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综述文章摘选(量子计算、柔性电子、生物质科技、核电厂技术)

已有 3461 次阅读 2017-12-22 09:2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量子计算原理及研究进展
韩永建,李传锋,郭光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26
摘  要 量子计算机是量子力学与计算问题相结合的产物,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本文回顾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介绍了量子算法和量子计算模型,并以离子阱和超导线路为例阐述了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实现,然后介绍了为了克服消相干而发展出的量子编码,以玻色取样为例讨论了量子霸权。展望未来,近期内可以展示量子霸权,进而实现解决特定问题的量子模拟器,但是普适的量子计算机的研制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关键词 量子计算;量子算法;量子编码;离子阱;超导线路

全文链接:http://www.kjdb.org/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4680


精准医疗中的柔性电子技术

赵一聪,徐可欣,黄显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摘要精准医疗是一种以个人健康大数据为诊疗依据的高度个性化的新型医疗模式,其依靠的数据主要包括基因型数据、表型数据和环境数据,其中表型数据和环境数据的获取需要借助具有动态数据采集能力的移动测量装置。本文简述了精准医疗的一般概念,提出柔性电子技术能够为动态医学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并从材料体系、结构设计、集成方式和数据传递方式等方面概述了柔性电子技术,结合了目前柔性电子技术在医学监测领域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其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提出可以从提高系统的供电能力、提高系统的集成度与复杂度以及深入研究化学量检测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柔性医学监测系统的性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精准医疗模式。
关键词 柔性电子技术;精准医疗;柔性传感器;表皮传感器;植入式传感器

全文链接:http://www.kjdb.org/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4681


从废弃物处理到生物质制造业:基于热裂解的生物质科技与工程
潘根兴
1,2,卞荣军1,程琨1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生物质绿色工程技术中心,南京210095
2. 金华生物质产业科技研究院,金华321000
摘  要 新近发展的生物质热裂解炭化工程技术在安全处置废弃物的同时,可实现生物质分离、分质和分值化资源综合利用,在低碳、环保、循环处理生物质废弃物上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成为新型绿色工程技术。通过发展和完善适于不同类型废弃物的热裂解炭化工程技术系统,一个以生物质基的新能源、新肥料和新材料为关键产品的新兴生物质产业呼之欲出。基于天然有机质的结构-功能关系、颗粒有机质的团聚体强化作用和生物质炭材料的生态系统工程师效应等3 大原理,生物质产业提供了改良土壤、化肥替代和环境治理的新型农业资源,而服务于未来绿色农业发展。中国废弃物生物质产业可达到3 亿t 生物质炭材料规模,其发展需要新的生物质科技与工程学科的支撑,需要工程技术的研发创新和相关标准制定的推进。
关键词  生物质;热裂解;生物质材料;绿色农业;生物质工程

全文链接:http://www.kjdb.org/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4682


美国滨海核电厂温排水及生态影响分析和启示
魏新渝,张琨,党煜钦,熊小伟,车树伟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北京100082
摘  要  分析了美国滨海18个核电厂(31台核电机组)温排水系统的设计特点及其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排水系统设计上,美国滨海厂址考虑了减小温排水对水生生物影响的措施,大部分厂址采用离岸排放,提高排水流速,有些则因地制宜采用缓冲池、设计三级堰、或者将排水口布置在取水口的上游,必要时使用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等。美国大部分滨海厂址温排水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较小。中国核电厂机组数量较多,温排水量较大,应重视对水生生物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排水系统上,中国核电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近岸排放缺乏促进掺混的考虑,明渠排放对景观优化的考虑不够,有些电厂为了满足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要求而设置的导流设施有碍于温排水的扩散等问题。应研究制定中国核电厂温排水影响评价导则,优化核电厂温排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造,尽可能降低温排水对水生生物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滨海核电厂;温排水系统;温排水;水生生物;生态影响

全文链接:http://www.kjdb.org/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468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1090912.html

上一篇:2017年度诺贝尔理学奖、化学奖成果简析
下一篇:花儿为什么在春天开放
收藏 IP: 219.142.1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1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