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就颜老师在《自然》上发文章的事情,刊登了文章:
中国科技需多些欣赏少些眼红。作为一个报道,说
颜宁小组《自然》论文解析特殊蛋白结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把“不屑”甚至“愤慨”的评论认为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嫉恨之心,就有些过了。应该说,有这类响应,只是反映了靠CNS的评价指标存在着巨大的“偏压”。
大家崇尚《自然》,应该说是《自然》办得成功,这也在本质上是商业上的成功。商业上要成功,要让人家掏钱给你,内容
有意思是第一位的。这个
有意思可以是“高尚”的,也可以是“低级趣味”的。而一个事情是否
有意思,人民日报大约是最没有发言权的了。因为人民日报这些年来就不知道什么是
有意思。这样说也是有根据的。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人民日报没有了组织上的订购,单凭商业运作,是否能维持下去呢?因此,人民日报不是为了
有意思而存在的,人民日报的存在就是“意义”。
同样,“去年的屠呦呦获拉斯克奖”也是个意义、没意思事情。“崇尚卓越”的提法不错。但是不知道人民日报是否能把“崇尚卓越”与昨天的说的“学大寨”区分开来。如果不能去分开来,那就不要掺合这类事情了。所谓“君子不近危”就是这个道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