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pengj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pengju attosecond pulse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ultrafast excited-state dynamics in liquid; time-resolved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elec ...

博文

读物理—源于内心的坚持和纯真

已有 3566 次阅读 2012-6-24 01:4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士

    近十年过去了,高考的那一幕仿佛就像昨天刚刚滑落枝头的残瓣,绵绵的幽香里面是无尽的哀怨。17岁的红衣少年,懵懂无知,却充满激情,毅然选择了自以为能够获取我生命的快乐、满足的源泉的物理专业,10年下来,曾经的红衣少年,两鬓也已有了白发。诚然,我已经迷失在那浩瀚的深渊里,周身不能自拔,更不能自已,如同一条在寻找出口的小鱼,在主人设计好的管道里不断地进行傅里叶变换,幻想在某一刻自己能够侥幸吸收一段频率,隧穿出这条无尽的深渊,在期望的角落闲庭信步,悠然自得。

    于是,在这淋漓的无眠雨夜,不自禁回首这十年的征程,试图回答周围的同学,亲人,朋友的疑问,你到底是为了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一次对答案的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各种可能存在的真实答案组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存在于我心灵的空间中,如果此刻,非要我用一种心情的模式去让它们得出一个结论,我就不得不用这种文字记录的干扰去实现这样的目标,那些可能的真实的答案直接就自然而然出现了坍缩、耦合,我自己也竟然分不清那个是,那个不是,我只能承认,这些都是,如果你相信的话。

    选择物理的初衷是单纯的。因为那时候我喜欢它,我的喜欢是单纯的喜欢,喜欢弄懂难题的顷刻感受,喜欢用别人还没有接触到的定律考虑问题,喜欢跟其他同学一起解题,喜欢看做过宣扬的各种元勋,就这些简单的喜欢,促使我在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时候,做出了令许多人费解的决定。

    对于我来说,大学学习物理的过程是痛苦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诋毁母校的物理水平,但是如今,我只想说一句话,中国很多大学的物理系真的应该早就取消了,高智商的孩子(no me)耽误不起。大学竟然也是单纯的看书做题,整整4年,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做一系列近代物理实验的时候,那时候我的思维迅速成长,曾一度为要进行的实验做过设想,而这一切都是要和周围一批捏造测量数据的同学以及熟视无睹的老师为伴。。。总之,人生逻辑思维的启蒙阶段被蹉跎的岁月充斥了,就只能证明自己的起步已落后太多了。庆幸的是,我没有放弃自己最初的喜欢,而少年时单纯的喜欢已经演变成考试前不用复习轻松考高分的快感,我现在纳闷儿,为什么我到了大学竟变成了小考小玩,大考大玩的学习习惯。如果非要找一个答案,那可能就是那些年,我曾经出现的那个图书馆。

    为什么会继续深造,选择物理。一个最主要的客观原因就是工作难找,应用物理毕业的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所以若要相信了应用物理毕业生可以做一些事情—那就是较强的逻辑分析以及归纳能力。一个最主要的主观原因就是大学四年学的不痛快,想痛快一下,找个好地方,酣畅淋漓学一下。这个选择,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选择,只是坚持了自己的内心,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遗憾的是,落后的起点,意味着痛苦的追赶。我还清晰地记得研究生复试的时候,一位老师听了我说道几个物理学大家的那种笑容:小伙子单纯的可爱。而这个追赶的过程却使既往的单纯不在。所以,科学院的孩子是幸福的,在北京学习专业课的那段日子,是很多童鞋最快乐,最启蒙的一年,这段时光要好好珍惜,不要因为老板觉得你不干活,在北京瞎晃悠而感到不安,这一年能把握住,以后的路会越走越宽,是有益的。

    读研的这些年的磨练,曾经无数次让我产生放弃的念头。我已经清晰地意识到,身处的科研环境并不是一个十分优越的环境,对于一个做实验的学生来说,如果你被一个在读的师兄指导了,应该说是很幸运的事情,如果说你被一个也是靠师兄指导的师兄指导了,应该说是很悲催的事情,这意味着博士期间,你超过师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更别说世界一流了,这里我没有吐槽。每个老板都有自己的摊子,每个摊位都有一些壮丁,这个壮丁的被选择就是那么一瞬间,这一瞬间往往就是一个博士生的故事。我打算在硕士毕业的时候结束我自己的故事,到北京码程序去,谁让自己“犯二”,又接了老板给的续集,继续把之前的故事演下去。演续集的时候,我已经逐渐进入了角色,甚至开始理性地喜欢这部戏了,开始喜欢我自己的任务,以自己之长攻击别人之短了。很难说,这不是一种坚持,即便它早已不在单纯。

    如今,博士研究生阶段进入尾声,我还在和我的仪器打仗,还在为实验室的建设费心。在这五年的设备建设过程中,幸运的是,跟一位师兄学会了用一张图扯一段话的本领,学会了用三张图扯一篇文章的技术,这为我今后迅速进入SCI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建立也是来源于自己的不放弃,自己没有在无数据的情况下放弃对物理自身的渴望和追求,我认为,这可以算是一种态度,或者是责任,是一种责任上的喜欢,就这么复杂而又简单。

    以上的每个阶段的状态就是那些答案,用即刻的心情去得出最终的答案,就显得既模糊又清晰,那么只有一点,坚持自己的内心吧,哪怕就那么一点点。

 

以上心情的记录,也已不是吐槽,现在只想做好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好的结局,沿着相似的路,再有一个好的开始,迈向另一个好的预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2266-585209.html

上一篇:期待量子力学高手继续在科学网讨论
下一篇:裸体挡车救人视频的启示
收藏 IP: 60.13.9.*| 热度|

8 廖晓琳 屈林 王伟 李宇斌 陈湘明 王春艳 苏德辰 高绪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