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结识智慧女神!摄影师镜头下的6位青年女科技工作者

已有 2987 次阅读 2018-3-9 14:1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胡辰旭,李娜 科技导报

长期以来,女性们不断投身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贡献出智慧与汗水,丰富了科学的形象,也让自己的人生拥有了别样的印记。为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科技导报》微信公众号特别邀请了6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女性科技工作者,用镜头记录她们的身影,同时讲述她们的独特故事。她们在科技和人生之路上并不容易的探索,让自己显得格外美丽。

从艺术到科学   卢静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卢静,2017年底刚刚结束了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2年博士后生活,回老家成都过了春节,然后告别父母和3岁半的女儿,回到北京继续研究古代鱼类中枢神经系统的演化。_MG_0034 - 副本 - 副本.JPG

卢静可以作为成都美女的代言人,身穿白衬衫、黑毛衣、灰裤、白鞋的她自带一股学院风。走上研究古生物的道路,与卢静幼年预想的人生路径截然相反。卢静从9岁开始专业学习手风琴,后来考取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因为同时被另一所重点高中作为艺术特长生录取,卢静打算多学两年文化课,再继续考专业艺术院校,所以选了后者,却为将来研究古生物埋下了伏笔。因为手部做了一个小手术,加之其他原因,卢静最终放弃了艺术之路,考入了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我虽然不打算走艺术这条路了,但是大学期间仍然坚持每天拉几个小时的琴,它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怀着对未知的、带有神秘感的古生物的好奇,卢静2003年进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这里读完硕士和博士。“大多数人会觉得古鱼类没有恐龙有趣,我小时候也是对恐龙更感兴趣,但后来就发现研究古鱼类非常有意思”。卢静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她的研究工作,通过高精度CT、同步辐射等新技术,她详细重建了我国以及澳大利亚一些非常奇特的志留纪-泥盆纪早期鱼类的脑、神经和内耳,为从鱼类到陆地脊椎动物乃至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演化提供了宝贵的证据和探讨思路,研究论文多次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发表。 

卢静觉得国内研究古生物学的条件和氛围都很好,“现在机会好、条件好,我想自己应该多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出来。”卢静对于古生物学研究,有热情也有责任感,她从国外一些即将解散的实验室里抢救了很多珍贵标本,瓶瓶罐罐装着背了回来。研究工作成果斐然,卢静也有自己的压力,除了来自学术本身之外,还有事业和家庭的平衡,出国两年,幼小的女儿都是父母在带。“是不容易,但是做哪一行不辛苦呢”卢静说。

实验重器设计者   马骁妍

近年来,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物理学成果”,就是大亚湾实验发现的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及相关成果。大亚湾实验不仅吸引了全世界物理学家们的目光,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马骁妍就是其中的一位。作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的副总工程师,马骁妍要对实验所需探测器的结构设计和制造负责。相对于她娇小的体型,有些实验装置真可谓硕大无朋。_MG_0437 - 副本.JPG

2000年,来自张家口的马骁妍,从北方交通大学机械设计专业硕士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刚进所,就赶上了有名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造工程,“当时比较缺人,我一来,项目组安排了一个资深的老师带着我直接就展开了工程设计和调研”。马骁妍是幸运的,赶上了好机会,也经受住了单位对一个新职工的考验。她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对撞机改造工程中漂移室的设计,也和厂家一起克服了许多加工困难,完成了制造。这个项目让马骁妍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从此在所里崭露头角。 

后来马骁妍又负责了大亚湾实验中心探测器的集成和现场安装工作。当时她和另外一个同事在现场安装的3年时间里轮流驻守大亚湾,那时候孩子正在上小学,马骁妍现在回想起来一脸轻描淡写,“倒是也真的锻炼了孩子的独立性。”

马骁妍现在手上的任务是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探测器的设计和研制,这是目前世界上同类探测器之最,它的主体结构是一个直径35米的有机玻璃球壳。听上去很漂亮,实际上它要由200多块超大尺寸的有机玻璃板在地下700米深的实验厅现场拼成,设计难度非常大,制造难度更是有机玻璃领域的史无前例。如何在最短时间内顺利完成制造和现场安装是重点也是难点。马骁妍在忐忑中带着团队努力通过预研和试验甄选材料、改进设计、改善工艺,力求将这个“不可思议”的探测器成功建造出来。

马骁妍性格开朗,时常会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她看上去是个没有心理负担的人,拍照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摘下身上的挎包和围巾。同时,她又是个严谨的人,逐字纠正我在采访本上写错的术语,并看着我把它改过来。这样的性格应该最容易做好工作,也容易在工作之外获得快乐吧。

