽然也是石油生产大国,但人口多,消耗大,富裕程度相对较低。”文中小字写道:“海湾地区的石油富国利用丰厚石油利润建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较高。而西亚其他国家相对比较贫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西亚穷国和富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引人瞩目。”这里强调了石油致富,但是没有注意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及单一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油能载舟,亦可覆舟,一旦石油资源枯竭或石油运输受制(如被制裁)其后果是严重的。再则,“西亚穷国和富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引人瞩目”并不符合实际。西亚的地理概念指亚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共和国、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等国家和地区。事实上伊拉克和科威特矛盾冲突、两伊战争、阿富汗内战、塞土矛盾、中东地区冲突和战争等,是不能用“西亚穷国和富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引人瞩目”来解释的。

 

104. 教材第115-117页叙述“东欧剧变”时,只谈到“政权更迭、社会制度剧变”事件,而没有提到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联邦一分为五的国家分裂局面的出现及其原因。

 

105. 教材第116页在叙述波兰政局动荡时写道:80年代初波兰“团结工会得到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不断挑起罢工,导致局势动荡。”这与事实不完全相符。“导致局势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府政策的失误,而不仅仅因为出现了团结工会这样的反对派政治组织。而且插手波兰政局的既有西方大国的某些势力,也有苏联的干预。教材还写道:1989年“大选中,波党失利,团结工会获胜,组织政府”。这里说得不很清楚,因为大选虽然改变了政治力量对比,但是统一工人党领袖雅鲁泽尔斯基仍然当选总统,几经变动,到199012月,团结工会领袖瓦文萨才当选总统。教材继续写道:“团结工会上台,标志着波兰政治经济制度的剧变”。但是教材并没有说明团结工会的施政纲领的内容究竟是什么,那么政治经济制度怎样发生剧变呢?

 

106. 教材第116页在叙述民主德国政局时写道:1989年,大量公民外逃的浪潮,使长期保持稳定的民主德国政局出现大动荡。”其后又写道:“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这里应说明,大量公民涌往联邦德国的现象主要发生在198911月拆除‘柏林墙’之后,而不是在这之前。

 

107. 教材第116页用一句话写道:1990年“10月,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方式,实现了两德的统一。”实际上,对于战后美苏两极的雅尔塔体制来说,德国的分裂和德国以何种方式实现统一,是极为重要的问题。教材在这个问题上着力太少。在教材的《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中连1990年两个德国的统一都没有写上。(第144页)笔者以为,作为现代世界历史,是应当概述两个德国统一的进程、条件及其影响的。

 

108. 教材第116页叙述罗马尼亚剧变时,使用了“群众示威,演变成骚乱。不久,布加勒斯特也开始骚乱”。这里没有提到骚乱的激化是和齐奥塞斯库的极权腐败以及这个不得人心的政权动用了坦克和装甲车镇压群众有关的。如果回避这一事实,难以解释为何东欧国家剧变中,唯有在罗马尼亚出现了像教材所写的“个别国家甚至通过武装冲突,实现政权更迭”的情况。(第115页)另外教材第115页谈到“东欧各国的剧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时,提到“反对派”“不断制造动乱”。而从教材的文字看,说罗马尼亚“骚乱”,说波兰“局势动荡”(第116页),说德国“政局出现大动荡”,都没有使用“动乱”一词,那么是否“骚乱”、“局势动荡”、“政局出现大动荡”均是“动乱”的同义语呢?

 

109. 教材第115-117页叙述“东欧剧变”时,集中阐述的是“共产党和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第115页)但是有哪些根本性的变化,教材并没有概述。例如经济制度是怎样剧变的、宪法制定中发生哪些重大变化、立国的指导思想又有什么巨变,所有这些教材应予以必要的重视。否则仅仅是执政党变成在野党,是不能构成被称为由社会主义转轨为资本主义的剧变的。教材《说明》中称历史事件一直写到90年代中期,而东欧剧变则只写到1990年,没有接着写它的转轨进程,这是令人遗憾的。教材编著时间当在1994-1995年间,而在1996年出版的,应有时间对90年代以来东欧的转轨作必要的概述。

 

