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也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学科体系(2002年)

已有 5163 次阅读 2007-11-16 08:15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

也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学科体系(2002年)

 

黄安年文 发表:20071116

 

《也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学科体系》一文,写于20021230,针对个别学术权威对历史教材改革进程的种种指责作出回应,写于2002123020021231首发在学术交流网上,《历史教学》,2003年第3期全文刊登。

******************************************************

也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学科体系

 

黄安年文 发表:学术交流网/中学历史教材/2002年12月31首发

 

 

最近看到《历史教学》2002年第12期刊登《著名历史学家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龚书铎先生访谈录》一文,该文对于已经在全国许多实验区进行实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提出异议,鉴于访谈涉及历史课程改革中一些重大原则问题,笔者也就如何看待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体系以及历史学科体系问题,谈点看法,以就教于历史学界同行。

 

 

一.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学科体系不能相提并论

历史发展规律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历史学科体系则要受到意识形态因素制约和时代发展的局限,我们不能把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学科体系相提并论。访谈录说:“历史本身就是有体系的”,笔者以为如果用“规律”的措辞取代“体系”的措辞比较合适,而如果把人们主观认定的历史学科“体系”当成了客观存在的历史发展“规律”就不见得合适了。因为人们主观认定的历史学科“体系”并不一定客观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规律。事实上迄今我们所看到国外的和国内的不少有关历史学科的“体系”的论述,并不能确切反映历史发展的规律。

 

 

二.历史学科体系的科学性要受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反复检验

判断关于历史学科体系表述的“合理不合理,科学不科学”应该是有客观标准的。笔者以为唯一正确的标准是社会实践本身,历史学科体系是要通过社会实践的反复检验,来判断这样的体系是否客观反映了历史发展规律的。这里说的要受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反复检验,是实事求是的检验,而不是依据个别专家权威的主观学术判断,即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历史学科体系的论述也不例外,他们的理论正确与否都要受到社会历史发展实践的反复检验。记得陈云同志有句“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至理名言。凡是“书”、“上”的也都要受到“实”的反复检验。

 

例如大理论家斯大林在1934年提出了巴黎公社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此走下降路线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所构筑的世界现代史学科体系,大大低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活力,它对世界历史学科发展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几乎有半个世纪之久。与此同时,带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以苏划线的世界现代历史学科体系,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世界现代史研究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它同样对世界历史学科发展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至于在中国近代史领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学科体系的弊端,这一点即使接受访谈者也不否认。访谈录说:“我们有这样的教训,‘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历史都推倒重来,只讲农民战争史、反帝斗争史,还有两条路线斗争史,都站不住脚”。“把阶级斗争简单化,以‘阶级斗争为纲’应该否定。”说起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学科体系我们受害还少吗?直到现在不见得许多学者已经都很好地认识到它的负面影响了。

 

需要指出,相当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的历史学科体系中,忽视历史也是生产斗争的历史和忽视历史研究和教学中的生产力标准的倾向是存在的,并且是相当严重的。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说过:“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102页,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就是说,还在57年前,我们党还在革命时期已经明确提出了历史发展的生产力标准。而我们的历史学科体系是否很好地体现了生产力标准呢,显然不能说体现得很好。即使接受访谈者自己主编的教材也存在着相当的遗憾。记得现在还有人认为强调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是什么“唯生产力论”呢。

 

访谈录说:“近代史不仅是个近代化问题。没有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怎么搞近代化?中国革命干什么?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近代化和革命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起来。”这些话看起来无可非议,但是不知为什么访谈录要何针对新历史课程标准发此宏论?笔者为此专门查阅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中国近代史部分的内容,其中共列出七个学习主题:(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二)近代化的起步;(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六)经济和社会生活;(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从课程标准说明和上述七个主题,笔者看不出有什么“没有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近代化和革命”“割裂”的问题。至于教材,可以依据课程标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笔者同时查阅了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精神编写的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的中国近代史部分(即第一和第二单元),也得不出访谈所指的那个印象来。

 

问题倒在于在我们以往传统的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中,是怎样表述我国近代化进程的呢,其中有些表述真的和历史实际相符吗?我们今天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要如实了解我们在历史上的近代化进程有什么不妥吗?难道这样的强调就是“没有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吗?就是把“近代化和革命”“割裂”甚至“对立”吗?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以及史学工作者早就对我们过去的近代史学科体系没有突出近代化这个重要问题有看法,现在的课程标准列出“近代化的起步”这个学习主题有什么该责难的呢。

 

 

三.历史学科体系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而重构

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和条件下,某些历史学科体系即便是合理的或可取的,但是随时时代的前进,他本身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加以重构,以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更加准确地反映历史发展规律。以世界现代历史为例,那种两大社会体系、美苏冷战式思维方式构建的当代世界史体系,已经不合时宜。随着全球化、多极化、多元化的发展,那种地区、加国别加国际关系模式的世界史学科体系,也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当代世界历史总体发展的实际。这并不是要脱离历史条件用现在的标准来评价历史上的一切,而是新的时代全球化的发展、多元化的发展、多极化的发展是用两大社会体系、美苏冷战式思维方式的体系所不能准确概述的。

 

