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prjiany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iprjianyu

博文

《语言的维度:前言》

已有 2056 次阅读 2019-1-29 18:1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语言的本质是对话。当然,也有已经丧失对话能力的符号语言,比如中国的甲骨文,现在只有语言学家或者考古专家才对此感兴趣,已经与平常人关系不大了。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彼此对话并理解对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基石。人们与自然对话,了解自然的内在规律。 人们与他人对话,借以传承信息,传递感受,慰藉心灵。 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也需要对话,以便彼此了解,减少误解与冲突,并促进彼此交流与发展。 一般说来,对话成功是很多事情能够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对话失败也是很多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从古至今,对话的范围一直在扩大。 以前,人类主要的对话对象是各种非人造的客观对象, 如动物、植物以及人类自身等。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对话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开始与人造物(如计算机)进行对话,并将对话过程符号化、形式化,为此特意设计了各种形式语言,从最早的汇编语言到现在流行的C、Java和Python等现代语言,以便与计算机对话更为顺畅。虽然这些年以来,计算机编程语言更新换代很快,越来越人性化,但是这些形式语言与自然语言距离还是很大,精通这些程序语言需要很多的付出和训练,有时对于资深的程序员来说也不容易,更不要说一般的用户了。 因此,直接使用自然语言进行人机对话一直是人类的理想。成功的人机对话技术可以给人们带来非常多的方便,有助于升级搜索引擎、家政服务等技术,有望极大地提升人们生活的质量。早在1950年,图灵已经认为人机对话是测试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手段。 因此, 如何定义对话成功,或者说对话成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在这个问题上, 尚没有一个可行的数学理论。

 

语用学给出了对话成功的一些基本解释, 如合作原则、得体原则、礼貌原则等等,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会话含义理论等。客观上说,这些解释非常有启发性,语言学家非常感兴趣,得到了许多有趣而又深刻的研究成果,但可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与可计算的要求距离尚远。如果不能计算,图灵测试就只能是工程实验性质的。在特定条件下,对于具体的人机对话系统可以给出工程上的测试估计,但由于缺少精确的对话数学理论,难以计算对话成功的理论上界与下界,更难以知道测试估计的误差到底有多少,这使得图灵测试的意义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因此,讨论人类对话中遵循的基本数学原理,给出对话中存在的基本数学公式,对于图灵测试是至关重要的理论研究。

 

众所周知,对话理论依赖于语言研究。对于语言来说,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 而语言本身也是一个词,因此,无论学习还是研究任何语言,都要从词入手。正是基于这一基本事实,本书研究了人类对话遵循的基本数学原则。其研究切入点如下:语言中的词是用来表示概念的,而概念通常用其经典表示。概念的经典表示有许多先验假设:比如,一个概念一定存在命题表示;同一个概念, 每个人的表示应该都相同; 每个概念的内涵表示与外延表示用来指称对象时应等价;对象的内涵表示与其对应的外延表示同名;等等。实际对话使用概念的时候,这些假设并不总是成立。为了解决经典概念的缺陷,本书提出了概念的新表示理论,明确显示了指名、指物、指心的不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研究发现,每个词由其能指与所指两个概念组成。据此,本书提出了词的新表示理论。 在该表示里,说、做、想不仅都可以单独表示,而且可以独立计算。借助于词的新表示理论,揭示了人类对话的数学原理:听其言、观其行、明其心,得到了对话双方完美理解同一个词的基本数学等式,指出了人类对话是一种基于对话人当前个人信息的最优化计算。并从这一词表示理论出发, 研究了词之间的关系,真假的计算定义,情景对话的基本条件,知识的层次等等。

 

凑巧,作者以前写过一首小诗,与本书同名,就以此结束前言。

 

语言的维度

 

海上波涛能万变,书中文字岂无穷?

若将言语当实在,心动风生非不通。

自古知识分正误,从来天地辨雌雄。

指名指物指心者,境异词重宇内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8357-1159767.html

上一篇:卖豆腐与机器学习
下一篇:写在《机嚣学习:从公理到算法》第四次印刷之后
收藏 IP: 117.136.0.*| 热度|

1 陈昌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