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zhanch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zhanchi

博文

大气CO2浓度增高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研究中的困惑与无奈 精选

已有 11817 次阅读 2013-11-11 08:17 |个人分类: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植物, 大气, 影响, 光合速率, CO2浓度增高

 

摘要:通过对有关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研究结果的分类比较,可以看出,其中有些实验结果大相径庭,有些实验条件调控不严,有些实验设计不周,对此深感困惑;对CO2浓度骤然升高之实验替代CO2浓度逐渐升高的现实,对用目前短期处理替代将来长期适应的事实,颇感无可奈何。尽管提了一点消除困惑与无奈的建议,仍感言不及义。

 

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大气CO2浓度日益升高。有的学者预测,到本世纪中-后期,将达到工业革命前的2倍;有的预测,将达到更高的水平,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2倍。尽管具体数据有所差异,但CO2浓度与日俱增,是没有异议的。面对这个事实,科学家广泛开展了监测与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应对策略、途径和方法以期达到预警和调节的目的。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生物生态学特性影响的研究是其中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开展了大量研究,论文数量可观,全世界可达数千篇,我国亦有数百篇之多。真是看不胜看。

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生产影响的研究,是这项研究的核心内容。光合生产是植被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光合与呼吸作用相互平衡的过程。其测定方法,一是生物量法,一是气体交换法。后者是研究瞬间或短期光合生产,分析物质生产过程的简捷办法。所以,许多学者都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作为研究内容之一,对象包括不同碳代谢类型,生活型、生态型等各类植物。我对此没有进行过深入探讨,阅读文献也十分有限,所以,下面所写的,不是文献综述,只是在阅读和思考中,对看到的一些问题,有点困惑,有点无奈。现略述之,请有关专家批评指正,或许对今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研究结果整合

已有的研究,可分为2类:一是植物生长在目前大气条件下,而后用目前大气CO2浓度与高CO2浓度分别测定;二是将植物分别种植在目前大气CO2浓度下与高CO2浓度下,研究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后者,因测定组合不同,又可分为2类:一是只用目前大气CO2浓度测定,一是用目前大气CO2浓度和高CO2浓度分别进行测定。

下面引用的资料,除注明者外,测定部位皆为叶片,土壤水分通常良好。

现将有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别列表,举例说明。

1.测定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1.1.种植在大气CO2浓度下的植物

生长在大气CO2浓度下的植物,当用大气CO2浓度与高CO2浓度分别测定时,后者的光合速率通常较高,差异在于幅度不同。但亦偶见例外,即光合速率有所下降。下面选择一些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列入表1。

 

表1.种植在大气CO2浓度下,测定时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

生活型

植物种类

测定时CO2浓度

μmol·mol–1

光合速率升高(或降低)率(%)

第一

作者

发表

年份

处理

对照

常绿针叶乔木

马尾松

800

360

-73.8

罗勇

2004

1200

360

-57.5

 

常绿阔叶乔木

盘壳栎

700

350

+65

陈德祥

2004

闽楠

700

350

+22.0

韩文军

2003

裂壳锥

500

350

+94.3

韦彩妙

1996

荷木

+76.1

竹类

毛竹

700

大气

+57.3

施建敏

2010

落叶阔叶乔木

麻栎

800

400

+89.2

谢会成

2002

油桐

700

350

+23.6

何平

1998

常绿阔叶灌木

南天竹

700

350

+44.6

蒋跃林

2006

落叶阔叶灌木

毛榛

650

325

+44.5

蒋高明

2000

枸杞

700

350

+48.5

侯晶东

2012

多年生根茎禾草

羊草

680

 

340

 

+43.8

杜占池

2013

多年生丛生禾草

大针茅

+30.2

多年生直立茎草本

香根草

700

350

-13.5

刘金祥

2009

多年生匍匐禾草

狗牙根

 

700

 

 

350

 

+12.1

 

蒋跃林

 

 

2006

 

多年生肉质草本

芦荟

+19.6

多年生鳞茎型草本

红花酢浆草

+40.5

 

一年生草本

烟草

700

350

+48.0

 

何平

 

 

1998

 

莴苣

550

 

350

 

+10.3

法国豆

+27.2

叶状体植物

荒漠藻(中等含水量)

700

360

+200

苏延桂

2010

备注:1.表中光合速率数据,+为升高率,-为降低率,下同。

2.生活型划分,主要按照《中国植被》(主编:吴征镒)的分类系统,下同。

 

1.2.种植在高CO2浓度下的植物

生长在高CO2浓度下的植物,当用大气CO2浓度与高CO2浓度分别测定时,后者的光合速率均明显升高,但上升幅度差别很大,见表2之例。

 

