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是英国博物学家。他的学问观的核心是:热爱科学,勤奋进取,细致观察,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假说,小心求证,反复修正,奠定新理论的坚不可摧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他最终创建了彪炳史册的进化论理论体系。他的成功给并不极具天赋的科学工作者以极大的启示。
在我所了解的科学家中,达尔文是最善于解剖自己并且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的一位。
在他的回忆录里,他承认自己“平凡”、“没有机智”。他说:“(幼时)我的所有老师和我的父亲,都把我看作一个极其平凡的孩子,甚至认为我的学识低于中等水平。”他中学时代曾因成绩不好而退学;大学时代,做医生的父亲逼着他学医而后又让他改学神学,他因缺乏兴趣而成绩平平,白白浪费了六年时间。他承认:“我既没有极其敏捷的理解能力,也没有机智;有几位聪明的人士,例如赫胥黎,就有这些优良品质。……要我遵循一条冗长的抽象思维路线——这种本领,对我是有限度的。因此我在形而上学和数学方面,从来没有获得什么成就。我的记忆力,范围广博,但是模糊不清;……”。
然而,达尔文并未因此而沮丧。在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的同时,全面客观地分析了自己在科学研究中的优势和特长。他说:“另一方面,我以为对我有利的一种情况,就在于:我具有比一般水平的人更高的本领,能够看出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事物,并且对它们作细致的观察。我在观察和收集事实方面,勤奋努力,真是无以复加的了。尤其重要的是:我热爱自然科学,始终坚定不移,斗志旺盛不衰。可是,我却怀有一种虚荣心,想要博得我的同道的自然科学家们的尊敬。这种虚荣心,也就强烈地促进了我对自然科学单纯的热爱。我从少年时期开始,就抱有强烈的愿望,想去了解或说明自己观察到的事物,也就是说,想把一切事物去分门别类,归纳到某些一般的法则中去。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培养出我的一种耐心,使我能够在任何悠长的岁月中,对任何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顽强的思考或深思。根据我所能做出的判断,我对于别人的指示,并不轻易听信,盲目遵从。我始终不变地努力保持自己的思想自由,可使我在一见到事实明显地相反于我深爱的任何假说时,马上就放弃这个假说(而且我对于每一个专题,总是忍不住想要建立一个假说)。”这里,他如实地总结了自己的长处:
——热爱科学,矢志不渝;
——勤于调研,兼收并蓄;
——善于观察,细致入微;
——敏于归纳,擅长假说;
——勇于改错,精益求精。
正因为达尔文恰如其分地剖析了自己,并且在科研实践中努力扬长避短,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在22~27岁期间,随“贝格尔”舰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环球考察,历尽艰辛,收集了大量生物学和地质学等方面的科学事实,30岁时写成长篇《考察日记》;经过深入思考、细致分析、大胆创造,33岁写成《物种起源概要》;而后,经过17年的反复推敲、锤炼,到50岁时才推出不朽之作《物种起源》,从此名扬天下。除此之外,他还出版了另外八种著作,字字句句无不凝聚他的辛勤劳动,而他在进入而立之年后,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
达尔文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一生的乐趣和唯一的工作就只是科学研究工作,它引起了一种兴奋,使我可以暂时忘却或者完全解除自己日常的不舒适。”他对科学的献身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后来者学习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特别应该学习达尔文的自我解剖的思路和做法。比如说,我们可以问自己如下问题:
• 自己对科学研究是否热爱和投入?
• 自己在学习和科研中有哪些长处和短处?
• 自己在科研实践中怎样扬长避短?
搞清这些问题,对于自己的顺利成长是极有意义的。
参考资料
1. 达尔文,C.,达尔文回忆录,毕黎译,商务印书馆,1982.
2. 何立丽,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记-4:达尔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写于2011年7月22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