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名牌大学的领导曾问过笔者:“怎么才算得上世界一流大学?”这确实是一个good question(有点像中文里的“问得好!”;一般不仅指very good,而且指very difficult to answer)。
那是“985工程”刚刚启动的时候,财政部一位领导到这个学校去说:国家给你们这么多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你得提出几个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硬指标”,至少证明你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不然我怎么验收?这里所谓“硬指标”,就是指可以“量化”的指标。
当时笔者的回答就是:同行的“reputation”——世界上其它学校的校长们、教授们、学生们说你是,你就是;说你不是,你有多少“量化”的成绩,你也不是!
为此,该校专门组织了校长带队的考察团到欧美转了一圈,问了诸如牛津、剑桥和美国Ivy League的校长们。得到的回答也是一样:“reputation”。
拿毛泽
前些日子,一位美
这就是“reputation”。尽管根据统计数字,根据一些“量化”的“硬指标”,很多学校的中文系在一些方面可能更“一流”一些。
这说的是学校,是一个群体的科研教育水平。对具体的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提起牛顿,就想起他的微积分、经典力学定律(牛顿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提起爱因斯坦,就想起他的相对论;提起李、杨就想起宇称不守恒(数学物理学界还会想起Yang-Millis场);等等。提起某位知名的学者,也总是说他(她)做过什么什么的,如数家珍。这就是“reputation”。也有提起某个名字,只是说他是个院士,或者他是校长、院长、主任。。。这当然也是“reputation”的一种。
记得前几年有个城市的教育部门为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可能也为了在教育领域做一点“移风易俗”的事情吧),规定中小学生的考试成绩只告知本人,不得公布。这本来是件好事情,可是收到很多家长的抗议:我的孩子不知道他(她)在班级处在什么地位了,不知道该怎么努力了!笔者读书的时候,有一门选修课,教授只给通过、不通过的成绩。也遭到一位同学的抗议:这个成绩,以后拿到单位去,领导怎么知道怎么使用我!(不要笑,这是原话!)
都是“量化”惹的祸!
我们有的朋友,就是在这种从小“比分数”形成的“量化”思维里长不大:不列出个1,2,3来,就分不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糟的。
当然,首先要有量,然后才有可能评价优秀和一般。但是作为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已经做了教授、副教授的资深科研人员,“量”的阶段早已经过去了,到了讲究“质”的时候了。“量”的评价不是没有用——至少有统计上的意义,但只可以作为参考,不应该做主要的标准。
一篇文章,CNS或者PRL接受不接受,甚至送审不送审,有“量化”标准吗?被rejected的理由,常常只是“不适合在这里发表”。美国的同行们管这叫“judgment call”。这也是一种“reputation”。高水平的工作,本就该这样来评价。当然这会产生很多不公平。但是工作做到这个境界,就不会在意发在哪里了。发表的目的,是给同行看。关键是看同行们的“reputation”怎么样,看同行们,特别是你在意的、尊重的那几个同行是不是appreciate你这个工作。
“量化”评价越少,说明我们的科研、教育的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笔者知道至少有一所Ivy League school,聘请
有人问:名单上前10名的人基本上都有不错的工作,人家会来申请吗?Good question! 如果这些人不来申请,怎么办?会考虑后面10名吗?不会!如果这前10名的人不来申请,那这个位置就取消了!这叫宁缺勿滥!。这就给那些正在做tenure track的助理教授、副教授们很大压力:你必须是领域的top 10,不然你的职位就不保!
什么时候我们的学校也这么招聘,那就达到“世界一流”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