110. 教材第120页在论述“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时,并列了“历史原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三个方面。而用这样并列式,难以解释苏联是如何自我解体、自我演变的,也难以强化社会主义社会改革之重要、以法治国的必要和保持执政党队伍的无产阶级纯洁性的关系重大。

 

111. 教材第120页在叙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没有明确谈到雅尔塔体制随之解体及其标志,也没有提到“冷战”的结束。虽然教材在第二节“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写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随之结束。”(第120页)“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局面结束”。(第121页)但是并没有交代经互会的命运。

 

112. 教材第121页写道“东欧剧变后”“前南斯拉夫地区出现了战争和冲突,其激烈程度,为欧洲战后50年所罕见。”教材还配用了彩图,但是没有提到南斯拉夫分裂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原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的情况。没有提到1992-1995年影响欧洲的波黑战争,也没有提及东欧国家中的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的情况。

 

113. 教材第121页右上是插图“苏军撤出德国”,它没有注明撤出的时间。而对于历史课本来说,没有时间,谈何历史。再说“德国”一词也不严谨,因为存在两个德国。

 

114. 教材第122页页下的两个注用了7260多字来说明有关“极”的学术界的不同见解,但是没有突出美国一个超级大国这一特点,也没有强调各“极”的力量不是均衡的和具有不稳定的因素。同页教材小字写道:“俄罗斯的军事和工业基础,中国不可忽视的经济发展速度,都具备成为多极中的一极的潜力。”这里的“潜力”一词,如果用来指俄罗斯则明显低估它的实力了。

 

115. 教材第123页写道: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同20世纪前两次大的格局变动有所不同。”同时指出了三点不同。而页下注明确指出“这两次大的国际格局变动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制”。这样看来,似乎讲的是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或变动,同20世纪的前两次大的格局变动有所不同。而不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同20世纪前两次大的格局变动有所不同”。教材第125页的练习题第2题设问:“两极格局的瓦解,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动,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提问,同样令人难以捉摸。“两极格局的瓦解”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动”的确切含义怎样区别呢?学生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瓦解”的概念和什么叫“变动”的概念才行。迄今,本世纪的全球国际关系格局惟有两次,新的一次只是一种发展态势,到教材编著出版时尚未正式形成。笔者体会教材的意思是否是: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与前两次世界格局的形成有何不同?教材说到第三点不同在于“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然而如果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格局和美苏两极雅尔塔体制格局,理解为没有“各国之间斗争和妥协”则是不符合实际的。

 

116. 教材第123页叙述欧洲联盟说:60年代中期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3年“一个囊括欧共体12国、3.4亿人口的欧洲联盟宣告诞生。”这里笔者如前所述,欧洲联盟的演变至少要从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开始。作为欧洲联盟至少也要写到199511。这时已由1986年的12个成员国扩大到15个成员国,因为教材出版日期在19967月。问题主要不在欧洲联盟拥有3.7亿人口,而在于它的进出口总额相当于美国和日本总和的169%,等于全球的34.83%,黄金和外汇储备相当于美国和日本总和的141.21%,GDP为全球的30.1%。而且欧洲联盟还有东扩趋势。

 

117. 教材第123页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写道:80年代后期,美国加快了同加拿大、墨西哥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1992年三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这里教材把199212月三国领导人分别签署该协定时间算成形成的日子。实际上经过三国国会的正式批准,到了199411,北美自由贸易区才正式生效。教材还说该区“年生产总值约6万亿美元”。“年生产总值”的用词不明确,应有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118. 教材第123页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和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并列为三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形成的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之一。并称“1989年建立的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在“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了联合自强,也在加强各种共同体和一体化组织”中“最为活跃”。这里把亚太经合组织当成了“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了联合自强”而建立的组织。这是对该组织性质的误解。198911月成立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当时称亚太经济会议),其成员国有东盟6国,还有韩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在12国中,美国、日本、加拿大及其他发达国家就有5国,怎么能说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呢?中国是1991年参加的。1993年克林顿总统倡议召开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领导人会晤,其后每年举行一次。这种具有多样性、协商性和开放型的组织,和前面两个经济集团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119. 教材第124页写道:“尽管世界上存在着不同区域性经济集团,但是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是美、欧、日三家。由于经济实力强,它们在区域性的经济集团中往往起着主导作用。”这后一句话,容易误解为在各类区域性经济集团中所起的作用。我们确实难以证明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地区的各类区域性经济组织中,美、欧、日三家是“往往起着主导作用”的。