表2.种植在高CO2浓度下,测定时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

 

植物种类

种植条件下CO2浓度

测定时CO2浓度

处理

时间

(天)

光合速率升高(或降低)率(%)

第一

作者

发表年份

μmol·mol–1

处理

处理

对照

枸杞

700

700

350

70

+67.8

侯晶东

2012

烟草

700

 

700

 

350

 

50

 

+42.0

 

何平

 

1998

油桐

+26.3

莴苣

550

550

 

350

 

50

 

+13.0

法国豆

+21.3

裂壳锥

500

500

350

65

 

+98.2

韦彩妙

1996

荷木

+90.5

闽楠

700

700

350

90

+54.4

韩文军

2003

 

2.种植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将植物分别种植在目前大气CO2浓度与高CO2浓度下,而后只用目前大气CO2浓度进行测定,或者用目前大气CO2浓度与高CO2浓度分别测定,其实验结果大部分是一致的,即CO2浓度升高时光合速率有所增加。但少量研究结果相反,即CO2浓度升高后光合速率反而降低。

2.1.用目前大气CO2浓度测定

下面引用的文献,有些在研究方法中注明了测定时使用的是大气CO2浓度,有些却未做明确说明。对于后者,此处均视为是在目前大气CO2浓度下测定的。因为,对种植在高CO2浓度下和种植在大气CO2浓度(对照)下的植物,如果分别用各自的CO2浓度测定,便无法区分其光合速率的差异是种植条件下还是测定条件下CO2浓度升高造成的,所以将其看作是用大气CO2浓度测定的,较为合乎逻辑。现将有关研究结果进行归类,分别列入表3-11。

实验结果表明,当植物种植在高CO2浓度下时,其光合速率通常有所升高,无论植物属于何种碳代谢类型、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无论是何种植被类型中的植物,无论种植在何种生态条件之下,大都如此,尽管幅度差别极大。但例外者也不鲜见,特别是小麦尤为突出。

2.1.1.不同碳代谢类型植物的实验结果

C3植物和C4植物,种植在高CO2浓度下,光合速率一般均有所升高,其中,C3植物升高幅度较大;然而有的实验,光合速率降低。见表3所列。

 

表3.不同碳代谢类型植物(以农作物为例)的实验结果

碳代谢

类型

植物种类

种植条件下CO2浓度

μmol·mol–1

处理时间

(天)

光合速率升高(或降低)率(%)

第一

作者

发表

年份

处理

对照

 

C3植物

冬小麦

700

350

全生育期

+15.6

郭建平

2002

冬小麦

750

375

全生育期

-12.3

王佩玲

2011

5种作物

750

375

60

+49.7~+53.8

王建林

2012

小麦种群

680

340

>85

+27

王修兰

1995

 

C4植物

玉米

700

350

全生育期

+4.2

康绍忠

1999

玉米

700

350

拔节期测定

+5.7

郭建平

2002

3种作物

750

375

60

+19.2~+24.1

王建林

2012

玉米种群

680

340

>85

+4

王修兰

1995

备注:1.除注明者外,测定部位均为叶片,下同。

2.王建林(2012):3种C4作物为玉米、高粱和谷子;5种C3作物为大豆、甘薯、花生、水稻和棉花。

 

2.1.2.不同生活型植物(以天然植物为例)的实验结果

不同生活型植物,种植在高CO2浓度下,光合速率通常升高,但幅度差别极大。其中,个别实验,光合速率明显降低。如表4所列。

 

表4.不同生活型植物(以天然植物为例)的实验结果

生活型

植物种类

种植条件下CO2浓度

μmol·mol–1

处理时间

(天)

光合速率升高(或降低)率(%)

第一

作者

发表

年份

处理

对照

常绿针叶乔木

 

岷江冷杉

720

360

150

+81.5

王亚萍

2008

油松

700

大气

100

+23.7~+133.2

王美玉

2007

常绿阔叶乔木

闽楠

700

350

90

-83.4

韩文军

2003

落叶阔叶乔木

辽东栎

700

350

120

+55.2

林舜华

1997

竹类

缺苞箭竹

720

360

150

+68.7

王亚萍

2008

落叶阔叶灌木

高山柳

720

360

150

+30.2

王亚萍

2008

胁果沙棘

720

360

96

+152.3

马飞

2012

多年生肉质草本

凤梨

1000

360

30~90

+136~+259

王精明

2004

多年生直立草本

紫苜蓿

700

350

+18.7

+30

项斌

1996

多年生丛生禾草

白羊草

750

375

110

+5.6

张昌胜

2012

多年生根茎禾草

长岭羊草

700

350

90

+71.9

高素华

2001

多年生鳞茎型草本

百合

600

340

47

+54.3

魏胜林

2001

多年生附生草本

鼓槌石斛

800

380

30

+32.5

刘汉峰

2012

 

