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贬低或迷信权威理论是科学研究者的通病

已有 8136 次阅读 2018-7-12 17:5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尊重权威理论是科学研究者的基本学术道德。但是,走向极端的话,就是迷信权威理论。

 在一个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的研究群体中,迷信权威理论是科学研究者的通病。

 尊重权威理论有3层含义:1)无论后来发展的新理论揭示出作为先导的权威理论有何不足,依然要无条件的承认这个权威理论对于学科进步的重大贡献(历史进程的里程碑)。这是最为基本的尊重。

 在期刊上有不少论文,基于后来的研究新发现(或新认识),大贬权威理论(或创立者)。洋洋得意的宣称自身如何高明。这实质上是缺乏尊重。

2)对于某些研究者由于迷信权威理论而得到错误的推论,或者研究上的失败,决不应该把失败的责任推给权威理论创立者,而是认为这个已有的权威理论需要进一步发展,或开拓,或更新。这是理性上对于权威理论的尊重。

在期刊上有不少论文,自身没有理解和把握好权威理论的本质,瞎用一气,直接地得到结论,这个理论不正确。这实质上也是缺乏尊重。

 3)对于权威理论的学术批评,一般的是先理清在那个论域内权威理论是正确的,再研究指出在超出其有效论域范围时,其理论不足(或失效)的基本原因。这是严格的,学术研究意义上的尊重。

 但是,很多文献,为了强调新理论的优点,常常是以贬义的方式来论述旧的权威理论。而这种文风在我国特别的有市场。这是缺乏对于理论的基本尊重。

 总的来说,缺乏对于权威理论的尊重的风气走到极端的话就是贬低权威理论。由于科学理论总是由前一个时期的权威理论演化为后一个时期的权威理论,所以贬低性的论述总是很容易地出现在部分科学研究者的文献中。

 与贬低形成反向极端的是迷信权威理论。

 迷信权威理论的文献有几个非常突出的特征:A)不管自身的论域是否符合权威理论成立的基本条件,反正就是直接使用。

我们初入科研大门的时候,这是经常犯的错误。因为刚出校门,我们还沉浸在对于权威理论的盲目迷信之中。

 B)迷信权威理论的科学研究者,一般的总是在寻找文献上的合适“权威理论”,一旦找到就认为自身的研究论题“基本解决了”。

 在网络时代,由于文献很容易得到,这种迷信基本上是科研(论文)的主流。它的极端就是认为:在巨大的文献寻找环境下,总能找到与自身论题条件和目的极为近似的“权威文献”,从而追出“权威理论”。

 这种迷信是目前大多数科学研究者的通病。

 C)学术上的迷信就不一样了。这类科学研究者特别的迷信权威“定律”,“定理”(这里使用数学类期刊的概念),总是在寻求适用于自身论域的相关“定理”。

 20世纪的理论研究在本质上就是在突破对于基于前期的数学理论和简单实验所建立的部分定理的迷信。但是,很矛盾的是,这种破除由在很大程度是借助于其它(反方)的“权威理论”。在实际上形成了用一种迷信取代另一种迷信的格局。

 总而言之,贬低或迷信权威理论是科学研究者的通病。其基本根源是认识论所决定的。

 理论物理学界的风气是自觉的应用哲学思辨来克服这种通病。而工程界则直接用实验(实践,或可工程化)来作为判据。论文导向的科研群体则是倾向于走向对权威理论的迷信。半外行的研究者则是基于自身的个别“实验证据”走向对权威理论的贬低。

 理论物理学界的风气是值得科学研究者学习的:尊重但不迷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123702.html

上一篇:缺位的抽象理论研究1950-2010
下一篇:从知识产权与科学研究看学术不端
收藏 IP: 1.195.108.*| 热度|

13 黄永义 范振英 谭铎平 季丹 赵振明 刘锋 罗教明 朱如明 郭景涛 张鹰 郭奕棣 贾守军 Hyq1893685379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