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寻访印第安人故居地——豺狼谷-------旅美散记之二

已有 5988 次阅读 2017-5-5 10:07 |个人分类:美国纪行见闻(09-11)|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寻访印第安人故居地——豺狼谷

-------旅美散记之二


推荐李启华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55日发布

感谢我的50年代北师大老校友李启华教授发来的旅美散记。

美洲是土著印第安人的原住地,如今他们的后裔不再是美洲的主人。印第安人对于欧洲裔(英法西葡萄德等族裔),对于如今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加勒比海、中南美洲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忘记了土著印第安人就是忘记历史。

加州原先是土著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自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两大洋会师后,西班牙人、墨西哥人先后成为这块令人垂涎土地的占有人,在1848年前,这块土地还不是美国的,美国还不是太平洋国家。

现在回顾1492年以来、1848年以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变,你能想象22世纪的美洲一体化进程是个啥样?

***********************

旅美散记之二

寻访印第安人故居地——豺狼谷

李启华

          豺狼谷,当地人也叫野狼谷,是旧金山湾区内保存的一个印第安人(原住民)故居地。它坐落在旧金山南湾东岸一座小山的东边。从圣荷西佛里蒙驱车约40分钟就到达了。

       环顾四周,没见任何印第安人的影子,也没有他们生活的痕迹,只在靠山根的路边有一座木结构的印第安人小展览馆,馆门口用莎草搭着一个印第安人窝棚的模型,高,仅与我头顶齐平;馆内全用照片和模型静态展示印第安民族的生活场景,习俗,共性的脸谱以及服饰文化;另有几幅他们族中有名望的头人的照片。馆中唯一的一个工作人员,是一位穿现代服装的中年女人,从脸型和体型看,她也许是印第安人的后代。她似乎只负责看管和照顾买小纪念品的柜台,而柜内的纪念品也没有印第安人的特色。我只用了十几分钟就从展览馆出来了,失望的情绪油然而生。

       展览馆的后边就是那座不算高峻的隔着海湾的青山了。从山根向上有近百米宽的一带被开辟成花园,倒也十分有情趣。上端的沟坎间遍布原生态的莽草和野藤缠绕的奇树,据说树间白天可见栖息的猫头鹰;山根被人为地奇巧设计:曲径通幽,步移景变。或蝴蝶树下蝴蝶椅,或藤蔓错结成花屋,或石涧溪流淙淙吟,或微型雕塑女神舞……

       为寻找猫头鹰,我们爬上了半山腰,猫头鹰没找到,转身山下,回望的刹那间,却有了震撼的发现,我不禁自责刚才的失望是井底之蛙的短见,并由衷惊叹:这个印第安部落太会选择族居地了!

        你看,青山在这儿成半环形,挡住了从西北刮来的寒风,部落的村舍建在其下,像卧在山神的怀中。村舍前,是广袤的湿地,一直延伸到东边极目可见的朦胧的山下。我们沿着深入湿地的弯弯曲曲的小路和小桥向湿地深处走去。这里莎草茂密,高有两米左右,人入其间,时隐时现;一个个小湖泊如明镜散落其间,草甸像小小岛屿星布勾连,多种水鸟,鱼类翔游水中草尖,这真是一块宝地!是原始生活状态的印第安人渔猎生活取之不尽的宝地,他们用莎草盖房、造船、织网、制衣;他们划着用莎草绑扎的小船,在湖泊中撒网捕鱼,弯弓射鸟,捡拾鸟蛋。

       我一下子竟有了穿越的感觉,眼前的景像使刚刚看到的展览内容活现了出来。我恍惚中觉得,在展厅的模型中那个隐藏在莎草堆里戴彩色羽毛帽脸上画着图符搭箭射鸟的汉子似乎就在不远处草甸后面;那些用莎草编织衣裙用石臼舂粮的女人们正在草屋前劳作着,欢快的笑声隐约可闻。

       为他们提供生活来源的还有这座山。野狼山,顾名思义。他们在野狼出没的大山深处狩猎野兽,禽鸟。除了收获肉食、皮毛,还有制作头饰用的的漂亮羽毛。展厅中那个斜披着兽皮扛着猎物手握硬弓的壮汉不就站在崖头骄傲地笑着吗?