一年生草本

 

大豆

700

大气

60

+205.5

王春乙

1993

黄瓜

1000

500

40

+50

于国华

1996

大白菜种群

700

350

(未注明)

+68

王修兰

1994

叶状体植物

牟氏角毛藻

700

350

(未注明)

+32.4

胡晗华

2001

 

2.1.3.不同植被类型中建群植物的实验结果

不同植被类型中的建群植物,种植在高CO2浓度下,光合速率亦通常升高,然幅度各异。(表5)

 

表5.不同植被类型中建群植物的实验结果

植物所属

植被类型

植物种类

种植条件下CO2浓度

μmol·mol–1

处理

时间

(天)

光合速率升高(或降低)率(%)

第一

作者

发表

年份

处理

对照

寒温性常绿针叶林

岷江冷杉

720

360

150

+81.5

王亚萍

2008

温带落叶阔叶林

辽东栎

700

350

120

+55.2

林舜华

1997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荷木

500

350

75

+13.3

韦彩妙

1996

落叶阔叶灌丛

胁果沙棘

720

360

96

+152.3

马飞

2012

草原

长岭羊草

700

350

90

+71.9

高素华

2001

水生植被

牟氏角毛藻

700

350

(未注明)

+32.4

胡晗华

2001

 

人工栽培草本植被

水稻(安农)

650

350

苗期-孕穗期

+88.8

林伟宏

1996

蚕豆

700

大气

18

+78.4

赵光琦

2003

大豆

700

350

(未注明)

+28.6

张朋

2010

人工栽培木本植被

油桐

700

350

50

+67.7

何平

1998

 

2.1.4.不同水分生态型植物(以天然草本为例)的实验结果

种植在高CO2浓度下,旱生植物羊草比中生植物白羊草和紫苜蓿光合速率的升高幅度为大。(表6)

 

表6.不同水分生态型植物(以天然草本为例)的实验结果

水分生态型

植物种类

种植条件下CO2浓度

μmol·mol–1

处理时间

(天)

光合速率升高(或降低)率(%)

第一

作者

发表

年份

处理

对照

中生植物

白羊草

750

375

110

+5.6

张昌胜

2012

紫苜蓿

700

350

50

+18.7

项斌

1996

旱生植物

锡盟羊草

倍增

大气

全生育期

+87

林舜华

1998

长岭羊草

700

350

90

+71.9

高素华

2001

 

2.1.5.同种植物不同品种(以小麦为例)的实验结果

以小麦为材料,在CO2浓度下种植,有的光合速率显著升高,有的明显减低,品种间差异甚大。(表7)

 

表7.同种植物不同品种(以小麦为例)的实验结果

植物

种类

品种名称

种植条件下CO2浓度

μmol·mol–1

处理时间

(天)

光合速率升高(或降低)率(%)

第一

作者

发表

年份

处理

对照

 

 

春小麦

 

 

高原602

550

350

全生育期

+10.6

廖建雄

2002

甘肃定西8654

700

350

40

+15.6

李伏生

2003

永良1号

700

350

前期测定

+21.9

康绍忠

1999

宁春4号

760

400

92

+45.3

于显枫

2012

宁春4

760

400

(未标明)

-37.3

王润佳

2010

冬小麦

 

小偃6号

750

375

返青-孕穗

-8.7

王佩玲

2011

皖麦33

750

350

68

+29.7

蒋跃林

2005

小麦

(未标明)

760

400

抽穗测定

-27.7

张绪成

2010

中麦3号(种群)

700

350

全生育期

+20.0

王修兰

1996

 

2.1.6.同种植物种植在不同土壤水条件下(以农作物为例)的实验结果

种植在高CO2浓度下,低土壤水分通常对植物的光合速率有促进作用,但亦有例外的实验结果。(表8)

 

表8.同种植物种植在不同土壤水条件下(以农作物为例)的实验结果

研究地区

(作物种类)

土壤田间持水量(%)

种植条件下CO2浓度

μmol·mol–1

处理时间

(天)

光合速率升高(或降低)率(%)

第一

作者

发表

年份

处理

对照

陕西杨陵

(春小麦)

85-100

 

700

 

350

 

全生育期

+48.5

 

康绍忠

 

1999

65-85

+50.6

45-65

+82.7

陕西杨陵

(春小麦)

85-100

700

350

60

+8

李伏生

2003

45-60

+21

陕西杨陵

(玉米)

