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美东地区遭遇暴风雪并不罕见

已有 2613 次阅读 2017-7-23 09:27 |个人分类:美国纪行见闻(09-11)|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美东地区遭遇暴风雪并不罕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年7月23日发布

(按:本文写于2000年1月25-27日,2003年12月8日,载于黄安年著《美国纪行——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2005年11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学术交流网/美国问题观察/2006年1月3日转发。学术交流网主持人2006年1月3日按:自去年12月22日来到美东康州丹伯里地区已经下了四场雨,两场雪,一场近于中雪,昨天傍晚到今天凌晨则是一场大雪,早晨6点起又飘起了雪花,今天的气象预报表明全天都有雪。化雪和铲雪车彻夜出动,已经将通往高速公路、社区和各家各户道路的积雪铲得干干净净,而一场雪后各家门前及人行道的积雪也由各家一早出动扫雪,通往家门的和人行小道的积雪也被清扫干净。否则一旦在门前发生因雪滑受伤事故,则户主要承担责任的,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因为下雪带来行动的不便。

现在我的博客上发布《旧文重温:美东地区暴风雪遭遇记》黄安年的博客/2008年1月30日。蓝色字体在《美国纪行》中略去。)

****************************************

 2000年1月25日,美国纽约州威郡发生大风雪,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三场雪,比起前两次都大得多。起床时在窗外一看,地上一片雪白,雪仍下个不停,无法外出晨练,一早我在门外扫雪,将门前小路和汽车道的积雪(估计已有两三寸)清理干净,谁知刚刚清好见底,又被来势凶猛的大风雪盖上一层,好像没有扫过似的。这样的大雪是我多年以来很少见的。不过1991-1992年在奥伯尼的时候比这里要大得多,那里一年里约摸有五个月时间行路是和雪地打交道的。在扫雪时我看到有铲雪车和洒盐水的车子出动,为了不致车子打滑,避免交通事故。本该出动的接送学生的Yellow Bus一辆也没有看见,学生自然也不上学,电视里早已不停地播送了停课的通知。有意思的是我们这条路上的行人反而比往日增多,看来是有些人不开车而改坐火车上班了,因为查特顿路是通往怀特普莱斯火车站的重要通道。我还看到一位中年妇女“全副武装”打着伞牵着宠物冒着风雪出来蹓跶。风雪交加的势头有增无减,铲雪车和洒盐水车频繁在路面出动,路上仍然存有积雪,如果风雪势头不减,能否为道路安全开通还将是个问题。

Z自昨天起连续三天在他原来工作的康州南伯里举行年度会议和工作,今天虽然有大风雪但是仍然要去康州,这种天气除了工作上的必需,一般人是很少出车的。直到20时30分才安全回到家中,外面下的仍然是冰雨。Y在临出发前接到经理打来电话,说今天雪大可以在家上班,但是她9时仍然上班去了。10时风雪稍弱,我下去扫雪,开始干得很欢,但时间长了并不轻松,那些未经堆积的雪清理起来较为容易,但是由铲雪车铲到路边的积雪清理起来却是沉甸甸的,那么一块不大的地方整整花了一个小时,完工后头发结成一丝丝的冰块,犹如上了自然的摩丝似的,不过一遇暖流冰丝就立即熔化了,往头上一撸可以抓下一把水来。今天的积雪估计有尺把厚,两旁均已堆成雪堆。铲雪车来往铲雪将马路边堆成一溜雪堆。除了雪车、盐水车外,各家都各显神通自扫门前雪,我们附近的三家邻居八、九个年轻人(学生模样,平时少见)运用了微型清雪机和和小型电动铲雪机(适用于家庭庭院和车库路面)开路倒是十分省力,但是如果他们把雪洒到了别的通道上,真有点方便自己麻烦别人的味道,倒不如我的手工真正解决问题,此外对不少儿童简直是意外收获,他们足可以在雪地里戏耍一番。这样的雪景这里也少有,所以我们忙里偷闲拍了两张扫雪照。下午雪一度停下,不久又下起了冰雨,使行路更加困难,不过铲雪车和洒盐水车始终忙个不停,直到天色发黑,仍然听见这种特别的铲雪机声音来往走动。傍晚打开我们卧室的阳台门,发现门口被雪堵成半尺厚的积雪,为防止台顶负荷过重而倒塌,傍晚,我用铲雪的铁撬将它甩往楼下,这是一天内我的第三场除雪活动。

