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引用毛主席这句名言,讨论导师、研究生、科层制度三者的关系。科研工作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要不然,我们就处在内耗之中!伤神,伤身,浪费了时间!
我们的敌人是科层制度吗?显然不是!我们需要依据一个规则,去判断优良中差,并以此获得“粮饷”。科层制度一直在优化,以获得更多学者的支持,朝着好的方向,缓慢地挪动。请原谅它走的慢,因为科层机构就是尾大不掉,慢吞吞。那些骂科层机构官僚作风严重的,其实就是宣泄情绪而已,而且骂对了,科层机构的本质就是官僚,但官僚听起来难听,在中文语境里它自带贬义。
我们的敌人是研究生导师吗?显然不是!导师是我们的学术主体、科研中坚力量。导师超越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其精髓要义在“导”,指向学术创新、知识创新。先做项目练手,掌握屠“龙”之术,再让研究生找“龙”(选题,做大论文),是许多导师的策略。显然,导师和学生是命运共同体,是“他好、我也好的关系”。导师和学生在目标上,要积极寻求一致,做到双向奔赴。如何使得目标一致?各有各的方法,比如有的导师入组前就要求研究生所有跟学术有关的事情必须征得导师同意;有一些只规定大方向,小方向自己选;有一些导师和学生直接商量好未来的职业规划,考公的在组里要做到什么程度、考博的要做到什么程度、去公司企业工作的要做到什么程度,都有大致的要求,分配好了各个年级需要完成的大致任务。在这里,导师相对占优,但如果导生貌合神离,这种优势也就慢慢消失殆尽了。导师,千万不要成为研究生学术创新的“绊脚石”,而是要有老科学家的甘为人梯的精神,有钱出钱、有idea出idea、有力出力,为研究生创造一个宽松、安全的研究环境。听过很多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讨论,他创新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就是他的导师,这肯定是沟通出了问题。
我们的敌人是研究生吗?显然也不是!研究生就是学子,学子的任务在于学。我们需要把我们的理念、精神以及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做到后继有人。研究生最终要继承衣钵,那怎么可能是敌人呢?他们是最活泼可爱、充满活力的人。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导师有时候会把研究生当做自己的敌人呢?可能在3个方面:第一是目标匹配问题。毋庸置疑导师招学生就是希望学生的学术做的漂亮,但是有些导师不知不觉跑偏了,让学生做了很多与学术工作无关的活,导致了冲突;还有是导师让学生好好干学术,好好学习,但是学生未来的职业并不是学术,并且搞不清楚搞学术和未来职业之间的关系,于是磨洋工,混毕业、低分飘过就行,但他的导师肯定不同意,又是冲突。所以,导师和研究生有必要就双方的期待就行一次沟通,并相互尊重,相互成就,坚持学习的主业。第二是性格匹配的问题。急性子碰上了慢性子,不骂娘才怪。有些学生就是话多会表达,有些学生就是话少内向;有些导师大大咧咧,粗暴管理,只问结果不问过程,有些导师关爱有加只关心人,还有的导师两者兼而有之。匹配不等于命中注定,不是说你是怎样的,他是怎样的,就一成不变。匹配,还是有一个主动匹配、改变的过程。这样,就避免了“强扭的瓜”,有些导师或者学生最后都剩下了,没办法配了对。第三是课题组管理风格的问题。几届学生之后,课题组、导师组就形成了固定的管理风格,一届传一届,一届带一届,有好有坏,好坏习惯都会传下去。之后就形成风格了。有学生私下讨论,自己的导师是个拼命三郎,他还要求所有的研究生像他一样做拼命三郎,跟他不一致的就会冷嘲热讽、受到压制。有的组放养,一进组之后,学生就心领神会、自谋出路,坏就坏在有些研究生不机灵、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研究生几年一下被他玩完了。有些组松弛有度,导师管不上进的、自我控制力差的,对所有学生,既push又给甜头,其乐融融。付出就有回报,给予这些研究生爱,研究生也反馈给导师爱。
既然以上三者都不是我们的敌人,那么我们的敌人到底是谁?
我们的敌人是学术创新,但我们听到的故事,都是美化后的故事,它成了香饽饽,不是敌人。无数英雄在攀登科学高峰后,都把这个敌人、困难美化了。因为只有胜利的人(科学的英雄)留下的话语,才能被流传,传唱。我们看到的无数成功战胜这个敌人的故事,都把这个敌人美化了。比如,把它当做登山,把它比作梦里寻他千百度,把它比作日常的普通工作,把它和其他世俗相比而世俗变得丑陋难堪,等等。创新之艰难,劳身、劳心,如果能管理好这个度,就能消灭这个敌人。优秀的导师无不进行创新管理:我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题目,什么样的研究生适合做什么样的题目,这个都需要进行管理的。这样,就能够避免把科层制度、导师和研究生当做是敌人。因此,科研工作中的“敌人”,可能来源于自己。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一个很好的启示。给研究生一个踮起脚、跳一跳能够摘到的果子,就是学术创新难度管理的精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