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Suoch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Suochun

博文

陈景润的故事——揭开封尘30年的往事 精选

已有 16722 次阅读 2011-3-21 11:37 |个人分类:追忆怀念|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陈景润

陈景润的故事

--揭开封尘30年的往事

张锁春

 

今日是2011319,是陈景润同志去逝15周年纪念日。1996319陈景润同志去逝,当时享年63岁,应算作是英年早逝,非常可惜!本人虽然与陈景润之间并不熟悉,没有在一起共过事;但却有过一次偶然接触的机会,在一起相处过短暂的美好时光。揭开早已封存30年之久的往事,也许是对故友人最好的回忆,作为个人对陈景润同志去逝15周年的缅怀!

 

(一)   从一张集体合影照说起

 

1981724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宾馆

第二排坐:左1潘鼎坤、左9陈景润、左10秦天真、左11秦元勋、左14杜家瑶

第三排站:左10王政贤;

第四排站:左6任光耀、左9林德明、左10李作新、左14邱希春、左15纪桂阳;

第五排站:左1游叔中、左10张锁春、左11战同胜、左13余国联、左16陈吉斌;

                    最后:左8李鲁平、左9马则一、左11曹金洲、左12马玉林、左15蒋伯诚、右1常谦顺

 

1981724813,秦元勋教授应《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主编钱伟长教授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之邀请,在贵阳市花溪宾馆举办全国性的《计算物理学》讲座。实际上是《应用数学与力学》系列讲座第九期和贵州省自然科学技术讲座第一期联合举办的。

    由于秦先生是贵州贵阳市人,这次贵州省政府举办自然科学讲座开讲,邀请秦先生为第一开讲人。为了造声势,扩大影响,秦先生还出面邀请中科院数学所的同事陈景润去助威。陈景润在“文革”后期巳名声大震,作者徐迟写的《哥德巴赫猜想》报告文学一出版,家喻户晓。1980年那一批提升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全国闻名。这一张珍贵的合影照是讲座开幕式后在花溪宾馆门前的集体留影。

 

这次全国性的《计算物理学》讲座到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地的有112人。由秦先生主讲,作为秦先生的硕士研究生,有幸我与常谦顺两人陪同秦先生一道前往,担任辅导员的角色。用的基本教材就是秦先生19787月编写的《计算物理学概述》。秦先生主讲,他只是提纲契领地讲几次,之后就是由我与常谦顺俩人每日间隔地仔细地讲。会后以讲座的内容为基础,进行修改和扩充,并邀请其它同志加入撰写,完成《计算物理学》一书的书稿,由四川科技出版社198410月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计算物理领域内的第一本专著的由来。

 

这次是由贵州省政府举办自然科学讲座,贵州省政府极为重视,最高规格的接待,住在离花溪宾馆不远,当年为毛主席建造的别墅行宫“碧云窝”里。这是一个三层建筑,安排陈景润和随行的一位研究生姓丁住在二层,秦先生和随行的一位研究生住三层。我和常谦顺是每人住一个星期后轮换。整个一层除了外边是大会客厅外,内边就是卧室,大的卧室外边有一个小卧室,陪同人员就住在小卧室内,便于负责照顾首长的起居和安全。因吃的是“小灶”,就四个人在一起吃饭,这样使我也有机会认识和接触这位大名鼎鼎的陈景润

 

() 陈景润的秘闻趣事

这次秦元勋邀请陈景润来贵阳助威,也闹出不少笑话:由于他搞的哥德巴赫猜想,没有几个人能懂,因此只能请他去给中学生、大学生去讲数学科普知识。一般的人们都怀着好奇的心理,也不是去听他讲什么,而是要看他长得是什么样子,其实与普通人并没有两样,往往是人山人海,产生轰动效应。

早就听说有关陈景润的很多“怪闻”,这次能亲自“领教”一下。真的名不虚传,他的确有些“怪”,比方说:吃的东西就与众不同。在省政府的招待宴会上,山珍海味他都不吃,尤其是极奇珍贵的“蛙蛙鱼”,每人一小碗。这些他都不吃,而他只吃面条加橘子水。一般人认为无法吃,而他就只吃这玩艺儿,你说怪不怪?

由于陈景润大名鼎鼎,贵州省政府对他照顾特别好,也不知道怎样照顾才是好了。有一次不知让他吃了些什么东西后不舒服,弄得他上吐下泻,严重到了“脱水”程度。这下子慌忙坏了省政府官员,甚怕捅出漏子,连忙给他打针、吃药、还挂了点滴输液,足足忙了一阵子,真是虚惊一场。

我们住在“碧云窝”,专供毛主席去视察贵州时住的别墅,可惜主席一天也没有去住过,这次却让我们去享受了。这里设有特供的“小灶”。有时吃饭人到齐了也只有我们四个人:秦、陈、加两个学生。饭后散步,有机会与陈先生闲聊,试探男女事,询问诸如这次回北京路过武汉下去看不看女朋友否?诸如此类问题,当时我们都知道他巳找到了武汉军区的一位护士,尚未结婚。他说直接坐飞机回北京,不能去武汉,要不去了难以脱身。他很随便、也很随和,善于健谈,有人情味,与一般人并无两样。

 

() 讲座的“附产物”

在讲座讲课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纷纷提出,尤其是在李作新、马玉林等人的鼓动下:要求在结束讲座后能建立“计算物理学科联络组”,以便今后加强联系,进行学术成果和情报的交流,推动计算物理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在85日下午四点在“碧云窝”,由秦先生出面亲自召集部分代表,主持召开座谈会,当时出席者共有十人,具体商讨了今后有关联络事宜。这十人就成了正式的发起人(秦元勋、杜家瑶、潘鼎坤、王政贤、任光耀、邱希春、李作新、马玉林、常谦顺、张锁春),“学科联络组”就是“计算物理学会筹备组”的前身。计算物理学科从此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发展开来。

 

张锁春摄于“碧云窝”     

 

  从左至左:常谦顺、秦元勋、张锁春(“黄棵树瀑布”)

 

 

(从左至右)前排:余国联、纪桂阳、马玉林、马则一

后排:曹金洲、游叔一、张锁春、李作新

 

(写于2011.3.19,北京家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80-424728.html

上一篇:一个“老九院人”心中的朱光亚形象
下一篇:“596”---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31 鲍海飞 郭桅 马红孺 郭韬 刘晓瑭 吉宗祥 于锋 许洪光 李银生 刘庆丰 李学宽 王力 罗帆 马昌凤 杨华磊 刘广明 林忠辉 廖聪维 武夷山 赫英 王永林 陈安 张晓锋 杨远帆 吕喆 李泳 王铮 唐常杰 neilchau nobel168168 KX1790068527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