1月26日是清晨尚飘有小雪花,不久开始放晴,阳光映着白雪格外耀眼,一派白银世界。起床后第一件事是“晨扫”,我先先后两次将门口、门前和专用停车场的雪清扫。其中最费劲莫过于停车场的清扫,这个停车场停了四辆车,还嫌小了些,而清扫起来又嫌大了。由于昨晚又下了一场不小的雪,所以停车场两旁和小花园两侧四个雪堆已经有半人多高,老远瞧去十分醒目了。昨天下午起,天空下起了冻雨,所以汽车全身结满了冰雪用手或普通扫帚是拨弄不下来的。一般汽车均备有专用的刷子,它的一头可以刷雪,另一头则有塑料铲子,可以专门用来铲去汽车上的冰雪,这是一种细心活。校车已经出动,不过不是上午7点多而是九点多。我在门口花园及车场继续清扫积雪,由于阳光取代了下雪,清扫起来心境特别舒畅。次日是“五九”的第一天,是因雪暂停晨练后的第一出门锻炼。沿着传统锻炼路线行进,虽然到处可见跟厚的皑皑白雪,但是路面上已经不难行走,这要归功于扫雪和洒盐水工人的日夜辛勤劳动,没有他们是不可能在两天大雪后保持如此完好的畅通交通,设想如果扫雪工人在关键时刻罢工,雪后交通秩序将如何?

还在2003年12月初已经从专业气象预报网(www.weather.com)和气象电视台(34台)上得知在12月第一个周的周末的可能会有下雪天气,但是对于暴风雪的来临还是缺乏思想准备。2003年12月5日傍晚,开始了今年以来的第一场大雪。还在下午3时开始这里飘着雪花,Y从公司打来电话说,电视已经发出紧急通报,美东地区自下午起面临一场暴风雪,雪势将由南向北,这将是今年以来的第一场大雪,大雪将持续到12月7日。我联想起前两天我们的社区已经在主要路口设立了两米半高的标杆, 以引导铲雪车的活动,此外路上也洒上了化雪盐。一些中小学校已经宣布停课,一些公司也宣布放假或者职工在家中工作。到了傍晚时刻铲雪车已经在我们所住的门前开阔地和马路上来回刮铲,顷刻间,随着雪花纷飞,已是银装素裹当晚6时,J从奥伯尼开会由北往南赶回索默斯(约摸两个半小时路程),那时奥伯尼还没有下雪,近8时接近索默斯地区时已经遭遇暴风雪,行车已经十分困难,时速不足30英里,路标难以辨认。5日一夜,这里风雪不停。

12月6日全天下着中到大雪,时而夹着狂风,满天雪花飞舞,能见度很低,好在供电正常,室内温暖如春。上午10时40分,我第一次在家门口铲雪,估计积雪已经在有15公分左右,这次清理积雪主要集中在车房门前,邮箱及垃圾箱附近。到下午,已经三次来过铲雪车。中午开始风力加大,雪也大了起来。晚上风雪更大。不过邮车照送不误,私人送报车早在上午6时已经送达各家订户,各种社区服务车辆继续运转不停。尽管12月6日晚上铲雪车连续不断在我们所住附近铲雪,但是7日(星期日)6时30分起床一看到户外满地仍为大雪所覆盖。因为Y今天公司全天加班,她的一辆车停在户外,所以需要将车上及附近的积雪清理干净,以便汽车开出。这时门口的积雪已经厚达尺把,需要将车库门口的积雪挪往草坪中,否则车库内的另一辆汽车无法开出。随后我们发现在我们住房路旁一侧停了一辆因为雪滑无法开出的送报车。我这才注意到这辆私人送报车还在7时15分时已经在附近住家订户将报纸送到家门口(以前是在车上将报纸抡到各家门口附近,因为雪太大怕埋在雪堆中而改送到家门口),我们并不知道这辆车居然在这里抛了锚。于是我们用铁铲帮他将车轮前后的积雪铲除,但是几经发动依然不能启动,我们帮他联系通知社区保安处来车解决,并且通报了住在我们附近的管理委员会主席关注此事。接着我们走到距住房约30米的停车处(因为昨晚较近的停车地已经停满),发现我家那辆车的整个车身基本上已经被埋在雪堆里,为了便于将汽车开出,昨晚停车时专门将车身对着路边而不是顺着路边,我们两人用铲子清雪,约摸花了15分钟光景将车子开出雪堆,据说去年和前年这种情况在冬天比较长见,这是今年入冬以来的头一回。

回到家里,我开始清理门口的积雪和邮箱及垃圾箱附近的积雪,先后花了将近三刻钟的光景,在我们家门口堆起了一座一人多高的雪堆,另一堆是围着树干堆得老高,此时邻居80多岁老太太踩着积雪来取邮件,由于路太滑我怕她滑倒,扶她走了一路,并帮助将她门口和另一位邻居家的积雪清出一条路来,据说社区的工人会来清理的这些路道的,不过现在要等他们到来并不现实,何况,这本身也是一种健身活动。清理完积雪已经一个半小时过去,这是Y已经从公司打来电话说干道上积雪均已清理干净,这么大的一场雪居然没有人缺席的,说明路况已经不受积雪的影响,基本法上畅行无阻了。因为她们公司上班的员工分散住在方圆几十英里的地方,远在法拉盛地区的同事也到了。Z和我驱车到怀特普莱斯去例行一周采购,往常这段路单程需要37分钟时间,但是我们一出门又碰到那辆送报车还停在那里等待社区的救援车,J试图帮他解困,拿家里的木板和垫子帮助汽车启动,然而由于积雪太滑,汽车不是在原地打滑就是开动了两三米又停了下来,无奈只能请他将车子退到另一单元住房的路口以便不影响其他车子通行,这时救援车已经开到,我们也出发去怀特普莱斯了。