65-100%

700

350

未标明

+4.2

康绍忠

1999

45-65%

+39.6

陕西杨陵

(棉花)

85-100%

700

350

14

+13.9

张富仓

1999

45-65%

+36.0

河南开封

(大豆)

水分充足

700

350

40

+5

张彤

2005

重度干旱

+11

山东泰安

(黄瓜)

水分充足

 

760

 

380

 

7

+16.9

 

李清明

 

2011

中度干旱

+26.1

重度干旱

+31.5

甘肃兰州

(春小麦)

75-85

 

700

 

350

 

全生育期

+15.4

 

廖建雄

 

2002

55-65

+14.0

35-45

+13.2

 

2.1.7.同种植物种植在不同氮素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种植在高CO2浓度下,随着土壤氮素的增加,对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增大;有的实验表现在光合速率升高幅度增大,有的表现在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减小,有的表现在光合速率由下降转为上升。(表9)

 

表9.同种植物种植在不同氮素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研究地区

(作物种类)

施用氮素量

mg

种植条件下CO2浓度

μmol·mol–1

处理时间

(天)

光合速率升高(或降低)率(%)

第一

作者

发表

年份

处理

对照

陕西杨陵

(春小麦)

0

 

700

 

350

 

60

+8

 

李伏生

 

2003

100

+28

200

+45

甘肃兰州

(春小麦)

0

 

760

 

400

 

(未标明)

-37.3

 

王润佳

 

2010

100

-10.1

200

+36.2

甘肃兰州

(春小麦)

0

760

400

全生育期

-27.7

张绪成

2010

200

-6.7

陕西杨陵

(冬小麦)

0

750

375

全生育期

-12.3

王佩玲

2011

250

-8.8

 

广东广州

(荫香)

0

 

731

 

365

 

30

-12.9

 

孙谷畴

 

2005

0.1

+0.1

0.4

+9.3

0.6

+19.2

备注:孙谷畴实验的施用氮素量,为每盆每周的施用量;其余实验施氮量的单位均为mg/kg(土)。

 

2.1.8.同种植物种植在不同高CO2浓度下的实验结果

同种植物,随着处理用的CO2浓度的上升,其光合速率的变化截然相反有的降低,有的升高。(表10)

 

表10.同种植物种植在不同高CO2浓度下的实验结果

研究地区

品种

种植条件下CO2浓度

μmol·mol–1

处理时间

(天)

光合速率升高(或降低)率(%)

第一

作者

发表

年份

处理

对照

 

安徽合肥

 

百合

600

340

 

47

+54.3

 

魏胜林

 

2001

800

340

+24.8

1000

340

+3.4

安徽合肥

茶树

550

350

3~6

+17.9

蒋跃林

2005

750

350

+25.8

广东广州

红掌

700

360

30

+13.0

李永华

2005

1000

360

+26.4

 

2.1.9.同种植物不同处理时间的实验结果

同种植物,随着高CO2浓度处理时间的增长,其光合速率的变化大相径庭。有的实验结果为升高,但其幅度,有的先小后大,有的先大后小;有的实验结果,光合速率先是升高,后转而下降,有的先是下降,后转而升高。详见表11。

 

表11.同种植物不同处理时间的实验结果

研究地区

 

植物种类

种植条件下CO2浓度

μmol·mol–1

处理时间

(天)

光合速率升高(或降低)率(%)

第一

作者

发表

年份

 

陕西杨陵

 

棉花

 

700

 

350

14

+13.9

 

张富仓

 

1999

21

+33.8

33

+59.4

湖南株洲

烟草

550

350

10

+72.5

何平

1998

50

+85.1

湖南株洲

莴苣

550

350

10

+44.6

何平

1998

50

+24.8

北京

元宝枫

700

350

60

+14.4

刘娟娟

2008

90

+33.2

北京

刺槐

700

350

60

+1.2

刘娟娟

2008

90

+18.4

 

广东广州

 

荷木

 

500

 

350

31

+14.0

 

韦彩妙

 

1996

65

+6.3

75

+13.3

 

广东广州

 

裂壳锥

 

500

 

350

31

+10.1

 

韦彩妙

 

1996

65

-5.7

75

-9.3

 

上海

 

水稻

 

600

 

300

1

+45.4

 

唐如航

 

1998

7

-13.7

14

-21.1

 

宁夏银川

 

枸杞

 

700

 

350

70

-15.7

 

侯晶东

 

2012

110

+99.4

130

+66.8

 

2.2.用大气CO2浓度和倍增CO2浓度分别测定

用大气CO2浓度和高CO2浓度,分别对在大气CO2浓度和高CO2浓度下生长的植物进行测定,可以看出更多问题。为便于叙述方便,现设:

