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如何看待标准的物理理论

已有 2876 次阅读 2015-3-23 16:0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们的时代无疑是自然科学变革剧烈的时代,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强行的挤入物理科学的标准理论而成为其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起,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科学不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来说,这类争论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他们无所适从,一会这山好一会那山高,在盲目和糊涂中被带到了某个角落。

      在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进步所推动的技术进步的环境下,已经很难设想有那个团体会苦口婆心的告诉另一个有利益冲突的团体:你的问题出在对科学的那部分的理解是错误的,你的理解性错误是如何的导致你的技术研发的失败的。

      尽管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依然秉承科学传统把基础科学理论的抽象部分公开化,但是,他们几乎不会主动的帮助其它有竞争关系的同行去正确的理解自身的抽象形式,尤其是在(个人有个人的自由)学术上的自由理念下。而且,他们在原则上也做不到。其他学者有完全的自由去解读他写出的抽象理论。

      在这个意义上,没有学术权威!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推论,目前标准的物理理论也不具有绝对的历史权威性,但是,它是具有现实权威性的。这样,无论是那个国家的科学家,他们都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一方面要现实的肯定当前物理理论的当前的权威性,一方面又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当前标准理论的非权威性。

      因此,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寻求未来具有权威性的理论,以替换当前的权威性理论。近十多年来,多重矢物理学派对电磁场理论的研究就非常典型的表现出了这个特征。从而,引入了电磁介质的新分类,而且有望进一步的应用于新材料开发。

      现代物理学家中的激进派(多重矢物理学派)是如何看待标准物理理论的呢?他们认为:经典的标准物理由两个部分组成:数学,物理。而前者又分为:几何,解析。

多重矢物理学的革命在于,它的两个组成部分是:哲学,形式化。前者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而后者是把物理现象与数学符号联系起来。这当然不会产生“新的”物理学,但是,把各类物理现象在统一的形式体系下统一起来对于未来的科学进步是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

这个学派的学者是如何看待经典标准理论的哲学特点的呢?他们认为,经典理论在本质上属于:帕拉图主义(也称物理唯心主义)。这个主义的特点是:引入数学上的抽象量,而又禁止你直接检验(测量)其理想形式,这类理想形式(条件)是通过数学推导(公式化)而被认知的。(也就是我们高中、大学课本里的词句:在XXX理想条件下,某某定律,如何如何。)不仅如此,算子学派(用算子理论表述物理学基本运动的学派),结构学派(用数学变换的底层结构表达物理学基本运动的学派),这两个当前在物理学界很红的学派也是属于帕拉图主义。

      多重矢物理学派把自身划入亚里斯多德主义。亚里斯多德主义(也称物理唯物主义)认为抽象量客观上不存在,物理量必须是可直接检验的量。这样,就对物理学所使用的数学工具提出了一个选择原则,几何上可直接检验的数学理论

      实用主义学派是属于亚里斯多德主义的。泡利、狄拉克在量子力学理论上的贡献就是实用主义学派的典范。他们的理念之一是:尽可能少引入原理。或者说,原理够用了就行。

      与实用主义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激进主义学派。他们的特点是把某类成功的理论无限制的推广,无条件的外延。而很少注意到科学上早就有的科学定理的存在。

      多重矢物理学派恰恰是在激进主义主导的时期,如果他们不能正确的把握标准物理理论,不能从科学理论本身发现如何约束自身的研究,那么,就有可能“创新”出物理学,而不是“发现”新的物理学。这个学派一边在开拓进取,一边在自我批判以防出现失误。

      我国很多的学者认为要把哲学赶出物理学,但是,一百多年来,恰恰是哲学在左右物理学理论的走向。如果说过去的一百年物理学是被动的化,那么下一个时期的物理学就是主动的寻求哲学来作出理论发展方向的选择。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其文化中有高度凝练的哲学成分,它能否转化为在基础科学(如物理理论)中的竞争优势呢?没有答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876665.html

上一篇:现代工业进步如何依赖基础科学
下一篇:高斯的曲面几何理论及其近代形式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3 马德义 张云 trtrtr392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