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2015年拉斯克医学奖出笼,美国癌症免疫学家获奖 精选

已有 7542 次阅读 2015-9-9 06:49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美国三名医学科学家和无疆界医生组织分别荣获了2015年拉斯克医学奖。

三名科学家分别是94岁的遗传学家维特金(Evelyn Witkin);

罗格斯大学(New Jersey, nord-est) 退休教授斯蒂芬•约瑟夫•埃利奇(StephenJoseph Elledge);他应该是哈佛大学的教授。

德克萨斯州大学癌症研究中心教授、免疫学家艾利森(James Allison)。

获得2015年的拉斯克医学奖的无国界医生组织在与埃博拉病毒抗争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截至2013年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其中至少已有81人相继获得过诺贝尔奖,因此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2011年拉斯克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是中国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

从事肿瘤免疫治疗的科学家詹姆斯•埃里森James Allison。埃里森是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免疫学学院癌症中心的癌症免疫学家,2014年埃里森曾获得美国国家癌症研究基金会(National Found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NFCR)第9届圣.乔奇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2015年生物和生物化学基础研究领域路易莎·格罗斯·霍维茨奖。


Allison的工作极其重要,是癌症治疗的一个转折点。Allison博士在癌症免疫领域的研究成果帮助医生挽救了无数癌症患者生命,根据他的发现设计的免疫治疗让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时从不足1年延长到10年,他的研究为肿瘤学发展指明了方向。现在,免疫疗法已深入人心,关于肿瘤免疫的研究彻底扭转了过去人们对治疗癌症的看法。这样的研究就是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成果。突出贡献表现在,概念颠覆和扭转,促进了技术和应用。

1980年代末,癌症的免疫疗法初见端倪,法国研究者发现在T细胞上有一种叫做CTLA-4的受体。Allison发现该受体会阻止T细胞全力攻击入侵者。1990年代中期,Allison证明,在小鼠中阻断CTLA-4可在小鼠中解除T细胞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的束缚,从而使肿瘤细胞大幅萎缩。2011年,美国FDA批准伊匹单抗(Yervoy),一种抗CTLA-4抗体用于转移性黑素瘤治疗。2013年,癌症免疫疗法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

CTLA-4的全称叫做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protein-4),它是T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类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molecule)。与CD28的功能类似,在T细胞激活过程中,CTLA-4能够与APC表面的CD80/CD86特异性结合来激活下游信号。CTLA-4又名CD152,是一种白细胞分化抗原,是T细胞上的一种跨膜受体,与CD28共同享有B7分子配体,而CTLA-4与B7分子结合后诱导T细胞无反应性,参与免疫反应的负调节。基因重组的CTLA-4 Ig可在体内外有效、特异地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对移植排斥反应及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毒副作用极低,是目前被认为有希望的免疫抑制药物。

拉斯克医学奖,(Lasker MedicalResearch Awards),全称艾伯特·拉斯克奖,是生理学和医学领域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外的又一顶级大奖。该奖项始于1946年,是由纽约的阿尔伯特·玛丽·拉斯克基金会设立的,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拉斯克奖最初分为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和公众服务奖,后又增设特殊贡献奖,前两项专门授予科学家,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得到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拉斯克医学奖也是世界生物医学研究进展的一部编年史。


有人提出,在免疫治疗领域,PD-1、Cart-T都是成功的内容,而且名气似乎更大,为什么另外两个没有获奖?

http://www.nature.com/news/cancer-immunotherapy-pioneer-wins-prestigious-lasker-award-1.18340



2015年诺贝尔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919534.html

上一篇:英国学者发现血液中甘油三酯引起内脏损伤机制
下一篇:新科拉斯克基础奖获得者Stephen Elledge教授
收藏 IP: 58.247.243.*| 热度|

5 张南希 Editage意得辑 薛宇 杨金波 陈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