Aa-在大气CO2浓度下种植,用大气CO2浓度测定;

Ea-在高CO2浓度下种植,用大气CO2浓度测定;

Ae-在大气CO2浓度下种植,用高CO2浓度测定;

Ee-在高CO2浓度下种植,用高CO2浓度测定。

由表12可见,实验结果可有4种组合。其中,组合Ee/Aa,光合速率升高幅度最大,因为这是种植和测定条件下双重CO2浓度增高的效果。如果不考虑植物本身结构变化的话,Ee可视为未来CO2浓度倍增后的测定结果,而Aa则是目前自然条件下的测定结果。组合Ea/Aa,与上述2.1的实验设计相同,结果同样显示,种植在高CO2浓度下时,多数植物光合速率有所升高,少数有所降低。组合Ee/Ae,为用高CO2浓度分别测定种植在大气和高CO2浓度下植物,其结果也是多数光合速率有所升高,少数有所降低。组合Ea/Ae,光合速率的升高幅度最小,或者降低幅度最大,表明有的植物受种植条件下高CO2浓度的影响较大,有的受测定条件下高CO2浓度的影响较大。

 

表12.用目前大气CO2浓度和倍增CO2浓度分别测定的实验结果

实验地区

植物

种类

种植条件下CO2浓度/测定时CO2浓度

μmol·mol–1

处理

时间

(天)

光合速率升高(或降低)率(%)

第一

作者

发表

年份

处理

对照

 

宁夏银川

 

枸杞

700/350

350/350

 

70

 

 

-15.7

 

侯晶东

 

2012

700/700

350/700

-4.8

700/700

350/350

+41.3

700/350

350/700

-43.3

 

湖南株洲

 

烟草

700/350

350/350

 

50

 

 

+85.1

 

何平

 

1998

700/700

350/700

+77.6

700/700

350/350

+162.8

700/350

350/700

+25.1

 

湖南株洲

 

油桐

700/350

350/350

 

50

 

+67.7

 

何平

 

1998

700/700

350/700

+71.3

700/700

350/350

+111.8

700/350

350/700

+35.7

 

湖南株洲

 

莴苣

550/350

350/350

 

50

 

+24.8

 

何平

 

1998

550/550

350/550

+27.9

550/550

350/350

+41.0

550/350

350/550

+13.2

 

湖南株洲

 

法国豆

550/350

350/350

 

50

 

 

+50.6

 

何平

 

1998

550/550

350/550

+43.7

550/550

350/350

+82.7

550/350

350/550

+18.4

 

广东广州

 

裂壳锥

500/350

350/350

 

65

 

-5.7

 

韦彩妙

 

1996

500/500

350/500

-3.8

500/500

350/350

+87.0

500/350

350/500

-51.5

 

广东广州

 

荷木

500/350

350/350

 

65

 

+6.3

 

韦彩妙

 

1996

500/500

350/500

+15.0

500/500

350/350

+102.5

500/350

350/500

-39.6

 

湖南株洲

 

闽楠

700/350

360/350

 

90

-83.4

 

韩文军

 

2003

700/700

360/700

-79.0

700/700

360/350

-74.3

700/350

360/700

-86.4

备注:闽南在种植条件下和测定时的光强均为5000Lx。

 

(二)研究中的困惑

1.对实验设计的困惑

前述许多研究,是用大气CO2浓度,分别对种植在大气CO2浓度和高CO2浓度下的植物进行测定(前述Ea/Aa,企望以此实验结果,说明到达本世纪中-后期CO2浓度倍增时对植物光合的影响,这种延伸演绎的方法是否可行?似乎不大符合未来的实际情况。因为将来,植物不仅生长在高CO2浓度下,而且必然用其生长环境下的CO2浓度进行测定,才更为真实合理。其实,Ea/Aa实验结果,只是CO2浓度升高对现在的而不是未来的植物光合的影响,所以用来解释目前的CO2施肥实验效果,较为妥当。如果将种植在高CO2浓度和大气CO2浓度下的同种植物,分别用各自的CO2浓度进行测定(前述Ee/Aa),用此结果说明本世纪中-后期与目前同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变化,颇为合理。当然,这在不考虑植物本身结构和生态生理特性变化的情况下才能成立。此外,一些学者,在研究方法中,只写明了种植条件下的CO2浓度,没有明确交代测定光合速率时所用气体的CO2浓度,对此类研究结果,更是难以进行分析比较。凡此种种,疑虑重重,困惑难解。