“四清”也焦虑   程荣

中午一点半,我们如约来到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程荣的办公室,她刚从食堂吃完午饭回来。上午,程荣给自己带的本科班学生开了班会,强调学习纪律。“学生们已经大三了,会开始有点松散。”程荣说。会后,她又留下个上学期有挂科的学生,单独谈了话。_MG_0302 - 副本.JPG

程荣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来自内心的责任感,大约还因为这样的事情从未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程荣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4个阶段都在清华完成,这样的经历被称为“四清”。 

程荣的老家在湖北荆门一个县级市的农村里,从小到大,她的学习成绩从未在班级跌出过年级前3名。中考是全县状元,理所当然被全县最好的高中录取,不过她却选择了另外一所水平略逊一筹的高中,后者为吸引她免去了全部费用。3年后,程荣考上了清华大学,一路做到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是纳米材料处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主要参与者。2010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因条件所限,她把之前处理的对象“有机污染物”调整为“病原微生物”,从头开始,几年下来实验室也上了轨道。 

虽然环境专业并不是人民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但进入其中工作并非易事,程荣凭借亮眼的成绩获得入场券,并按自己一贯追求卓越的精神努力发展。看似顺遂,但程荣也有自己的焦虑。工作几年,虽有基金在手,但一些人才计划和人才项目,比如“优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程荣一直望而未得,获得这些意味着充裕的科研资金和更好的发展。这些项目对女性申请者的年龄限制基本是40岁,程荣说自己只有3年多的时间冲刺了。但因为平台所限,以及没有海外经历,这让自己缺乏足够优势。身边不断有人获得“优青”,这让她觉得更加紧迫。质朴的程荣对我们坦诚了自己的焦虑。追求卓越本就是场苦修,祝福程荣能够如愿。

医者“少女”心   曹烨

曹烨是属于走得比较顺的那一拨人,她迄今为止的人生整齐地分为两部分。上大学以前_MG_0689 - 副本.JPG,曹烨生长于天津的大港油田,这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油田上有能满足各种生活需要的设施,职工福利不错,她在相对宽裕的物质条件下长大。小学时,曹烨觉得当医生很酷,特别是外科医生,因此一直想报考医学院。高考填报志愿,阴差阳错地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口腔医学本硕连读专业录取,当时曹烨自己还有点小遗憾。后来,从大四开始到北大口腔医院临床实习,再转读博士,毕业留院工作至今,十几年来一直围着北大口腔医院打转,2015年晋升了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常年待在医院,自己博士班的十几个同学也有一半留院工作,身边的新鲜面孔主要来自病人。

曹烨的专业是口腔修复,虽然没有如愿成为外科医生,但她现在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因为修复医生可以解决很多患者的“吃饭问题”,也可以给许多人更灿烂的笑容,很有成就感。除了临床,在医院还要从事一些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工作让曹烨一直能和刚上大学不久的孩子们接触,“我特别喜欢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看着他们慢慢成长,这些都让我觉得很满足。我的科研方向主要研究慢性口颌面疼痛问题,这是口腔领域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罹患这种疾病是非常痛苦的,和这些患者接触多了,让我很有动力通过科学研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虽然这很难”。曹烨的科研做得不错,曾经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1年被公派到加拿大做了1年博士后。曹烨也会喊累,开玩笑说自己的业余爱好就是呆着,因为太累了。尽管如此,她说自己从来不敢懈怠,“在口腔医院这个平台发展压力其实很大,因为周围的人不仅比自己优秀,还都比自己努力”。

曹烨生于1980年代初,身上却有一种少女气,有时会咬一下下唇,走路时常忍不住小蹦小跳一下。我们请她换便装拍照,她有点后悔没有穿的比较正式,被她形容为“不着调”的红色卫衣下摆有一些凌乱的带子。扶上栏杆一笑,很青春。她的微信头像是迪士尼松鼠兄弟里的一只,我问她觉不觉得自己有少女心,她很惊讶,说根本觉得自己是纯爷们儿!

一个也不能少   王冰

名字叫冰,她却向我们展示了瘦瘦的身体里一个如赤焰般的小宇宙。在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桥梁处,王冰是7位处副总工程师中唯一的女性,也是年龄最小的一位。

_MG_0599 - 副本.JPG从小到大,“年龄最小”这个标签,始终伴随着王冰。她老家在河南南阳,6岁上学,当地小学读5年,21岁就从中南大学土木系毕业了,来到现在的单位工作。从一个普通职工,到所技术主管、所长再到处副总工,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35岁的她在工作繁重的、以男性为主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里仍能晋升得势如破竹,凭的是智慧的头脑和一股十多年从未衰减的拼劲儿。 

