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基金申请新议”系列笔谈的收尾之作,写给目前不申请基金而将来要申请的朋友,特别是在读的研究生朋友,说说如何从宏观上为申请基金做准备。
在我看到的众多的基金申请书中,我总结得到一个规律:凡是名校名专业出身的或经过名师指点的,所写的申请书的质量一般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是在较好的科研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有较好的学识基础,而且曾或多或少地参与导师申请和执行基金项目的过程,见到过老师们申请课题的甘苦,受到较多的耳濡目染和基本训练。
我们不是“唯条件论”者,在较为一般的环境里,怎样为未来的基金申请做好必要的准备?这就需要我们做有心人,从现在开始厉兵秣马,学习、训练、积累。其中,至少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努力积累学识基础,掌握科研本领;二是注意观察分析,实际训练申请基金的能力。
具体说来,有如下“抓手”:
——趁着年轻,发愤学习,像海绵吸水那样汲取知识,不仅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在实践中学会观察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表述问题的真本事;
——把完成学位论文或小课题的过程,当作一个申请和执行基金项目的过程来进行演习。从确定选题、文献调研、归纳问题、提出建议、抓住症结、集中攻关、表述成果等环节来学习提出和完成一个proposal的全过程,尤其是重视开题报告,把它当作一个“微型基金申请书”来写,从中体会基本技巧;
——留意导师和其他老师申请基金和其它项目的过程,体会其中的关键本事和甜酸苦辣。可以调阅导师和他人的基金申请书,细细把玩从内容到形式的“成功秘笈”;
——尽早申请若干小型项目(例如我校的研究生创业基金和预研项目),将其当作一个重要的练兵机会;
——尽早开始“模拟式”的申请。不妨确定一个有作为的研究方向,早一点开始撰写基金申请书的草稿,尽管不马上递交,把它放在电脑里,不时拿出来斟酌、修改,一旦时机成熟,就放它“出笼”。
凡事预则立。正如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所说,“机遇总是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青年朋友们,好好准备吧,美好的未来在向你们招手!
写于2011年2月11日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