2.对实验条件调控的困惑

2.1.对测定条件下同化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生态因子调控的困惑

光合作用对环境条件极为敏感,光照、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大气生态因子的短暂变化,均会使光合速率随之变动。同时,各类乃至每种植物的适宜大气温度和湿度,适宜土壤水分的阈值,均有所差异;温度饱和点、光饱和点、CO2饱和点等亦有所不同。因此,在测定时,如何将同化室内的各个生态因子,调控到实验所需要的水平,至关重要。然而,在上述列出的文献中,许多实验没有标明,或仅部分标明了测定时生态因子的具体数值。所以究竟实验结果精度受其影响有多大,不得而知。这不能不使人感到迷惑。特别是,上述实验测定光合速率的仪器,多为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LI-6200、LI-60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该仪器在不使用附加温度调控装置时,同化室内的温度随测定时间增长而升高,难以控制。在夏季强光下,即使快速完成一次测定,同化室温度也往往会达到30℃,甚至35℃以上,而农作物和木本植物光合的最适温度上限一般为30℃左右。W. Larcher,1997)这均给测定结果带来了难以预料的变数。

2.2.对种植条件下高CO2处理方法的困惑

在上述实验中,有的为全天输入高浓度的CO2,有的仅白天输入;处理时间从数天到数月。差别如此之大的处理的方法和时间,必然使测定结果难以进行对比。但又不得不强加比较,疑惑之处在所难免。

3.对实验结果相左的困惑

3.1.由上述表1和表2可见,当测定条件下CO2浓度升高时,无论种植在大气CO2浓度还是高CO2浓度的植物,其光合速率通常升高,但马尾松和香根草有所下降。其中,香根草光合速率的下降,可能是由于其CO2饱和点(350μmol·mol1)低于实验所用的高CO2浓度(700μmol·mol1)所致(刘金祥,2009),尽管当光辐射较高时,多数植物的CO2饱和点为1000~1500μmol·mol-1,(户冢·绩,1973),但不能排除香根草是个例外,所以上述理由犹可说也。但马尾松光合速率下降显然不能用此解释,因为当CO2浓度从800上升成1200μmol·mol1时,其光合速率又有所上升,所以下降幅度反而小于800μmol·mol1之时。罗勇,2004)这如何才能索解?

3.2.表4的数据显示,种植在高CO2浓度下的植物,只有常绿阔叶乔木-闽楠的光合速率降低。(韩文军,2003)究其原因,其种植条件下的照度只有5000lx,大约相当于90μmol·m-2·s-1,而常绿阔叶树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一般分别为10~30600~1000μmol·m-2·s-1。(W. Larcher,1997)所以,出现这种与通常实验相反的结果,有可能是光照太低造成的。但这仅仅是一种推测,实际是否如此,有待解疑。

3.3.如表8所示,种植在高CO2浓度下,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通常光合速率有所升高,其原因是,当大气CO2 浓度增加时,植物叶片的CO2传导度在低水分条件下的降幅比在高水分条件下为小。(张富仓,1999但有的实验结果与此相反,即光合速率有所降低(廖建雄,2002),这又是何因所致?实在费解。

3.4.有些学者认为,随着高CO2浓度处理时间的增长,光合速率降低。然而,表11的数据却显示,随着高CO2浓度处理时间的增长,植物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毫无规律。有的先为下降,后转而升高(侯晶东,2012);有的先是升高,后转为下降(韦彩妙,1996;唐如航,1998);有的虽然均为升高,但其幅度,或先小后大(张富仓,1999;何平,1998;刘娟娟,2008),或先大后小(何平,1998),或先大,后小,再后又大(韦彩妙,1996)。难道这是因为植物种类不同所致吗?对此,疑云难消,无法理解。

4.对“光合下调”原因解释的困惑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将植物种植在高CO2浓度下,通常光合速率升高,但有的实验结果却光合下降,通常称此为光合下调现象,认为这是植物对CO2光合适应。造成这种现象的机理,虽尚无定论,但大都认为是由于植物长期生长在高CO2浓度下,其光合产物积累过多,造成类囊体结构受损、RuBP羧化氧化酶含量及其羧化效率降低,通过反馈抑制,致使光合速率降低。亦即当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超过了其转移与储藏碳水化合物的能力时就通过减少光合作用装置及酶系统来适应。(蒋高明,1997;唐如航,1998;王佩玲,2011;王建林,2012)此处阙疑,不拟深论,只是提出质疑:为什么同种植物,乃至同种植物不同品种,同样种植在高CO2浓度下,有的表现出光合适应,有的却无此现象?(详见表7)这或许是因为,尽管属于同种植物,但是它们的光合产物反馈抑制与氮素资源再分配机制,依然存在如此之大的差异?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当大气CO2浓度升高时,光合速率升高,是由于胞间CO2 浓度的增加,更多地补偿了气孔导度降低所带来的CO2减少所致李清明,2011)由此推论,光合下调现象的出现,有可能是因为胞间CO2 浓度的增加,补偿不了气孔导度降低所带来的CO2减少?但是,又有实验显示,在高CO2浓度处理之初,出现光合下调,而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光合下调现象反而消失,光合速率再次升高(侯晶东,2012)。这又当如何解释?欲解疑云,有待今后的大量精细深入的研究。