刚参加工作时,因为在校主修的是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而不是桥梁方向,所以她只能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画钢筋图。即便如此,她仍能获得赏识,“画钢筋图工作量大且繁琐,但是我在完成好的同时,还能总结技巧、提炼标准,不断优化工作。”这种行为方式是性格决定的,也是一以贯之的。

除了头脑,持续的拼搏一样重要。王冰从2004年毕业赴京报到、当晚在宿舍盖张报纸睡床板讲起,正式上班第2天就被派去福建出差,刚下火车就走进办公室跟着同事通宵干活,一周后项目做完从办公室走出来,袜子已经跟脚底的水泡长在了一起;再到2006年作为唯一的女职工跟一些男同事外派学习时,因为条件有限,自己和衣在办公室墙角的钢丝床上睡了一个月,而旁边随时有来加班的男同事;再到自己怀孕不求单位特殊照顾;2015年生完二儿子后仅两个月就主动请缨回到单位加入徐宿淮盐高铁钢桁斜拉桥设计……给我们展示了职场路上一幅幅热血画面,工程人的艰辛从中也可见一斑。王冰说,像她这样并非个例,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背后,不知有多少女工程师在共同拼搏,而且不乏杰出者。

作为桥梁设计师,王冰的代表作之一,是她作为主力负责设计的徐宿淮盐高铁盐城特大桥,这是一座主跨312米的钢桁梁斜拉桥,“这个桥型是我们院首次设计,仅用了3个月就完成了施工图设计,业内认可度很高“,王冰说,她现在还负责多条高铁上涉及到的很多大跨度特殊结构,自己也不断在桥梁结构方面进行科研创新。

职业的成功对于她来说,当然还不够,她不想放弃自己看重的任何东西。再忙,她要弥补对家庭的亏欠,平时努力提高着工作效率,为了晚上准点下班干脆午休加班加点;出差时,路上看育儿书,办完事连夜赶回;因为从小体会过3口人3碗饺子的冷清春节,所以她决定要生二胎;生了娃,就要陪伴他们,现在老大住在市区的小房子上学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老二留在单位附近郊区的大房子里可以玩得开,她为了陪孩子每天都要两头跑,已然忙成了八爪鱼。即使这样,为了生活有乐趣,还重拾自己画画的兴趣。王冰源源不断的能量令人叹为观止,她说有时候自己也觉得累,但挺过去就好了,而且更多的是开心。当然,不得不提的是,她的父母和丈夫给了她强有力的后援。

王冰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有的人是这样,不管外人看着如何辛苦,自己只有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才觉得真正是幸福。

在技术与资本之间摸索   郭雨齐

_MG_9738 - 副本.JPG2017年10月,郭雨齐走出了“体制”,专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简而言之,就是为技术落地对接合适的产业与资金支持,同时为资本找到适合的投资方向。她的名片上印着博士、总经理和科学家经纪人的头衔。在成为郭总之前,郭雨齐在科技期刊做了十余年的编辑。这样的转身令人惊讶,但这也是她个人性格和长期积累共同形成的一次爆发。

外表看不出任何她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信息,虽然是汉族,但郭雨齐也从小就能歌善舞,这倒与她略带些冷感的面相不大符合。2002年,本科毕业后,仗着有亲戚接待,她独自考察了北京、上海和青岛,最后因为北京的文化气息和烟火味儿决定留下,并进入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工作,先是在课题组做助理工程师,后在《电子与信息学报》做编辑,2012年调入《中国科学院院刊》”。

郭雨齐善于抓住机会,也善于开发和利用资源。《中国科学院院刊》是个综合性平台,她刚进入其中工作就开始聚拢同行自发形成一个叫作“小编讲堂”的“民间”组织,定期举办行业交流活动、并且寻找资金支持创办公益基金,资助同行们开展课题研究,在和伙伴们的坚持之下,这个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活动做得有声有色,目前他们微信群聚集了500位同行,QQ群里则有900多人。同时,她还在工作期间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体制内干得顺风顺水,郭雨齐也曾经纠结过要不要走出来,但是实现梦想的愿望一直在敲击着她的心。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创业的优厚政策、资本对科技的关注、科学家的需要,这些都让她最终决定放手一搏。郭雨齐自信地说:“现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非常好,我需要做的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站在科学家的角度,以专业的方式帮助他们完成成果落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站在企业家的角度,在摸索中找到商业模式,带领团队向前发展,实现自己的企业家梦想。”

125000517147923560.jpg

摄影 / 胡辰旭    撰文 / 李娜    海报设计 / 王静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1103033.html

上一篇:让机器听懂世界,触及人类梦想还有多远
下一篇:参加学术会议的乐趣和现实压力
收藏 IP: 111.203.1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