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两年中,对于人造禽流感病毒传播能力的研究曾引发巨大争议。
最近,中国制造(Made-in-China)的人造禽流感病毒再次引发激烈争议。
争议的实质:外行盲目恐慌,专家鼎力支持。
过去两年中,对于H5N1禽流感病毒传播能力的研究曾引起巨大争议,并曾一度暂停。今年1月,鉴于“自然界的确存在这样的风险,即出现能在哺乳动物中传播的H5N1病毒”,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全球40名相关科学家发表公开信,宣布重新启动相关研究工作。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单位于5月2日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将H5N1禽流感病毒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重组,构建了含有H5N1病毒HA基因的127种重组病毒。发现重组后的某些病毒一旦获得甲型H1N1病毒的PA基因或者NS基因,就具备在豚鼠间通过空气(气溶胶)传播的能力。不过这些可传播的病毒对豚鼠来讲都不致命。
这项研究结果却成了某些追求轰动效应的媒体的炒作对象。英国《独立报(The Independent )》上的头条新闻是:“令人毛骨悚然地不负责任:资深科学家因中国的研究人员创建了流感病毒的新毒株而进行谴责(Appalling irresponsibility: Senior scientists attack Chinese researchers for creating new strains of influenza virus)”,; InSing.com网站的标题是“中国制造的杀手级流感病毒(Made-in-China killer flu virus )”。
让我们分析该实验到底做了什么,然后确定到底谁是谁非。
可用下图来显示该实验的最重要的结论:
H5N1禽流感病毒(红色的RNA)不能在豚鼠之间传播,而H1N1病毒(绿色的RNA)能高效传播。重组后的某些病毒只要获得甲型H1N1病毒的PA基因或者NS基因,就可产生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如图中第一排所示的6种RNA重组体)。而交换H5N1病毒的NA或M 基因所产生的重组病毒传播的效率较低(图中第二排中间所示的2种重组体)。
图中所示的所有的重组病毒都具有H5 的HA。如果H1N1病毒只有H1被H5 的HA所替代(第二排所示左起第1个重组体),则重组的病毒也能在豚鼠之间有效传播。而在雪貂中,H5 HA与气溶胶传播不兼容。因此,在传播能力的决定因素方面,用豚鼠和雪貂作试验所获得的结果显然是不同的。
目前我们对H5N1禽流感病毒传播的决定因素的了解还非常有限。上述有趣和新颖的研究结果价值很大,将有助于深入认识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中传播的机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名流感专家 Vincent Racaniello 最近发表评论,全力支持中国研究人员的上述研究:
一项非常出色的实验却得到了若干外行科学家的恶评,这确实令人遗憾。
我只能假定这是不熟悉流感病毒传播文献的科学家基于不完整的知识所作的判断。我甚至怀疑他们在发表评论前是否看过该论文的全文。
他们预测,这些病毒如果从实验室逃脱,可能会杀死数百万人。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如果您认为根据在豚鼠中的实验结果就可预测这些病毒对人类的致病性(我并不这么认为),那么,就没有理由恐惧,因为没有一种基因重组体对豚鼠是致命的。
我不相信任何动物模型能预测在人类将会发生什么。所以我甚至认为不必过于担忧这些实验的安全性。
我坚信,实验室构建的病毒不大可能成为人类的病原体:只有病毒在自然界的进化才能产生RNA片段和突变的适当的组合。
我也相信,科学家们在涉及到病原体的安全处置时是相当负责任的。
如果我们担心涉及H5N1流感病毒的每一种类型的传播实验,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理解为什么这种病毒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