(三)研究者的无奈

1.CO2浓度骤变实验替代渐变的无奈

在自然界,CO2浓度为逐渐升高,到某一时期才达到倍增,而目前的实验所能做到的只能是突然将CO2浓度增倍。在CO2浓度的渐变中,植物有一个适应过程,机体是逐渐变化的,而骤变,植物只能采取应急措施。这二种变化显然是不同的。前者能够代替后者吗?但现实是,只能采用骤变,而绝无办法采用渐变方法进行实验,这实属无奈之举。

2.用目前短期处理替代将来长期研究的无奈

到本世纪中期以后,植物将长期处于高CO2浓度下,而目前的实验,通常对植物高CO2浓度处理的时间不长,短的只有几天,长的几百天,况且,届期温度和水分等生态因子均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所以目前的实验条件显然与未来的实际情况难以相符。因此,用现在的实验结果预测未来的演变,需要十分谨慎,以免实验的“毫厘”之差,造成预测的“千里”谬误。

尽管如此,研究还得继续进行,不仅需要持之以恒,而且还要增加投入,因为这项研究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在我国,这项研究经费,通常来源于国家、省部委和高等院校的自然科学基金、各类科技攻关项目和专项研究、五年计划项目等,一般研究期限较短,科研经费有限,且各自进行实验设计,测定手段精度不一。为了消除困惑与无奈,建议以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点,将这项研究列入长期定位监测与研究计划,依据各类生态系统的特征,选择监测对象,确定研究内容,建立统一设备,规范测定标准,提高实验精度,并世世代代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陈德祥,李意德,骆土寿,.短期CO2浓度升高对雨林树种盘壳栎光合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4,24(8):1622-1628.

[2]杜占池.测定条件下空气CO2浓度倍增对羊草和大针茅光-光合特性的影响.科学网,杜占池博客,2013.

[3]高素华,郭建平,周广胜.羊草叶片对高CO2浓度和干旱胁迫的响应[J].草地学报,2001(03):31-33.

[4]郭建平,高素华.高温、高CO2对农作物影响的试验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17-20.

[5]胡晗华,高坤山. CO2浓度倍增对牟氏角毛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水生生物学报,2001,25(6):636-639.

[6]韩文军,廖飞勇,何平.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闽楠光合性状的影响[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2):62-65.

[7]何平.大气温室效应与植物的光合性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油桐和烟草光合气体交换及叶的脂类组成的影响[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8,(3):17-22.  2

[8]侯晶东,曹兵,宋丽华.CO2浓度倍增对宁夏枸杞光合特性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5):71-76.

[9]蒋高明,韩兴国.大气CO2 浓度升高对植物的直接影响-国外十余年来模拟实验研究之主要手段及基本结论[J].植物生态学报,1997,21(6):489-502.

[10]蒋高明,渠春梅.北京山区辽东栎林中几种木本植物光合作用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2):204-208.

[11]蒋跃林,张仕定,张庆国.大气CO2浓度升高对茶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茶叶科学. 2005,(1):43-48.

[12]康绍忠,张富仓,梁银丽,等.土壤水分和CO2浓度增加对小麦、玉米、棉花蒸散光合及生长的影响.作物学报,1999,25(1):55-63.

[13]李清明,刘彬彬,邹志荣。CO2浓度倍增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11,44(5):963-971.

[14]李伏生,康绍忠,张富仓.CO2浓度、氮和水分对春小麦光合、蒸散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3,(3):387-393.

[15]李永华,刘丽娜,叶庆生.高CO2浓度对红掌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5,(4):343-346.

[16]刘娟娟,李吉跃.CO2浓度倍增对元宝枫和刺槐光合特性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6):143-146.

[17]廖建雄,王根轩.干旱、CO2和温度升高对春小麦光合、蒸发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5):547-550.

[18]罗勇,田大伦,项文化,等.在CO2浓度加富条件下马尾松针叶的生理生态响应[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1):10-13.

[19]林伟宏,白克智,匡廷云.大气CO2增加对水稻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生态农业研究,1996,4(2):40-43.