 

120. 教材第124-125页有关“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子目内容的概述欠全面,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12]

 

121. 教材第126页第七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在第一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叙述起,这就忽略了世纪初至3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酝酿的阶段的概述。这和第三节文学艺术从20世纪开始叙述,在体例上是不协调的。

 

122. 教材第126-132页叙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节,在“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三个子目中只有1页零5行,叙述了“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内容偏少,而且很不全面,没有全面概述截至90年代中期的世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教材除了列表说明“二次大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新兴科学技术”涉及70年代以来的三项成就外,主要说的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的情况。没有叙述7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发展。

 

123. 教材第128页专门论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但是教材没有用必要的篇幅来叙述发达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对策。教材第130-131页间叙述了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计划,但是却把它放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中去阐述了。

 

124. 教材第132页在“现代”的时间概念下列出“学术”子目中,叙述了“当代学术的整体化发展趋势”,然而,对于现代时期的学术状况丝毫没有涉及。教材没有对于像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思潮、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作必要的概述,也没有对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流派作必要的叙述,没有对于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术流派的演变进行概括。

 

125. 教材第132-135页集中叙述“当前世界的教育改革”的“共同特点”,其写法是论述性的,而不是叙述本世纪教育发展的历史演变,这就使学生难以看出发展的脉络。

 

126. 教材第138页叙述“现代主义文学艺术运动”时写道:“从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出现了新的现代主义流派,例如,以法国为中心的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文学、美国的黑色幽默派等。”这里似乎应该叙述处于不同鼎盛时期的流派更合适些。例如法国40-50年代的存在主义文学、法国50年代兴起的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派、60年代兴起的美国的黑色幽默派、70年代拉丁美洲兴起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教材在第141页中叙述了“60年代在拉丁美洲出现了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流派”。这样,当代世界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被“西方的文学艺术”和“亚非拉美文学”所割裂了。

 

127. 教材第139页叙述“20世纪西方的现代主义美术”但是并没有展开说明。教材详细写到音乐,但是没有提到舞蹈。

 

128. 教材第142-144页列出《世界历史大事年表》(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而上册第154-155页列出“世界历史大事年表(14世纪-20世纪初)”可以看出编著者的精心设计。但是上册教材中没有列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下册没有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令人纳闷的。显然历史事件在年表中被用来为编著者设定的世界近代和现代史的界标服务了。而这个“20世纪初”却一直划到了已经进入20世纪的十几年后了。

 

129.教材第144页写道:“20世纪80年代末 东欧剧变”。确切地说应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或“1989-1990年东欧剧变”,以免发生关于对于90年代含义的理解不同。80年代通常指1980-1989年间,1990年属于90年代初了。

 

130. 此外,有关插图的选择虽较旧教材有重大进步,但是不少重大事件的插图尚待补充,另一方面现有图片有重复之处。如第9幅照片选用了“珍珠港事件”,而教材第55页有“遭到袭击的珍珠港”的图片。第15幅照片有“纽伦堡审判”,教材第69页又有图画“纽伦堡审判”,而具有同样影响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却没有配以插图,显得安排不周。

 

                *                 *                  *

    评论不易,编著尤难。编著一部高质量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符合跨世纪需求的、科学性与知识性统一的20世纪世界史教科书难度很大。编著符合普及教育需求的高级中学世界现代历史课本比高校教材更难。它要求深入浅出地概述20世纪多样化统一世界的历史演变,如实地阐述本世纪全球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进程,帮助跨世纪的我国青少年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正确认识民族主义、正确认识国际关系、正确认识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生活的发展历程,从而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立足“国情”、胸怀祖国,了解“球情”、放眼世界,服务人民、报效社会。

 

