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流感疫苗开发的创新 精选

已有 7329 次阅读 2011-12-5 13:08 |个人分类:流感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每年, 季节性(或每年一次的)流感在全球造成25~50万人死亡和500万严重病例。流感的流行和爆发,有可能造成世界范围内数百万人死亡。1918年的大流行流感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流感疫情,感染了高达50%的世界人口,导致全球2,000万~5,000万人死亡。公共卫生领导人担心, 如果一种高致病力的流感病毒出现在如今相互密切联系的世界,可能会造成6,000万人丧生,其中大部分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且,流感很容易起源于发展中国家,当地政府还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因此,急切需要经济上承受得起的新型疫苗来保护贫穷国家的人口,从而能更有效地在全世界范围控制大流行流感和每年爆发的季节性流感。

  PATH组织正与公共以及私立部门的伙伴合作,促进有前景的新流感疫苗开发,特别专注于流感爆发时,对贫穷国家人民来说易于获得价廉和有用的新技术。

  [说明:PATH(Program for Appropriate Technology in Health,适宜卫生技术项目)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全球健康组织,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在世界各地有30多个办事处和900名员工。其口号是“全球健康的催化剂。” 它在2009年的开支为2.57亿美元,其中1亿美元用于3种疫苗的接种计划。在2007年,它被“福布斯”列为美国200家最大的慈善机构之一。]

用于全球人口的疫苗

  流感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infuenza vaccines, LAIVs)由流感病毒弱毒株制成,几十年来在一些地区被用来预防季节性流感。我们正在同俄罗斯实验医学研究所(Russia’s Institute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IEM)合作以加速开发这些针对禽流感病毒株的疫苗。由于LAIVs具备可廉价、快速、大规模生产的潜力,适用于在未来流感流行期间快速做出反应,因此,LAIVs是非常有前景的。该疫苗通常采用点滴器或鼻喷雾装置进行接种,在流感全球爆发流行期间,它可减少对注射器的依赖,使非医务人员也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在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大流行流感行动计划的支持下,通过与IEM的伙伴关系开发的技术将可提供给资源贫乏国家以增加疫苗的供应。

  我们也寻求应用重组技术生产大流行流感疫苗;与传统的流感疫苗相比,其制备效率更高,规模更大。这些疫苗可能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并且是基于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 VLPs)设计,模拟病毒但不会致病。VLPs也可以通过细胞培养进行制备,避免了疫苗的生产依赖于鸡蛋的供应。

  我们正在和Lentigen公司合作促进廉价的VLP候选疫苗的早期研发,来预防禽流感亚型的传染。该方法的独特优势包括在便携式和一次性制造体系中VLPs的产量很高,这将使流行期间的生产规模可灵活掌握。我们也在和加拿大Medicag公司和匹兹堡大学一起启动该疫苗的前期研究项目,运用VLP技术有可能引发广谱的免疫反应以对抗流感的许多不断变异的病毒株。

  在PATH的投资计划中,我们和合作伙伴传染病研究所一起,正在进一步研究可提高疫苗免疫反应的佐剂,用于流感候选疫苗。佐剂通过增强免疫反应可以减少有效疫苗所需要的抗原量。在流感爆发期间,佐剂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策略,可以节约剂量、降低成本、使更多的人能用上疫苗。

  2009年突发的甲型流感(H1N1)疫情凸显能够及时制造流感疫苗的重要性。在流感大流行期间,快速开发、生产、分发流感疫苗可能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除了需要更先进的疫苗技术来加强大流行流感的应急准备,新疫苗也可以减轻每年的季节性流感的高负荷,但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尚未认识到这一点。对每年的季节性流感来说,疫苗的降价和充分供应将为公共健康带来巨大效益。

 [据 http://www.path.org/files/VAC_ivp_fs.pdf,杜洪桥译 严家新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515113.html

上一篇:“中国人”得过诺贝尔科学奖吗?
下一篇:艾滋病与医务工作者
收藏 IP: 219.140.175.*| 热度|

4 许培扬 牛登科 唐常杰 曹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