[20]林舜华,项斌,高雷明,等.辽东栎对大气CO2倍增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1997,21(4):297-303.

[21]林舜华,高雷明,黄银晓.大气CO_2倍增对草原羊草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1998,(6):1-6.

[22]刘金祥,刘海聪,李锦添.香根草光合特性对有效光辐射增强和CO2浓度升高的响应[J].热带作物学报,2009,30(8):1201-1205.

[23]刘汉峰,王雁,沈应柏. CO2倍增对鼓槌石斛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2,(7):6-9.

[24]马飞,徐婷婷,张晓玮,等.肋果沙棘幼苗对CO2浓度升高的生理生态响应.林业科学,2012,48(10):30-35.

[25]孙谷畴,赵平,饶兴权,等.供氮和增温对倍增二氧化碳浓度下荫香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5,(08):1399-1404.

[26]施建敏,杨光耀杨清培,.厚壁毛竹光合作用对CO2浓度倍增的短期响应.广西植物,2010,30(5):636-640.

[27]苏延桂,李新荣,陈应武,等.温度和CO2浓度升高对荒漠藻结皮光合作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9):2217-2222.

[28]唐如航,郭连旺,陈根云,等.大气CO2浓度倍增对水稻光合速率和Rubisco的影响.1998,24(3):309-312.

[29]王春乙,高素华,潘亚茹,等.OTC-1型开顶式气室中CO2对大豆影响的试验结果[J].气象,1993,19(7):23-26.

[30]王修兰,徐师华,李佑祥. 大白菜对CO2浓度倍增的生理生态反应[J].园艺学报,1994,(3):245-250.

[31]王修兰,徐师华,李佑祥,等.环境CO2浓度增加对玉米生育生理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1995,11(2):109-114.

[32]王修兰,徐师华,李祐祥,等.小麦对CO2浓度倍增的生理反应[J].作物学报.1996,22(3):340-344.

[33]王美玉,赵天宏,张巍巍,等.大气CO2体积分数升高对油松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态环境. 2007(01):99-103.

[34]王亚萍王开运张远彬,等. 川西亚高山森林优势种对CO2浓度倍增的光合生理响应. 生态环境2008,17(4):1514-1517.

[35]王精明,李永华,黄胜琴,等.CO2浓度升高对凤梨叶片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06):511-514.

[36]王佩玲,许育彬宋淑英,等.大气CO2浓度倍增和施氮对冬小麦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6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2011,31(1):0144-0151.

[37]王建林,温学发,赵风华,等. CO2浓度倍增对8种作物叶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236(5):438–446.

[38]王润佳张绪成高世铭,等. 大CO2浓度增高和施氮量对抽穗期春小麦光合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5):32-58.

[39]韦彩妙,林植芳,孔国辉.提高CO2浓度对两种亚热带树苗光合作用的影响[J].植物学报. 1996,(2):123-130.

[40]魏胜林,刘业好,屈海泳,等.高CO2浓度对百合某些生理生化物质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4):410-413.

[41]项斌,林舜华,高雷明.紫花苜蓿对CO2倍增的反应:生态生理研究和模型拟合[J].植物学报,1996,(1):63-71.

[42]谢会成,姜志林,叶镜中.麻栎光合作用的特性及其对CO2倍增的响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67-70.

[43]于显枫,张绪成.高CO2浓度和遮荫对小麦叶片光能利用特性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7):895-900.

[44]于国华,宫本堂,何忠诚,等.大棚黄瓜增施CO2对光合速率的影响[J].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6,(1):5-10.

[45]张彤,王磊,杨俊兴. CO2倍增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光合效应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5,(8):47-50.

[46]张朋,张文会,苗秀莲,等.CO2浓度倍增对大豆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大豆科学,2010,29(1):64-67.

[47]张绪成,张福锁,于显枫,等.氮素对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0,(8):1362-1370.

[48]张昌胜,刘国彬,薛萐,等.干旱胁迫和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白羊草的光合特征.应用生态学报,2012,23(11):3009-3015.

[49]张富仓,康绍忠,马清林.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棉花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999,7(3):267-272.

[50]赵广琦,王勋陵,岳明,.增强UV- B 辐射和CO2复合作用对蚕豆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01):6-10.

[51]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主编:吴征镒).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52]户冢 绩,木村 允.植物の生产过程[M].东京:共立出版株式会社,1973.

[53]W. Larcher.植物生态生理学[M](翟志席,等译).北京:中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64-740737.html

上一篇:空气CO2浓度倍增对典型草原植物光合生态特性的影响(二)
下一篇:植物的生活型及其分类系统
收藏 IP: 221.218.157.*| 热度|

4 赵斌 李学宽 biofans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