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穷县办富教育”示范性与可复制性 精选

已有 4599 次阅读 2011-10-4 08:39 |个人分类:教育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宁陕县, 免费教育

      15年免费教育是指对3年幼儿园、6年小学、3年初中和3年高中的学生实施的免费教育。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地方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如石油大县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煤海绿洲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广东的东莞等。浙江已于2004年基本普及了从学前3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成为全国第一个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省份。而一些教育强省、经济强省如上海、江苏则计划在2015年实现这一目标。

      以上实现15年免费教育的省市并未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但陕西省宁陕县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全县所有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学前三年幼儿的保教费将被免除。再加上该县于2009年在全国贫困地区第一个推行高中免费教育。因之,此项决定标志着宁陕县已率先在全国贫困地区实现15年免费教育。这大大吸收了媒体和社会的眼球。原因在于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县是一个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800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但正是这样一个贫困县却在2007年在陕西省首开先河实施农村寄宿学生“营养计划”;2009年在陕西省率先实现“蛋奶工程”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全覆盖;为了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该县每年预算1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幼儿园建设;宁陕为推行免费教育将投入财政收入的近四成,远高于12.5%的全国平均水平。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却能实现国家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宁陕县实现这一目标靠的是什么呢?宁陕“穷县办富教育”的模式能否在全国其他地市县复制呢?

      实事求是地讲,宁陕模式既不具备示范性,同时也不具备可复制性。为何这么讲呢?我认为宁陕模式得以实现的关键是有一位重视教育的领导,即陕西宁陕县委书记陈伦宝。此公2004到宁陕县任县长,后改任县委书记。陈伦宝30年前由师范学院毕业分到小学任教,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明白农村孩子苦,农村学校差。后来,也是在他的倡导下,宁陕县在2006到2011这四年中先后启动“营养计划”、“蛋奶工程”、“高中免费”、“学前免费”等工程。可以说,宁陕的每一项惠民教育政策都是这位县委书记的“先进理念”使然。同时,我们也看到宁陕如此多的“计划”和“工程”,全部以政策、制度、规定、通知等方式运行,没有形成稳定的法规。宁陕县的教育惠民政策,更多地是领导人的先知先觉,而不是政府的理性使然。这些政策靠的是青天大老爷的领导者,而不是政府的法律、法规。因之,这项政策带有很大的应时性、临时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很难想像这些优惠政策可以长久地坚持下去,特别是在领导人更新后,能否坚持将更是一个问题。

      说宁陕模式不具备示范性和可复制性的另一个理由来自教育自身的属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办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工程,是培育城市、国家持久竞争力的工程。办教育既需要领导的“先见之明”,更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教育自身的属性决定了教育是出政绩较慢的工程。很少领导者会把教育当成自己任期内的突破口。新任领导者更愿做的是“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更喜欢的是搞广场,搞大会堂,搞景观大道等,这也决定了“宁陕模式”不具备示范性和可复制性的属性。同时,我们必须明白办教育是百年大计,它不能只依靠规定、通知来保证,它更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撑。如果宁陕县人民代表大会,依法通过相关法制,支持当前的改革,这些政策将更为持久,这些计划也就更具有示范性和可复制性。

      当然,在当下中国各级官员重面子工程,重政绩的环境氛围下,宁陕县的做法值得肯定。它说明了只要政府下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领导有决心,他们就可以把当年的财政投入的大部分投入到教育中去;就可以推迟一些面子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学校校舍的改造;就可以厉行节约,把发展教育当成任期最为重要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宁陕模式也可能有示范性和可复制性,但其前提是必须提高领导者的素质,使我们的干部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必须真正使我们的领导者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493079.html

上一篇:九月高教关键词
下一篇:《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应该“报告”什么?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14 郭桅 李宇斌 何士刚 王鑫 郑波尽 刘博 方明 李振乾 张玉秀 蒋迅 李学宽 ggwwzka nobrickmaker coor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