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奖之后的冷静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昨天傍晚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之后,2021年的诺奖名单全部揭晓。作为一个私人捐赠设立的科技和人文科学奖项,受到全世界瞩目,里面成功的因素值得我们深思。单纯以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奖、化学奖三个自然科学奖而言,评审过程的被动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是得到公认的。
诺奖公布周是我国科技界最安静的一周,几乎没有“放卫星”式的科技重大突破新闻。冷静之余,哪些是国家层面、个人层面可以做的呢?
从国家层面而言,在“破五唯”评价之后如何确立新办法?现在的评价办法,包括各类科技奖项和人才体系评价,在“破五唯”之后还是继续原来的惯性,量化指标思维还是会出现在评审过程中。可以量化的指标,咱们都有办法解决,都可以在对标对表上取得炫目的业绩。一旦没有量化的指标和评价标准,往往就无所适从、没有方向、无从下手。单从论文的量化指标而言,青蒿素成果如何获得诺奖?
另外,现在国家层面大力倡导的科学家精神需要在全社会真正落实。在解决国家的“急难愁盼”问题中发挥科技力量,在突破人类对自然认知边界的挑战中体现我们的水平。老科学家们以前少有现在的各类指标、各类计划和各类项目,但取得的成果质量,是现在国家投入和国家重视程度都很高的状态下还难以达到的。这也是现在要倡导“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重要原因。
从个人层面而言,跟风做容易出成果的所谓前沿研究、包装成果申报各类项目、奖项和人才称号,以最少的精力、资金和人力在最容易取得成绩的“科技壁垒”最薄弱处攻关,难以避免。“趋利”思维,也是自然界“能量最低原理”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推广。诺奖的原则是“为全人类最大利益作出贡献的人”(for the greatest benefit to humankind),我们的原则是“for the greatest benefit to papers, funds and reputations”。在日常工作中保持战略定力真的是“富人家”玩的游戏,没有考核压力、没有评估压力、没有资金压力的“富人家”的事情。我们能否换一种思路,在各自领域内,发挥科研资金和团队的最大效率(for the highest efficiency to funds and teams),专注于一件事情持续发力?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表示大概5个人左右的小团队是诺奖工作者常出现的团队,那些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不会工作在20个人的团队。由此,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团队无论大小,能否使得成果/人数比取最大值?同时使得成果在真正的国际评价或者市场竞争中取得认可。
诺奖公布之后,我们的重大科技突破成果新闻,又要如浇了一盆冷水的开水锅一样,短暂安静之后又开始喧闹起来。喧闹是好事,只是要“为全人类最大利益作出贡献”的喧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