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峰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显峰 科技日报记者、《显峰冷言》主笔

博文

很多科研成果为何“总差一口气” 精选

已有 14709 次阅读 2014-6-3 16:17 |个人分类:显峰冷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成果转化

       最近参加的一个内部研讨会上,一位专家感慨:中国科技界“有一个毛病”,很多科技成果离落地总差“最后一公里”,总欠“一口气”,其实稍稍往前推一把可能就成了。

 

       在座的专家有学界的,有政府的,也有企业界的,对这个结论几乎都赞同,但谈到“是谁的问题”和“谁来推一把”时,分歧却很大。最后大家只好归结为“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讨论这个问题,当然得把“科学”和“技术”分开来谈,纯科学的研究以探索、发现为要,是很难用“落地”来衡量成功与否的。技术研究则不然,很多成果的终极表现形式就是产品,必须实实在在落在“地”上。这么说来,似乎不该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那么,是谁把问题复杂化了?

 

       研究人员按项目书做事,追求学术成果,瞄准的往往是“世界领先”“填补空白”,热衷于在实验室里冲击一个又一个“高度”,论文发表了、项目验收了、评上大奖了,就万事大吉了,就像跳高运动员,只要超越一个新高度就是胜利,至于过杆后落地漂不漂亮、跳得远不远,不用在乎,因为不在考核范围。所以,似乎不该是研究人员的责任。

 

       企业在乎的是一项成果拿来能不能马上应用,马上有收益,技术是不是稳定可靠,它当然希望是“世界领先”,但通常不会为风险买单,要求企业把研究人员尘封在抽屉里的图纸一张张都变成产品,不符合市场规律也不现实。所以,似乎也不该是企业的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和企业常常陷入互相抱怨之中,企业责怪研究人员不往下走一步,只会纸上谈兵;研究人员埋怨企业不向前迎一步,不尊重自主创新。所以分歧就出现了,问题也复杂了,一个缺乏原创产品的国度却整天叫嚷着科技成果转化。

 

       要接上这“一口气”,关键在“动力”,让他们有动力迎着彼此走,才可能最终握手。但“拉郎配”式的政府包办,显然不是理想的动力机制,反而会搞出“项目申请同舟共济,项目执行同床异梦,利益分配同室操戈”的“悲惨姻缘”来。

 

       技术研究的动力本应来自市场。如果科研项目的立项、考核以论文、样品、获奖为本,不以需求为源,如果对研究人员的尊重不体现在成果的市场价值上,只等着“鸡窝里收鸡蛋”,如果技术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法律边界不厘清,谁“往下走”谁就可能被“捉”,那么,我们财政投入的很多科研成果必然“总差一口气”,我们骄傲于论文数量全球第一却难有争气的创新产品。

 

      是时候来一场切中肯綮的改革,把这个“复杂的问题”颠倒过来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992-800060.html

上一篇:大学该求怎样的“名”
下一篇:别人的教训?
收藏 IP: 218.249.93.*| 热度|

31 吕喆 梁洪泽 孙学军 方青 曹聪 蔡小宁 黄顺谋 万润兰 张帅 李建国 薛宇 刘庆彬 陈楷翰 胡瑞祥 牛凤岐 温晋 余党会 张德元 彭真明 罗汉江 付国珍 刘军胜 李世春 关法春 刘俊华 蒋永华 周可真 layota jiareng aliala ncepuzt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