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谷花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zizhang 张欣,或称子张,山东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习。

博文

这么聪明的一个女孩… 精选

已有 4746 次阅读 2008-3-26 14:17 |个人分类:生活:深入当代|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昨天的《都市快报》综合“新快报”和“新京报”的消息,作了一篇大文章《这么聪明的一个女孩,看课外书挨批就轻生了》。说的是湖北枝江一中高二女生覃瑶,3月6日上午因在英语课上看课外书,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批评,还要与其家长“联系交流”。结果覃瑶当即写了一封遗书放在课桌里,跳进校园的池塘里自尽了!

    她的遗书是写给“爸妈”的,除了请爸妈“原谅”她“这不孝的决定”,主要还是申述自己所以这样选择的原因。原因是什么?且看看她的原话:

    “我记得在高一上学期的时候,有一个跳楼自杀的(同学)。当时,你们还问我会不会自杀,我还笑着说不会。但我现在真的觉得很累、很累,我要好好地休息一下了。

    “我知道,你们对我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

    “我在学校里其实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老师们、特别是李开送(子张按:覃瑶的班主任)一直都对我看得很紧。他说不能看课外书籍,但你们都知道,我不看书是不可能的。于是,在第三次看课外书被他看到之后,我做出了这个决定。因为,我不知道怎么面对你们。”

    两天之后,14岁的少女的遗体浮出了水面。

    对覃瑶自杀的理由,谁都有权利不理解,谁都可以说“不值得”,或者批评死者“太脆弱”,或者认为老师的批评并不过分,甚至认为少女的举动对爸妈太残酷了。可是无论怎样,导致一个生命消亡,总是需要反省的。

    在老师看来,点名批评一下,与家长“交流交流”,都不至于导致学生的自杀。然而所有类似的悲剧,事先恰恰都没有从被批评、被要求者的角度考虑后果。每个生命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承受压力的极限,批评者只有无条件地约束自己,而无权无视别人的耐压极限。

    我在小学四年级时,也因为在数学课上看连环画《向秀丽》(那是1972年)而遭“没收”。那时我还对老师抱着幻想,以为过几天老师会还给我的。可是“泥牛入海”,始终没有消息,我沉不住气,只好怯怯地到他办公室里讨要,没想到这位老师说:找不到了!

    到了初中(1974年),一位女同学因为在政治课堂上看小说也同样遭到“没收”,然而这位女同学不买账,在课堂上大哭大闹,持续了大半天。搞得那位政治老师十分尴尬,只好用“好男不与女斗”安慰自己。

    可见那个时候的学生比较“不脆弱”,但主要还是“压力”不够大,谁也不指望你“出人头地”,老师“没收”课外书,与其说是为了“纪律”,不如说是出于自尊。

    但即使这样,也不该没收,尤其不该没收之后就再不“归还”。在老师,一本连环画算不上什么,可在学生心里,可能就很重要。

    回头再说“覃瑶事件”。我觉得还是别责怪女孩子“太脆弱”,而要想想导致她“太脆弱”的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原因。学生上学,本来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事,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不快乐呢?

    也是在报纸上,看到了“养生堂”的大广告:一个中学生趴在课桌上睡觉,旁边的“广告词”是:养生堂龟鳖丸助考15年——不能保证睡得多,就要尽量睡得好。

    看看吧,当人家美国中学生活跃在运动场上的时候,我们的中学生却在为提高有限睡眠时间内的睡眠效率而服用“龟鳖丸”!

    因为“不能保证睡得多”,只好“就要尽量睡得好”,花季少年少女,如何还能阳光灿烂!

    把睡眠、健康、自由、快乐切切实实地还给未成年人吧!不要再把自己的梦想建立在孩子们的痛苦之上了!

    覃瑶,你已经为你的轻生而道了歉,你不需要谁向你道歉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81-19486.html

上一篇:色·戒
下一篇:像钱玄同这样的教授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