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的流行在温带地区有明显的季节性:温带地区的季节性流感主要在冬季流行。每个冬季只会出现一个流行高峰。高峰出现,就表明当年的流感大势已去,不用担心有更严重的疫情出现。
美国今冬有中度严重的季节性流感流行。根据美国CDC截至今年第4周结束(1月25日)的最新疫情资料,美国流感疫情拐点(即流行的高峰期)早在今年元旦前后已经出现,近3周来已呈显著和持续下降趋势。
流感的流行在温带地区有明显的季节性:温带地区的季节性流感主要在冬季流行。每个冬季只会出现一个流行高峰。高峰出现,就表明当年的流感大势已去,不用担心有更严重的疫情出现。
历史上的大流行流感也常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例如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是在当年春天开始,夏季仅有少数病例,到秋天以后才开始大暴发。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流行也有类似的表现。
美国与中国同处北半球,纬度也大体相当。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交流频繁,中美两国以及整个北半球历年流感流行的趋势很相似。所以美国本季度的流感大势已去,可大体上代表中国和整个北半球本季度流感的大势已去。
美国多年来对流感有系统、科学的监测系统,美国的系统监测结果可弥补我国相应监测系统的不足,可为我国的流感防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见本博主2013-1-15的博文:傻瓜也能预言美国流感的流行趋势 )
以下以美国CDC提供的具体数据论证本季度流感的大势已去。
一、本流行季节美国季节性流感的主要病原是甲型流感中的2009 H1N1亚型,流感检测阳性标本数量已呈显著下降趋势。
美国所有50个州和波多黎各地区都设有WHO和CDC合作实验室,定期向美国CDC报告呼吸道样本检测流感病毒的结果,包括对部分流感病毒阳性样本进一步鉴定病毒的型和亚型的结果。
以下是美国CDC发布的2014年第4周(1月19日至25日) 呼吸道样本检测流感病毒的结果:
时间段 | 2014年第4周 |
检测样品总数 | 9,514 |
阳性样品数(%) | 2,006 (21.1%) |
阳性样品的型和亚型 | |
甲型流感 | 1,906 (95.0%) |
2009 H1N1亚型 | 1,116 (58.6%) |
H3 | 31 (1.6%) |
未检测亚型 | 759 (39.8%) |
乙型流感 | 100 (5.0%) |
以下为本流行季节流感检测阳性标本数量全美汇总示意图(2013年第40周-2014年第4周):
说明:
横座标:时间段,2013年第40周-2014年第4周,共17周,用17个柱形条表示。
纵座标:阳性样品数量。
柱形条中:
黄色:甲型病毒,未确定亚型;
棕色:甲型病毒,2009 H1N1亚型。
红色:甲型病毒,H3亚型;
绿色:乙型病毒;
黑色曲线:阳性样品所占百分比。
根据此曲线可得出结论:
本季度流感的流行高峰期为2014年第1周(含元旦)。
此曲线连续3周显示下降趋势,表明已跨越发病高峰期,流行强度将下降。
(注意:本季度无可感染人类的甲型流感病毒的新亚型病毒向CDC报告。)
二. 门诊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示意图:
据美国门诊流感样病例监测网(ILINet)报告,在2014年第1周,美国有4.6%的门诊病人是由于患流感样疾病(ILI)而就诊。这个百分比高于全国2%的基准线。这种超额的百分比通常能反映流感流行强度的增加。(ILI的定义为发热,温度为37.8°C或更高,咳嗽和/或喉咙痛。)
图中橫座标是星期序号,纵座标是门诊流感样疾病(ILI)所占的百分比
流行年份:2013-2014(当前、季节性) (红线)(第2主峰内)
2012-2013(中度严重、季节性)(兰线)(第2主峰)
2011-2012(温和、季节性) (绿线)
2009-2010 (大流行) (灰线)(第1主峰)
2007-2008 (中度严重、季节性)(淡兰线) (第3主峰)
2002-2003 (中度、季节性) (黄线)
自然基准线 (虚线)
图中,从左至右有3个主峰,第一个主峰代表2009年大流行流感,发病高峰期在第44周前后;第2个主峰代表2012-2013年中度严重的季节性流感,发病高峰期在2013年第1周前后。第3个主峰代表2007-2008年中度严重的季节性流感,发病高峰期在2008年第9周前后。
图中红线代表当前的季节性流感,显示的流行强度低于2012-2013年中度严重的季节性流感,而明显高于2002-2003年和2011-2012年的季节性流感,是自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以来严重程度次于2012年的一次季节性流感流行。
从此图中可见,今年的季节性流感目前正从流行的高峰期明显开始下降。
每个冬季只会出现一个流行高峰。高峰出现,就表明当年的流感大势已去,不用担心有更严重的疫情出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