其实出了坡路口,社区主干道的积雪已经清理干净,一路畅通无阻,从地区公路接高速公路的积雪均已被连夜清理到公路两旁,我们只用了40分钟的时间就到了怀特普莱斯,沿途除了看到道路两旁的一堆堆码放整齐的积雪和偶尔有车辆抛锚等待救援外,交通没有异常,我们见到各地积雪很深,路上铲雪车依然川流不息来回忙碌。回家时发现各家门口均已由社区派专人来将积雪清理,居民出入不受影响。打开电脑从网上查询索默斯地区的气象预报,知道雪将停止。傍晚,我沿着东山主干道跑了一圈,发现环山路畅行无阻,而18个弯道有的已经将积雪清理好,有的还在紧张清理中,五六辆铲雪车在紧张忙碌,两辆洒盐车出入于各个弯道中,估计到明天所有各家住户出门均不受影响了。

(写于2000年1月25-27日,2003年12月8日增补)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188.html

今年美东第一场大雪扫雪记(2006年1月2-4日)

黄安年文 发表:学术交流网/美国问题观察/2006年1月4日首发

去年12月22日,我们来到美东康州丹伯里地区, 这里已经下了四场雨,两场雪,一场近于中雪,今年1月2日傍晚到今天凌晨则是今年这里的第一场大雪,4日7点起天空放晴,阳光普照。

在下雪期间各种化雪和铲雪车不断出动,仅在我们的居住区马路上已经来往了十来趟,几乎是雪随下随清,将通往高速公路、社区和各家各户道路的积雪铲得干干净净,保障车辆畅行无阻。由于大雪,有些单位宣布可以在家上班,等于是半放假。X是必须上班的,她2日晚上回家,3日往返单位均无交通受阻问题。这样的大雪还保障道路畅通,是和化雪和铲雪车的高速公路、地区公路、社区公路上快速有效的运行分不开的。

这场大雪足有半尺多厚。2日晚的雪很大,3日有中雪。和我们2003-2004年间在Heritage Hills, 索墨斯(Somers)情况不同,这里的社区并不负责各家门前及人行道的积雪清扫。所以一场大雪各家各户都要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清扫门前雪,或许自己清扫,或许雇人清理。3日一早,在我们所住的这条马路两旁十来家House 的人就纷纷出动扫雪,基本上是自力更生清扫的。首先是两车位的车库前的清理,接着是门前两边的人行道,还有正门前的小道,这些全是必清的工程,否则一旦在门前发生因雪滑受伤事故,则户主要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的。因为是第一场雪,夜间基本上没有人行走,所以虽然积雪厚有三四寸,但是清理起来不怎么费劲,用铲雪锹将积雪堆在两旁,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堆成五六个雪人高的大雪堆,有的几乎和路门口的邮箱一般高。不过最难清的是道路两旁进入车库的约十米路段,由于铲雪车一路将马路积雪推向两边,所以这里堆积了大量马路上的积雪,需要费劲地将它清理掉。清理完门前的积雪还要清理门后亭台上的积雪足有三十来平方米,原来放在亭台上的两把铲雪锹早被埋在雪堆里不见踪影,幸好记住了它的位置把它找了出来。如果一个人将前后的积雪全都清理一遍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Z今天在家上班有两个人清理只需要一个小时多点时间就可以了。

我们的邻居G先生是一个人清理的,他就相当地费劲了。我们对面一家美国朋友干脆打电话请来了清雪工人开车清雪车来清理,大概不到半小时光景将门前清理干净了,而后台则清雪车无法清理,还得自己动手。这一清理就得付上据说50美元。离我们住地不远的一家美国朋友是用小型清雪机清理的,但是这种机器一来效果并不明显,二来要花费费用很高的油费。还是自己动手为好,主要是有益于身体健康,一场扫雪下来等于一场有相当强度的健身运动。

3日白天有雪,到了下午近五点时还要第二次清雪,否则晚上一冻就很麻烦了,不过这次由于雪量不大清扫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完成了。4日早晨还得第三次清雪,这次雪层很薄,但是一夜冰冻,清理起来相当地费劲,也差不多费费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为了保护路况、车辆和树木花草现在一般很少再用具有腐蚀性的盐来花雪了,遇到大雪偶然有时还得用上盐,这次清雪并没有用盐,倒是很环保的。

娃娃对于雪是很高兴的,让他参加扫雪更是高兴得不得了,与其参与扫雪不如说是玩雪,到处跑来跑去,开心得很。

(写于2006年1月2-4日)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美国问题观察/2006年1月4日首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67691.html

上一篇:美东暴风雪气候博文目录
下一篇:记送中学生乘北京—宁波高铁前往舟山参加夏令营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