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大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ecw sdciwei@126.com

博文

大学在自打嘴巴:也谈高校师资招聘中的学历歧视

已有 4042 次阅读 2011-10-21 14:26 |个人分类:高教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 教师聘用, 学历歧视, 出身歧视

读科学网博文《为什么歧视出身卑微的年轻人? 》《高校师资聘用的出身歧视:起因,弊端和解决方法》后,想起一篇博文,转到这里,以表愤慨。
    一些985院校、211高校自恃国家的重点培养和财力支持以及优质生源,在那里趾高气扬、公开歧视一些博士,令人气愤的是,如今有些不起眼的二流学校,本来地理位置就不怎么优越的学校,也打肿脸充胖子,东施效颦起来,也对博士挑三拣四,在招聘公告中恬不知耻地出现“本科为211”之类话语。牛气什么,此类学校八抬大轿来了我也不会去的。去了也只不过是一些本土官僚坐镇,把博士当打工仔使唤。

 

大学在打自己的嘴巴

 

   学历倒查三代?不相信名校的博士而相信名校的本科?可现实是如今各校为了争上研究生教育的这个点那个点忙得不亦乐乎。有些人也因此指出大学忽视了本科教育。那么这些用人单位怎么又偏偏相信了本科教育的质量就高呢?是不是他们更相信高考的选拔质量?而我们的高考又是在严重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进行的,难道名校就相信所录取的高分数学生就是高素质学生吗?

    大学不接受名校博士。大学本身在培养这样的博士,又不相信此类博士的质量,这是在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或许大学对其中的培养内情有所知晓。人家迫切需要通过考上博士而改善自己的境遇,你们既然不相信此类人的学问水平,又干吗招收呢?是出于对这类人的同情?还是出于自己生存或创收的需要?既然不相信,还不如当初就拒绝他们入学,免得这些人的投资得不偿失。

    教育中的现象太复杂了。当年没上重点大学本科的人也各有不同的原因,后来又处于不同的需要进而追求高层次的教育,难道说这类人都是混文凭的?早期出身不好,难道就意味着学无所成?把出自某些现象引发的担忧延伸为普遍现象,进而上纲上线成为过滤掉一类人员的措施,实际上是人事工作者思维惰性、工作惰性的表现。这种绝对化措施虽然省时省力,却违背了高等教育选拔、培育人才的多样性的要求。问题不在于处境不利者试图通过接受高层次教育改变处境本身,而在于某些高校自身在从事着文凭交易。我们动辄会发现,大学里存在一些八面玲珑的人士,要行政级别有行政级别,要课题有课题,高级职称自不必说。唯一的遗憾就是缺少博士学位。怎么?你还因我没博士学位瞧不起我?那好,我很快给你拿一个博士学位出来,看你服气不服气。政府机关、公司老总,如果你们有这个需要,如果你们能相应地给大学或博导带来各种资源,也可以攻读博士学位吗。连举世闻名的牛津大学偶尔也会因资源缺乏干这种事情。值得我们怀疑的正是后一种现象。

美国经济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筛选论,它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该理论认为,雇主总是希望从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的能力的人去添补空缺岗位。当雇主对什么样的工人、雇员应有什么样的资格可能最具生产性这类问题因缺乏相关的知识而难以判定时,雇主就倾向于作为筛子的教育证书。

可是,如今的作为筛子的证书不起作用了,连大学都开始自己怀疑自己了。如果人们不再信任文凭,那拿什么作为很经济的方式来衡量人才呢?“倒查三代”只是由相信一种文凭转而相信另一种文凭。退一步讲,即使人们完全不相信文凭了,又会对大学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对一些试图通过教育来改善境遇、提高经济收入的人来说,教育不仅不能帮助他们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出现目前的一些因教育而致穷的情况,那教育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正如一则网评所说,不相信文凭比“惟文凭论”更可怕。 

 

相关链接

 ·  三代以上我家是地主      新型就业歧视:博士遭遇学历上查三代

  ·对博士教育产生怀疑?学历查三代的警示意义

当人们把大学教育当作投资而没有回报的时候

 

《为什么歧视出身卑微的年轻人? 》
《高校师资聘用的出身歧视:起因,弊端和解决方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0913-499441.html

上一篇:校园官话
下一篇:9个副校长和9个副院长:从中你能看出什么
收藏 IP: 222.175.249.*| 热度|

11 逄焕东 李学宽 吕新华 刘广明 王汀 陈安 禹荣明 孙广东 张骥 杨洋 seh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