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径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njing

博文

实验室内部审稿制度的探讨

已有 2604 次阅读 2009-10-28 15:1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学, 博士生, 实验室, 文章, 老师

目前我国大学的博士生在投稿之前都会找一两个本专业的老师帮忙修改论文。这种方法目前是处于自由组合阶段。博士生一般只是把论文交给经常指导自己的老师,偶尔也会请公认比较有论文写作经验的老师对文章写作把关。这样做有以下优点:

1、指导老师对论文的内容非常清楚,保证论文探讨的问题方向不会偏离本专业;

2、具有丰富写作经验的老师对论文的结构和用词把关,保证论文的写作质量。

但同时也存在以下缺点:

1、受指导老师感兴趣的方向和指导时间的限制,博士生缺乏对相关专业(相关问题)的了解;

2、博士生只和指导老师探讨问题,导致该老师指导的博士生研究(一般是相关的)之间缺乏互动;

3、如果碰上修改写作的老师和指导老师最近很忙,博士生要等很久才会拿到修改后的稿子,老师会感觉压力很大,而该同学也要因此延迟投稿时间。

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可以采用内部审稿制度来解决。

内部审稿制度是在论文投稿之前组织实验室内部人员(包括指导老师、其他老师、博士生在内)对该文章进行审阅的制度。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就有一个内部审稿制度,目的是保证论文的正确性,对研究也有相互影响和砥砺的好处;未经内部审稿的论文不能寄给杂志。各个学科(研究领域)可以有所不同,在此给出一个参考的步骤:

1、成立审稿人数据库,实验室中所有具有n年以上的科研经验的科研人员均可进入此库;

2、论文主要完成人从中挑选3-5人,将论文发送给他们,并协商确定组织汇报此论文工作的讨论会时间及地点;

3、讨论会上,论文主要完成人汇报与此论文有关的工作,最终确定审稿人反馈论文意见的时间;

4、审稿人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反馈意见给论文主要完成人的指导老师;

5、如果反馈意见中要包括是否同意发表。如果同意发表的人数达到n人以上,则需根据修改意见修改后投稿;否则需根据修改意见补充研究工作,重新内部审稿。

提交给内部审稿的论文也应该按照拟投期刊的标准排版,如果作者不认真对待也会影响内部审稿人的态度。同样审稿人的意见应该公布出来,如果不认真审稿大家也会一目了然。

内部审稿制度通过限定审稿时间可以提高审阅论文的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拖延。而审稿人的审稿意见也会帮助作者进一步完善论文。同时还达到了实验室内部人员互相了解各自目前的研究工作的目的。

内部审稿制度不仅会解决目前自由组合方法的缺点,而且具有以下优点:

1、多样的审稿人知识背景会促进作者产生新的思路或者完善该论文工作;

2、让具有一定能力的博士生参与其中,对该学生自身能力是一种锻炼;

3、英文写作的问题更容易解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554-265654.html


下一篇:急功近利乃教育之大忌
收藏 IP: 211.101.37.*|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