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文责自负与名著推手

已有 2637 次阅读 2011-9-3 23:04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责自负, 名著推手

  目前,文责自负在出版界似乎已成为定规。仔细推敲起来,其实可分“作者主责论”、“编辑主责论”、“共同承责论”三种论点。具体责任我本文不予考虑。我想重点探讨一下文章的编辑水准问题。
  我常觉着有些纳闷,所有作者有这么高的文字功力吗,即使有,看走眼也是常有的事。
  诚然,对于内容的把关是可能既需要功力,又极其耗时,核实有时几乎是不可能的。
  以作者而论,除非一些有修改的腕级作家惜字如金外,普通书籍与期刊的作者其实是希望有人帮助把关的。
  说句不客气的话,我认为不少书籍的作者自己是无法替自己的文字把关的。因为除了内容外,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诸方面。我曾与一位学术出版社同志聊天,说可以兼职审阅部分书稿,他说现在的出版社不需要外聘审稿人。当前含义上的审稿人因时间等原因,通常只是在内容上审查而已。由于语言或曰汉语的复杂性,一般审稿人自己文字功夫达到境界的似乎也为数不多。
  有说,成功的人士背后有位贤内助。我认为,成功的名著背后往往有位高明的编辑。钱钟书先生的名著《管锥编》的编审周振甫先生还专门出版了《周振甫谈〈管锥编〉〈谈艺录〉》,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曾长期担任中学语文的编辑工作。
  当然,不同的文章编辑工作是不同的。文学作品的作者与编辑有些甚至形成了一种朋友般的关系。
  以巴金先生为例,巴老于1992年11月21日,写给多年的合作编辑王仰晨的信里有一段话:“我的书橱里有不少朋友的信件,其中有一大叠上面用圆珠笔写满了蓝色小字,字越写越小,读起来很费力,但也很亲切。不用说这是你的来信,我生活忙乱,常常把信分放在几个地方。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那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发光。这不是什么幻想,这闪光是存在的。我明白了。它正是我多年追求而没有达到的目标:生命的开花。是你默默地在给我引路。”——这是一位大作家,对担任其书稿编辑工作的编辑、对多年的老朋友,道出的肺腑之言。
  科技书籍与期刊作者与编辑可能较少有这样的经历。但我想,好作品其实是作者与编辑共同磨出来的。科技论文内容由作者负责可以理解,但在文字方面,出版社与编辑应当切实负起责任。出版社应当培养名编辑,让编辑共同分享作品成功的自豪感、成就感、长远感。
  名编辑有了,名著还会远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482627.html

上一篇:面壁十年,华丽转身——蔡志忠的《东方宇宙》
下一篇:少年趣事——电影的“加演”与“假演”
收藏 IP: 58.240.140.*| 热度|

1 丁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