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动物狂犬病对人类的威胁有多大?
《狂犬病毒的传播和进化:征服新的前沿阵地》
2015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全球狂犬病控制联盟合作,修定了实现全球基本消灭狂犬病目标的期限: “2030年实现人类狂犬病零死亡!”
人类狂犬病99%都是经狗传播的,只要控制了狗群中的狂犬病,人类狂犬病就能基本得到控制。欧美等发达国家和拉美国家都已经达到这一目标。
在多种野生哺乳动物,如蝙蝠、臭鼬、浣熊、狐狸中也存在狂犬病毒。欧美许多国家在基本消除了狗和人群中的狂犬病以后,在消灭除蝙蝠以外的其他数种野生动物中的狂犬病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家养动物狂犬病的防治,野生动物(特别是蝙蝠)狂犬病的控制是更加艰巨的任务。
野生动物中的狂犬病对人类的威胁到底有多大?今后如何控制野生动物中的狂犬病?这是在消除狗和其他家养动物中的狂犬病以后,人类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是新的科学前沿。
NATURE 杂志2018年2月26日在线发表的一篇综述论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讨论。此综述的题目是:
《狂犬病毒的传播和进化:征服新的前沿阵地》
(The spread and evolution of rabies virus: conquering new frontiers)
(doi:10.1038/nrmicro.2018.11)
作者是美国费城杰弗逊大学的Christine R. Fisher等。
本博客将分以下几个部分对此综述的内容进行介绍(今天发布一):
一、摘要和前言
二、狂犬病毒的生物学
三、狂犬病毒的传播、维持和扩散
四、狂犬病毒的进化和宿主转变(shift)
五、狂犬病毒的监测、诊断和疫苗
六、结论
野生动物狂犬病对人类的威胁有多大?
《狂犬病毒的传播和进化:征服新的前沿阵地》
一、摘要和前言
摘要
狂犬病是一种致死性人畜共患疾病,由丽沙病毒属的病毒引起,最常见的是狂犬病毒(rabies virus,简称RABV)。尽管采取了控制措施,但狂犬病在野生动物种群中的零星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测的,突显我们对狂犬病毒在宿主动物中传播和扩散的控制因素还缺乏充分的了解。而且我们对狂犬病毒和相关的丽沙病毒的进化历史仍然不清楚。现在,不断加强的监控工作与诊断和疾病建模相结合,有助于对狂犬病毒流行病学和进化的更深入的理解。宿主的免疫状态、暴露的性质和毒株差异都明显影响感染和传播动力学。在本综述中,我们聚焦野生动物中的狂犬病毒感染,并整合当前在狂犬病毒流行病学和进化等快速发展领域所获得的知识,借助多学科方法,以促进我们对这种疾病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前言
狂犬病是一种由丽沙病毒引起的致命性脑炎,已有大量历史记载,时间跨度至少4,000年,涉及多个大陆。尽管在对原型丽沙病毒即狂犬病毒(RABV)的生物学的认识已取得重大进展,已有的疫苗接种方案能在暴露前和暴露后提供针对该病的保护,大规模疫苗接种活动能阻断野生和家养食肉动物储存宿主中RABV的循环,但该病毒继续在新的宿主物种和地理区域持续存在,威胁着动物和人类的生命。
在20世纪,抗击狂犬病的努力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到20世纪90年代,北美每年人类死亡人数下降到一位数,而西欧的RABV感染曾经猖獗,现在则被认为已消灭狂犬病(rabies free)。然而,在北美洲,浣熊、臭鼬、狐狸和蝙蝠的动物流行病控制只是有些进展。此外,吸血蝙蝠中的RABV 变种已在南美洲传播,已发现新的RABV谱系,扩大了储存宿主名单,消除家犬中RABV感染的努力失败,构成了重新出现的可疑威胁。在欧洲、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引起与RABV同样的致命疾病的RABV相关丽沙病毒在蝙蝠中传播,并且针对RABV的疫苗并不总能针对这些病毒提供保护。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非洲、亚洲和印度,适应于家养狗的RABV肆虐造成一种被忽视的流行病,导致每年约有59,000人丧生。
对RABV如何在新宿主中建立传播循环还几乎一无所知。此外,如何防止这种宿主转变(shifts)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可能有数十种RABV毒株,每种毒株都与翼手目或食肉目中的某个宿主哺乳动物物种密切相关。在每种病毒-宿主关系中,传播和进化的机制可能不同。更重要的是,尚不清楚是什么阻止RABV适应其他哺乳动物物种。虽然跨物种传播通常会导致死端感染(dead-end infections),但特殊的宿主转变仍然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发生。即使我们对RABV相关丽沙病毒的理解持续增长,丽沙病毒如何循环以及它们的爆发潜力仍有待充分认定,因为它们的病理学与RABV的病理学无法区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非RABV丽沙病毒的感染确实发生了,但由于许多国家缺乏鉴别诊断工具而未被注意到。这一假设得到以下发现的支持:甚至有些儿童的RABV感染也曾被误诊为疟疾脑炎。重要的是,某些丽沙病毒的变异太大,以至足以对抗现有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保护作用。
RABV目前在全球的分布和影响与其在历史上被研究的情况形成对比:RABV传播和扩散的基本知识来自对北美和西欧野生动物RABV感染的研究,但对导致绝大多数人类死亡病例的非洲和亚洲犬类的RABV感染的研究却较少。同样,我们对RABV生物学的理解主要源于小鼠模型,而且只涉及到少数几个毒株。通过调查丽沙病毒的进化历史并研究如何消除它们,我们的理解得益于病毒学、流行病学和生态学的融合。在本综述中,我们首先简要讨论RABV的生物学背景,突出相关的新的研究进展。然后,我们讨论RABV的传播并探讨病毒的地方性维持和流行病的扩散。最后,我们将回顾RABV的分子进化动力学、宿主适应性和起源。
参考文献:
Christine R. Fisher,et al.:The spread and evolution of rabies virus: conquering new frontiers(狂犬病毒的传播和进化:征服新的前沿阵地)
NATURE REVIEWS | MICROBIOLOGY Published online 26 Feb 2018,doi:10.1038/nrmicro.2018.1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7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