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国家级贫困县漳县给低保户“摊派”手机一事,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后,据说当地连夜处理。省委书记亲笔批示、省委副书记亲自过问,强卖给农民的手机可以退了,搞摊派的县双联办主任和村支书也被免了职。
这看起来是一次令人满意的舆论监督。新闻刚一曝光,事情火速处理,相比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许多“烂尾新闻”,其效果堪比“泻立停”了。这些可怜的农民朋友,要的无非就是这样一个结果——把不该花而被迫花了的冤枉钱讨回来。当地政府的神速反应,也颇有知错即改、雷厉风行的样子。
但仍然有几个疑问,横在心头——
假如不是被央视的《焦点访谈》曝光呢?这些远在西北、老实巴交的农民找到央视的记者,想必是费了一番周折的,要不是走投无路、投告无门,他们断不会求救于央视。那么,在被央视曝光之前,上级政府、各级领导都哪里去了呢?
假如曝光的不是央视的《焦点访谈》呢?我们见过多少舆论监督报道最后被淹没在时间的尘埃里,成为一条条“烂尾新闻”,这次罕见的神速处理,或许有当地政府“知错即改”的一面,但会不会是对《焦点访谈》独特话语地位的“屈服”呢?央视曝光之前,没有见到其他媒体(包括当地媒体)对此事有过公开报道,是当地媒体没接到报料线索,还是迫于某些压力“回避”了呢?我们不好妄下判断,但显然,这只是一次独属《焦点访谈》的小胜。
我老家也在甘肃农村,每次回去都会听到一箩筐的“奇闻异事”。最近一个是我的“吃低保”的远房亲戚讲的。村支书拿来一个单子让他签字,不容多问,只说不签就扣下一年的低保,于是他签了。这个单子显示他领了一笔国家农机补贴,甚至写得很具体:一台铡草机。但事实上,亲戚什么都没见到,除了这张纸。这笔补贴哪里去了,成了一个谜。像这样的事,在最底层的农民身上不少发生,当官的恐怕不想知道都难。但几乎没见到一次哪怕是安抚性的处理,甚至久而久之,连我远房亲戚这样的人都懒得再去计较——只要能保证他的低保就行。
当一种本来充满人文关怀的政策保障成为要挟农民的手段,个中的人味便荡然无存。如果对曝光的事件没有举一反三,只针对某一起的“感谢”和雷厉风行,这不是打心底里体恤民众,而更像是为了平息舆论。面对强势媒体的揭露,吊着嗓子去处理,无非是给“上面”一个姿态。
新闻媒体的监督固然重要,但倘若没有透明的制度和严肃的问责机制,没有关住权力的笼子,连村支书这样的“芝麻官”都可只手遮天,我们看到更多的恐怕不是这样的神速处理,而是一个又一个的“烂尾新闻”。新闻烂在我们的文字里,而烂在公众心里的则是政府的公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