      翻过这座野狼山,西面就是旧金山海湾,那是他们的渔场。虽然展厅的图物没见有木制的的大船,但展厅中有他们就地取材的制造的大船。这材料就是空心可浮性强的莎草,将其捆扎编织成船。船头高高翘起,船体约有五米长两米多宽,有长长的木桨,有树皮绳编结成的渔网。可以想见,聪明粗犷强悍的印第安人划着轻灵的草船下海弄潮撒网捕鱼的情景……

         

 我真希望在这儿能寻访到印第安人的后代,能看到这些原住民今日的生活情景。但没有。那么这些曾在这儿安居乐业的印第安人到哪里去了呢?展室没有回答。

 我从网上阅读了研究者的论文。

       印第安人(Indians),是学界对美洲除因纽特人外的所有土著的统称,并非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当今美洲各国

       学术界普遍认同,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在冰河时期由亚洲跨越白令海峡的陆桥到达美洲的亚洲东北部人种(一说是蒙古人种),冰川消融后,海平面上升,滚滚波涛重新淹没了大陆桥,又隔绝了两个大陆之间的联系,使这些外来者成为独立的美洲大陆的土著居民。美洲大陆辽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以及宜人的气候使得印第安人的祖先在美洲居住下来,并由北而南在美洲各地建立起各种生活和社会制度,创造了大量的文化财富。(注1    

印第安人的部落团体在美国主要散居在西部(从俄勒冈州墨西哥北部,从太平洋海岸区到落矶山东边。),以狩猎及采集果实为生,并已有原始农业技术发展。

        但是,16世纪后,来到美洲的欧洲殖民者为掠夺土地和资源,对印第安人进行近一个世纪毁灭性的杀戮和摧残。

编辑

有美国历史学家曾概括地揭示这一历史现象的目的美国政府对本国贫困落后的弱势族群进行种族灭绝,使美国政府一举甩掉了本应承担的沉重的包袱和责任,又能无偿地征用他们的多达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产和无以计数的自然资源,从而使美国毫无负担地发展经济。

这使我想起英国的圈地运动

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马克思曾一针见血指出: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的“

                                                    参考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83页、第829

       但马克思又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客观地指出这种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掠夺,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其积极作用

      这一圈地运动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条件,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这样农村就变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圈地运动还在劳动力、市场、原料等方面,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总之,圈地运动以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前提,他不但发展了农业资本主义,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同时也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

        前后比较,15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行止于掠夺,且转化了失去土地的农民为雇佣工人。而 16世纪后来到美洲的殖民者,却对原住民进行了屠灭政策。只能说明,美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掠夺更血腥更肮脏。

      据说,现在的美国政府对尚存的不到百万人口的印第安人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印第安人的子女免费受教育,只特许印第安人开赌场赚钱,比如,把印第安人改称为“原住民”,还保存他们的一些故地等。

      还说第一个“感恩节”是移民者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而开设的。1620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印第安人救了他们,还特地派人教他们学会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并获得了丰收,还让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乐业。几百年过去了,今天西方的感恩节已异化为宽泛的家庭团聚式的感恩但让移民者的后人记住第一个感恩节日的由来是应该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史册上已记载:为了美洲(美国)今日的辽阔繁荣发达,印第安人曾献出了土地、资源和生命。我想,现在美国对印第安人之种种优惠,是感恩,也是对自己先祖几百年前行为的救赎。

      想到我寻访的那片印第安人故土,那青山那湿地,200多年前它的主人已离去了。今天也只能朝天凭吊了。

                                                                  2017312周日)

    (注1)白令海峡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端,白令海峡的另一端就是美洲的西北端的阿拉斯加。白令海峡的平均宽度只有65千米,最窄处只有35千米,其间还有2个小岛(克拉特曼诺夫岛和克鲁逊什特恩岛),两个小岛相距只有4千米。而且白令海很浅,平均深度42,最深处也只有52,只要海面下降40多米就可以与陆地相连。

地质学家研究得知,在第四纪的一些时间里,尤其是在最后一次冰河期,世界气候变冷,冰河来临,海面下降了大约130~160,水深只有几十米的白令海峡便露出了海面,因而袒露出了一座陆桥,连接起了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北部,成为亚、美两洲的天然通道。加之这时,时值冰河期的亚洲东北部气候十分寒冷,冰川横溢,而美洲内地不但没有冰川,而且气候温和,食物丰富。当时以猎取猛犸、鹿类为生的亚洲东北部猎人很有可能尾随猛犸、大象、麝牛、驼鹿、绵羊等很多动物穿过白令海峡大陆桥来到了美洲,成为美洲远古文明的开山鼻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53103.html

上一篇:冯其庸著《论红楼梦思想》提要
下一篇:实事求是看北京沙尘暴
收藏 IP: 222.129.96.*| 热度|

1 haipengzhangd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