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科苑轶闻-2-大理石先生、钱学森手稿及其它 精选

已有 9627 次阅读 2010-11-3 06:36 |个人分类:科海随笔|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钱学森, Marble, 保存, 大理石先生, 钱学森手稿

《钱学森手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是我新世纪买的第一本书,拿到之后,爱不释手,读了好几遍,收获良多。随后,从各方面获知了此书的来历,这里对此加以简要叙述。

 

大理石般的深厚情谊

 

大理先生,即Prof. Frank E. Marble,著名力学家,加州理工学院退休教授,钱学森先生的老同事、老朋友。我最早听到这个“大理先生”这个称谓来自朱兆祥教授(就是1955年去罗湖车站接钱学森一家人的中科院力学所代表,曾任宁波大学校长),后来在钱学森致郭永怀的信件中发现这种叫法并非先生原创(见2010-10-29的博文)。大理先生是先生的“刎颈之交”,他们夫妇与郭永怀夫妇也非常熟稔,在北京的李佩先生家里我遇到过他们,一看就觉得是一对慈祥和蔼、温良敦厚的伉俪。

当年钱学森要求回国而遭到执行麦卡锡主义的美国当局无理监禁,要有巨额保证金才可获释。主持正义的大理先生拍案而起,马上发起募捐活动,很快凑足了保证金。但是,摆脱了监禁的钱学森依然行动不自由,幸而他有祖国的强大后盾,经过努力,终于在1955年获准离开美国,大理石夫妇与钱学森一家在码头上依依惜别。钱学森轻装简从,把在美国的一些未了的事宜托付给大理先生(例如,钱在美国写成的最后一篇论文稿件,让大理先生投寄、发表),后者一一承诺下来。

大理先生回到先生的办公室,发现由于钱先生行色匆匆,各处堆放着他留美20年间(包括在CaltechMIT时)形成的大批文稿、资料,于是做事细致的Mr. Marble就化了大量时间整理、归档,凡是有用的材料无一散佚,仅手稿就有一万五千余页。此后几十年间,他一直妥善地保管着这些材料。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已年逾古稀,再保存下去已力不从心。他想到了先生当年的弟子郑哲敏院士,告诉先生:“我已经退休了,没法继续保存好这些手稿、资料。我认为这批资料对钱的祖国最有用,还是物归原主吧!”先生那时在美国的底特律的儿子处,闻讯后,立即感到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赶紧折回洛杉矶,他们一起把这批手稿、资料小心翼翼地装进两个旅行箱。大理先生还亲自把带着旅行箱的先生送到机场;先生经纽约回国时,又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朱家鲲教授护送到机场。这批材料历经40年沧桑,终于回到了主人手里,中科院力学所派人把它们精心地放进了两个书橱里。

1996126,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和中科院力学所举办了隆重的手稿交接仪式,由中科院力学所所长薛明伦做代表,从国防科工委科技委秘书长王寿云少将那里满怀激情地接受了这些手稿。

 

精心编纂钱学森手稿

 

郑哲敏院士对这批手稿极为重视。他认为,手稿蕴涵着极深的意义,记录着钱学森这位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的成长轨迹,对了解他所倡导的技术科学的思想以及他对发展航空航天事业的宏图大略帮助极大,对于学术后辈也有无法估量的参考价值和教育意义,因此有必要加以必要的整理,并公开出版。钱学森先生的原秘书王寿云对此也予以积极倡导和支持。可惜的是:这位毕业于北大数学力学系的高才生在《手稿》的整理、编辑过程中不幸英年早逝。

要解读、整理这一万五千余页手稿,不但工作量巨大,而且要求整理者真正理解钱学森学术思想和专业内容,能耐心细致地从中萃取精华部分。郑哲敏院士立刻想到了跟随他工作多年的得力助手谈庆明研究员,认为此任非他莫属。谈庆明不负所托,带领大家化了几个月时间逐页句读手稿,加以精心编纂,对重要的部分,克服了因年代久远而字迹模糊等困难,精选了五百多页原稿,分成了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工程科学和其它等六大部分,并对每部分手稿做了背景介绍,对手稿涉及的钱学森的重要的学术贡献作了言简意赅的阐述。到上个世纪末,总算大功告成,其中的甘苦,从事过科学研究或编辑书稿的人完全能够体会。

 

出版《手稿》历经坎坷

 

谁料想,《钱学森手稿》编成之后,它的印行出版却遭遇了困难。有关人员拿着辛勤编集的《手稿》走访了几个出版社,包括国内著名的出版社,接洽之下,均以失败告终。推三阻四的内在原因是:出版手稿对出版社没有经济效益!

然而,这本《手稿》却意外地获得了远在太原的山西教育出版社的青睐。该社社长任兆文“慧眼识丹青”,立即认准出版《手稿》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效益,他接过了出版重任,派了最好的编审金山具体负责,决心不惜工本出好此书。在任社长的亲自过问和时时关心下,金山编审率众努力,《手稿》终于在2000年年底问世。

我拿到此书时,顿时眼睛一亮:当时国内很少有书籍印制得如此精良!厚厚的铜版纸,字迹清晰,插图精美,装帧大方得体,看来赏心悦目。细看内容,更让人不断拍案叫绝!尽管定价不低,初版很快售磬。

《钱学森手稿》在学界引起广泛注意,好评如潮。凡是读过《手稿》的人无不深受教育。中科院的元老,原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同志在2005108的《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八千字长文:《让科学精神永放光芒——读<钱学森手稿>有感》(参看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73424/),满怀热情地对《手稿》予以评价和推介,还回顾了他与钱学森先生半个世纪的友谊。那时张劲夫已届九一高龄!

 

写于2009126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428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79827.html

上一篇:科苑轶闻-1-“自杀俱乐部”的故事
下一篇:科苑轶闻-3-没有牺牲 哪有成功——记航空事业的先驱者利林塔尔
收藏 IP: .*| 热度|

11 吴吉良 曹建军 张志东 刘全慧 郭战胜 张涛 苗元华 高峡 周华 陈然 mbb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2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