    科学性和知识性是统一的,学术性和普及性亦并非对立。在这里求实、求真是第一位的,离开了实事求是而刻意体现某种框架,离开整体和全球历史阐述,而把历史进程分隔为若干条条框框,就可能会导致离开历史的真实和完整。笔者以为课本应该寓论于史,思想教育应体现在实事求是地叙述历史进程之中。

 

编著一本高质量的高级中学世界历史课本,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有各个有关方面的参与,并且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改变实际上独此一家的局面。笔者认为,首先要真正培育“一纲多本”的良性机制。高考“指挥棒”真正做到考试遵循大纲,而不拘泥于大纲。设想如果全国高考惟一依据的是独家教材而不是大纲,怎么可能做到“一纲多本”呢?如果不是“一纲多本”,竞争机制怎么引入,教材质量如何在“多本”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呢?当然这只能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其次,要逐步改变出版社“自产自销”的局面。试想如果运动员和裁判员集于一身,就难避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当然,不是说编辑不能编书,而是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全部或绝大部分由一个出版社的编辑自行编著,不能被认为是最佳方案和不可更改的“惯例”。

 

第三,要为长期处在普通教育第一线的、富有实践经验和学术功底的中学教师,积极参与编著中学教材创造条件。事实上,有些教师所编著的教学参考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充分显示了他们有能力编著具有相当水平的中学历史教材。

 

第四,高等学校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中学教科书的编著,不仅积极参与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审定,而且还可以直接参与中学历史教材的编著。在国外,优秀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由著名大学教授编著的事例是很多的。

 

总之,为了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求实精神的新世纪人才,我们需要提高普通教育的教材质量,而改革教材编写的机制,拓宽教材编写的路子,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文所及仅是笔者的一点思考,也是一个企盼。

                                                  

                    写于199949,修改于54

 

注释:

[1] 参见黄安年:《20世纪的现实和高中〈世界历史〉课本》(),《历史教学》,1994年第11,12期。该文被《中华优秀科学论文选》总第一卷教育卷(II)收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12月版。

[2] 请参见拙文《论当代世界史教学体系的改革-兼谈教学改革》,将发表于《历史教学问题》杂志。(2000年第56期)拙文《论20世纪资本主义的整体研究》,将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杂志。(2000年第1期)

[3] 参见黄安年:《读黄绍湘新著〈美国史纲〉(1492-1823)----兼谈美国早期发展历史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1988年第2期。

[4] 列宁:《论黄金在目前和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1921年11月5),《列宁选集》第4,574-576,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 同上,第578页。

[6] 参见黄安年:《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观述评》,载《史学论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 参见黄安年著:《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 孙双武同志在《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瑜瑕遮谈》一文中说:新教材“文献资料摘引尚缺乏科学性。据统计,新教材所选撷的120条文选资料中详细说明引文出处的仅有38条,占31.6%,简单注释的有32,26.7%,只注明某某历史人物云云的达50条之多,41.7%。这样根本不利于学生严谨治学态度的培养,与当前强化素质教育的主题相悖离”,《中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1,8页。

[9] 参见黄安年:《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北京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

[10] 参见黄安年著:《当代世界五十年》,595-597,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 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219页。

[12] 参见拙文:《我国跨世纪面临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2;《论经济发展观的误区----再论我国跨世纪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第5期。

 

    (说明:本文最初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7期,第9-14页;1999年第8期,第8-12页;1999年第9期第32-37页。这三期连载的“130例”文章自200011月起,被发表新浪网上(www.sina.net.com)。在第9期排版时漏排了原稿中第120例,而第121例排成了第120例。这次按照原稿恢复。极个别错排处重引时也有订正。黄安年2001116。又及 本文还可以通过《新浪网》、《学术批评网》、《学术的境界网》、《历史时空网》、《春秋网》等网站查看。 2001年4月30

[2002年4月17补充说明:本文发表后,引起学界强烈反响,多家网站转载,多部文集收录。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中学历史教材/2002年4月22发布。黄安年]

[2002年8月15说明:重发时分1-30例;31-7071-105例;106-130例及结尾篇]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中学历史教材/2002年8月15重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1187.html

上一篇:也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学科体系(2002年)
下一篇:在老邓家聊天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