记得也是访谈录中这位主人公在两年前人教社组织“10·26”会诊会上就说他很不赞成笔者“如实地阐述本世纪全球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思想多元化的进程”的观点,强调“依据这种观点编写教材会出大问题”。笔者在《学术批评与非学术因素----质疑人民教育出版社“10·26会诊” 》(《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34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16期)一文中对此作了回应:“难道阐述20世纪全球经济现代化进程为我国的四个现代化进程服务不可以吗?难道世界人民反对两次世界大战,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和全球政治民主化进程无关吗?难道反对世界上的法西斯暴行,反对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反对单极世界,主张政治多极化、主张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全球政治民主化进程无关吗?难道社会主义国家自身不要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吗?难道反对将西方的价值观强加于人,主张世界是多样化的,世界上的意识形态也是多元的,有什么不妥?前不久总书记不是号召学术思想界、理论界加强对四个如何认识的研究吗?这四个如何认识中就有三个如何认识是直接关系到如实研究‘球情’的。至于如何概述‘球情’,本是学术讨论问题,大家都有发言权,怎可动辄就用‘出大问题’来指责人呢。”笔者谈的还只是世界现代史的内容问题,而不是就学科体系发表见解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的世界现代史学科体系和学科内容难道不应该与时俱进吗?

 

新世纪提出了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面对这一新形势,我们的历史学科体系显然需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的建构,把研究现代化问题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它要求更加准确地了解和深入研究世界历史上近代化、现代化的过去和现在,更加准确地了解和深入研究中国历史上近代化、现代化的过去和现在。这是我们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新世纪改革前的中学历史教材体系存在弊端需要加快改革步伐

新世纪改革前的中学历史教材体系是否存在弊端,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说它存在弊端并不意味着否定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中学历史教材建设的巨大成绩,迄今新一轮教材改革的进程没有也不能证明历史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否定了原有教材的巨大成绩。而访谈录的言辞强调:“应该说过去的做的有一定成绩,不能全部否定”,“过去的大纲和教材,不仅指人教版,都不能简单的否定。”“现在好象改革就是另起炉灶”。这些话使人感到新一轮的教材改革对过去采取“全部否定”、“简单的否定”做法。这和教材改革的现实并不吻合。

 

问题倒在于原有教材体系是否存在弊端,是否需要对原有中学教材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我们不能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重大改革就是“另起炉灶”、“全部推倒重来”。两年前围绕对于人教社教材中问题的争议现在已经明朗,虽然不必旧事重提,但是不要忘记这段讨论。现在我们倒是需要认真重温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对于教材状况是怎么评估的。

 

199961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经指出:“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决定》第1`4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这就是说,三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这个重要决定前已经突出强调了“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问题;已经明确提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的问题。相信访谈录的“问”“答”人不会不注意到中央的这个精神指的是什么。

 

鉴于加快教育改革进程的需要,两年后的2001529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发展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作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定和产生及其试验,从头到尾是在教育部职能部门的直接组织和指导下,广大专家、学者、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协同努力集体智慧的结晶,对此,访谈者不可能不清楚,然而访谈却突出强调“课标”是XXX主编,这种说法很容易变成“课标”是某个人所为从而低估了“课标”作用的误导。

 

笔者注意到教育部部长陈至立12月26日在教育部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说,具体列举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七大进步,其中提到:“制定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8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已经在部分地区试验推广。”(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五.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是全部中学课程改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定位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在全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就历史课程谈历史课程,要将它摆在整个中学课程改革来谈。

 

中学历史课程包括初中和高中,两者即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所以两者的课程体系也会有所区别。按照传统中学历史课程模式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没有区别,然而这种课程体系结构加深了历史课程重复、难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等问题。由于在高中学习阶段引入了必修课和选修课,因而势必要改变历史课程体系。

 

作为中学的历史课程我们不能将大学中所谈论的历史学科体系往中学里套,就是说,不能把学术界和高校所论历史学科体系浓缩到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不宜强化和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关于这一观点,教育部的指导精神是十分明确的。

 

下面是教育部提出的“2000-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其中包括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具体目标”中提出:“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而访谈者所强调的某些点恰恰是“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所要改革的。

 

200167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等。关于课程标准,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遵循上述改革精神和现行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请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关于内容标准的设计思路,《标准》提出:“内容标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若干学习主题。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可以更好的体现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利于改变‘难、繁、偏、旧’大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又能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

 

在学习主题中的内容标准有的采取了举例的方式,例如中国古代史学习板块的(九)思想文化学习主题中有:“(4)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学习主题说的是“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 “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并不意味着在教材不能提“屈原、关汉卿”,也不是说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知名人物都要上初中教材,成了古代文学发展史的浓缩。而访谈录提出:“中国文化有代表性的都应写进教材,学生要知道。如屈原、关汉卿,早已成为世界文化名人,‘课标’都不作要求,怎么可以不知道呢?还有元曲、昆曲、京剧都应写进历史课本,元曲代表了一个时期的文学成就,昆剧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京剧是国粹,现在‘国标’里都没有要求。”按照访谈录的思路,这不恰恰是“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么,而且不仅要有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还得有文化史、文学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难道这样的要求是初中历史教材必须承担的吗,不在“课标”上专门列出就是“形不成基础”吗?按照这样的思路,初中历史教材要列出多少个知识点呢。

 

加强历史课程教育和教学无疑是其他所不能取代的,历史课程不应削弱,但是重视和加强中学历史课程并不是通过刻意强化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来实现,而是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以往历史教材改革和编写的经验,还要针对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倾向,适应新时代社会对历史教育的需求和史学的发展趋势,大大加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力度,以向广大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向广大中学教师、向关心教育改革的社会各界交上令人满意的课程标准和百花齐放的符合时代和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多种版本的新历史课本。

 

写于20021230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中学历史教材/2002年12月31首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1153.html

上一篇:我看《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主题版第2稿)
下一篇: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新教材-- 13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1-30例)(1999年7月)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