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鲍元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yk0104 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博文

《燕赵风华》音乐会在天津音乐学院举行

已有 4236 次阅读 2012-4-25 12:55 |个人分类:交响乐|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blank, 音乐会, border, Content

 
《燕赵风华》音乐会在天津音乐学院举行
演出实况录音: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5422520.html

长城内外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燕赵儿女慷慨悲歌的壮丽诗篇

作曲家献给祖先家园的鸿篇巨制

燕赵风华交响音乐会
鲍元恺作曲
河北交响乐团 演奏
张艺 指挥 2012年4月25日晚7:30
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

燕赵故事 组曲 选自《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一)对 花
(二)茉莉花
(三)小白菜
(四)小放牛三番 三弦与乐队 主题选自梅花大鼓及西河大鼓 天津首演
三弦 程珊燕赵交响曲 天津首演 (一)易水悲歌 悲壮的行板
(二)蓟北烽烟 活跃的快板
(三)山海遗篇 如歌的慢板
(四)太行抒怀 辉煌的终曲
乐曲说明
燕赵故事
《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是鲍元恺以西方管弦乐展现中国汉族民歌的一部大型组曲。这部由《燕赵故事》《云岭素描》《黄土悲欢》《巴蜀山歌》《江南雨丝》和《太行春秋》六个组曲24首乐曲组成的汉族人民的音乐画卷,以脍炙人口的民歌旋律和绚丽多彩的管弦乐色彩,成为在国内外演出率最高的中国管弦乐作品。其中第一组曲《燕赵故事》由取材于河北民歌的《对花》《茉莉花》《小白菜》和《小放牛》四首乐曲组成。
1. 对花
对句歌是民歌中常见的形式,而依季节次序问答花名则是对句歌中常见的内容。这首乐曲的主题采用的是河北沧州地区的《对花》,中部则是另一首沧州民歌《放风筝》的旋律。
全曲以多变的节奏、对置的音色和丰富的力度变化描绘出对歌场上欢腾热烈的场面:一连串喋喋不休的反复音调,像是场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呼喊助威。中部插入的慢板则是手执竹板击节入场的女子表演“落子”(莲花落)的舞蹈场面。
2. 茉莉花
中国各地几乎都有旋律、歌词各不相同的《茉莉花》长期流传。这首乐曲是河北沧州地区的《茉莉花》的旋律。这是一首细腻委婉的歌曲,表现了少女以茉莉花自喻,对美好爱情充满幻想的烂漫情怀。时而恬淡宁静,时而含情脉脉,时而以不协和和弦表现少女偶上心头的一缕愁绪。当另一旋律与《茉莉花》重唱时,则像是一首爱的颂歌。然后,音乐转入沉思,又在结尾时凭添一丝惆怅。
3. 小白菜
这是—首流传久远的歌,它表现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遭受继母虐待的悲惨境遇和他对生母的怀念之情。乐曲用弦乐刻画主人公对往日温暖亲情的眷恋,以及为母亲送葬情景的回忆。中间部分的旋律是根据河北民歌《哭五更》的音调重新创作的,其中有哀伤的呜咽,无奈的叹息,也有短暂的憧憬。当旋律重新回到《小白菜》时,小提琴以充满幻想的空灵音响把人们带到了这苦命孩子寄希望于天国的依稀梦境之中。
4. 小放牛
这是一首农村歌舞曲,曾被编成京剧和昆曲短剧而流传全国。清晨, 阳光明媚,清风拂煦,牧童在牛背上吹著竹笛悠然自得地走出村口。路上,一位村姑向牧童问路,牧童则以一连串问题请村姑回答,作为指路的条件。 聪明的村姑有问必答,一一应对,二人边唱边舞,一派天真。乐曲用音色对置的手法表现一问一答的诙谐情趣,最后以乐队的全奏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三番 三弦与乐队 主题选自梅花大鼓及西河大鼓
鲍元恺根据王直、谈龙建编曲的《三番》(取材于梅花大鼓)和王秀卿传谱、诸新诚编曲的《越调》(取材于河间——西河大鼓)综合改编。“三番”是梅花大鼓的过门音乐,由三弦在上、中、下三个把位上加花变奏。这首乐曲将中国北方市井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做了拼贴式结合:一方面相对完整地保留了说唱伴奏音乐的浓郁风味,同时又直接采用了西方古典音乐的展开手法,从三弦部分抽出片断音调作为主导动机,通过各乐器组的递接、对比,推进音乐的展开。这里,中西乐器各自发挥着自身的优势。而音质硬脆的三弦,同浑厚圆润但缺少弹拨音色的管弦乐,在音色、音律上形成互补。
燕赵交响曲
燕赵大地,东临渤海,西接太行,北依燕山,南望黄河。
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精深,英雄辈出的燕赵沃土,孕育了《燕赵》交响曲。
这部由《易水悲歌》《蓟北烽烟》《山海遗篇》和《太行抒怀》四个乐章组成的《燕赵交响曲》,以浓厚的河北风格和绚丽的管弦乐色彩,描绘了燕赵大地东西南北的风土人情,展现了长城内外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刻画了河北壮士慷慨悲歌的铮铮风骨和燕赵儿女坚强乐观的朗朗豪情。

第一乐章 易水悲歌 悲壮的行板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唐代诗人骆宾王以“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缅怀这位慷慨悲歌的燕赵壮士。从荆轲刺秦王到居庸关抗金,从伯夷叔齐到狼牙山五壮士,千百年来,燕赵大地不断上演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故事。乐曲以悲壮的河北梆子音调淋漓尽致地抒发着历代壮士豪情。在乐章结尾,作曲家引用了他为抒写燕赵儿女英勇抗侮历史的电视剧《血祭大沽口》所作凄婉悲凉催人泪下的主题歌《清明》(李娜演唱)的旋律,将悲壮推向顶点。第二乐章 蓟北烽烟 活跃的快板
燕赵大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烽火连天干戈不息。颠沛流离中的黎民百姓企盼平复战乱,疗治疮痍,恢复平静。杜甫的名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写了诗人听到蓟北的战争结束,平复了安史之乱,收复了北方失地的消息之后,一扫愁云,欣喜若狂的心情:“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奔涌直泻的灵动节奏,狂放不羁的错落节拍,描绘了诗人按奈不住的似箭归心。诗人纵酒放歌准备还乡,金戈铁马已成往日回忆。第三乐章 山海遗篇 如歌的慢板
建安十二年,曹操在昌黎的碣石留下了这首《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如今,碣石已被渤海淹没,而气象壮阔的《观沧海》却成了千古名篇。乐章以沉雄奔放的旋律和豪迈宏大的管弦乐音响,描绘了奇伟壮丽生机盎然的高山大海,表现了诗人吞吐宇宙的的豪迈气概和磅礴胸襟。第四乐章 太行抒怀 辉煌的终曲
八百里太行,北起北京西山,南达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山高林密,陡峻挺拔。东汉黄巾起义,隋末窦建德起义,都曾在这里安营扎寨。曹操率军登山,感叹“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李白则在这里留下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诗作名句。抗战期间,太行山又成为重要的敌后根据地。在这里,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吹响了一次次胜利进军的嘹亮号角,展现了燕赵儿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74-563423.html

上一篇:喜获南强奖
下一篇:第九届大运会会歌 鲍和平词 鲍元恺曲
收藏 IP: 222.30.53.*|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