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心系侨乡的陈宜禧和他的新宁铁路

已有 4361 次阅读 2017-3-10 11:50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心系侨乡的陈宜禧和他的新宁铁路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年3月10日发布

笔者和李炬所著的《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美国铁路》D缅怀道钉部分D3心系侨乡专门介绍陈宜禧和他的新宁铁路。

心系侨乡导语说:

远涉重洋寻找金山梦和建设美国太平洋铁路和美西家园的华人华侨,始终心系侨乡,其突出代表就是当年参与兴建太平洋铁路又返回祖国兴建新宁铁路的陈宜禧先生。

据陈宜禧家谱和台山历史文化集陈宜禧和新宁铁路一书考,宜禧1860年15岁来美,1865年参加了修筑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工作,后被委以招雇华工的职务,后又任工程师助理,在美参与铁路工程40年,为创建新宁铁路奠定基础。陈宜禧在美国40年的生涯是怎样度过的,既需要从新宁的乡土资料来发掘,更需要从美国的档案资料中来寻找,解剖好这一个案的意义显然不言而喻。

D47陈宜禧,1844年出生于台山市斗山镇秀墩乡美塘村,15岁时在美国一位铁路工程师家里帮佣。1865年参与修筑太平洋铁路,从杂工做至技术工、管工,直至升任工程师。历时40年。他于1904年回国,倡议修筑了新宁铁路。新宁铁路从1906年的破土动工,至19203月全线通车,历时14年,建成铁路长138.101公里,干线从台山的斗山镇至江门北街,支线从台山的台城至白沙,干线共设车站37个。1984年台山县人民政府在为他重立的铜像中有一段话说:石可破,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休领褪其赤;陈宜禧爱国爱乡之光辉形象不可灭。为纪念陈公开拓家乡交通之业绩,褒扬其坚忍不拔之奋斗精神。

 

选自广东台山档案局。见沉默的道钉 114,115 94页。

D48戴永洁撰着陈宜禧和新宁铁路》(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11月)参见台山历史文化集第四编陈宜禧和新宁铁路提要,黄安年的博客/2014525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797446)

陈宜禧和新宁铁路》一书中的重立陈宜禧先生铜像揭幕盛况(第4页);陈宜禧先生铜像碑文(6页); 新宁铁路建成庆典(第46页);新宁铁路建成通车(第48页);刊登在《西雅图星期天时报》上的新宁铁路宣传画(第116页);铁道出版社百年老站中的两幅新宁铁路照片;参见重视陈宜禧与美国建筑太平洋铁路研究,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5月25日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797480)

《华商陈宜禧修建新宁铁路》,《华侨拳拳爱国心修筑铁路为乡民news.dayoo.com 20060126 10:57 广州日报,http://gzdaily.dayoo.com/gb/content/2006-01/26/content_2391468.htm

新宁铁路图

http://www.9tour.cn/MapList/Map/MapShowSceond_1_20544.shtml]

D50 《民国时期铁路史料汇编》第17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民国时期铁路史料汇编》全20册,2013年12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在第17册中有两份与美国铁路华工相关的资料,即商办广东新宁公司民国三年份总结册(1914年)和新宁公司十七年岁入岁出报告书(1929年);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稀见方志丛刊及清末民国时期史料汇编,为研究方志和晚晴和民国时期的珍稀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为美国铁路华工的基础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参见浏览《民国时期铁路史料汇编》黄安年的博客/2014825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822208.html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82221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38688.html

上一篇:2T硬盘受损 不到三天恢复全部信息
下一篇:就新宁铁路的被毁答网友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