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来谁是调筝手?试谱西湖转踏声
——西湖十景转踏初探
2014/11/30
贱恙缠身韵未成,
水光山色总关情。
后来谁是调筝手?
试谱西湖转踏声。
这次回到杭州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由椎间盘突起而引发坐骨神经痛,站、卧、行走都无妨,就是不能坐。去医院做了牵引和熏蒸,也未见疗效。最后批改学生作业和考卷时,我只能跪在沙发垫上,真是苦不堪言。如此状态,写诗兴致全无,每当看到网上诗友们源源不断的佳作,徒生羡慕而已。不过在此期间我购得两部西湖画册,一部为清代康熙朝的王原祁所绘《西湖十景图》,一部为乾隆朝的钱维城所绘《西湖三十二景图》,受此激发,又将旧作《菩萨蛮·西湖十景》翻出来修改了一遍,配上钱维城的图,别有一番趣味。再将数年前写的一组《七绝·西湖十景藏头诗》组合在一起,有点类似古代的“转踏”。如果配上音乐和舞蹈,不知会是一种怎样的效果。如今既缺琴瑟,只好补之以丹青。
说到宋代曾有一种叫做“转踏”的文艺形式,是用音乐舞蹈与诗词相配而表演的艺术。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宋之乐曲》:“其歌舞相兼者则谓之传踏,亦谓之转踏,亦谓之缠达。北宋之转踏恒以一曲连续歌之,每一首咏一事,共若干首,则咏若干事。然亦有合若干首而咏一事者。”其歌词是由同一词牌的若干首词组成,是联章体的一种。流传下来的有《调笑转踏》,一般是先作同题而平仄韵不同的两首四句七言诗,相当于是上下阕转调的词曲,其中每句都可不计平仄,只要句读流畅就行,然后用其意和上乐曲转化成《调笑转踏》。所谓“转”意为“转调”,是将两首同题的四句七言诗构成一首“和乐词”,先将前四句为平韵的七言诗,“转调”为后四句为仄韵的七言诗,再然后将这首“转调”七言诗改写(再转)成同一曲调的仄韵词,其仄韵用七言诗中的仄韵(《调笑》体式还规定,词的首句二字,必须与诗的末句最后二字相同)。所谓“踏”即为“踏歌”,意为和着音乐踩踏节奏而载歌载舞。
且看宋代秦观的两首《调笑转踏》:
“乐昌公主”
【诗曰】
金陵往昔帝王州,乐昌公主最风流。一朝隋兵到江上,共抱凄凄去国愁。
越公万骑鸣箫鼓,剑拥玉人天上去。空携破镜望江尘,千古江枫笼辇路。
【转踏】
辇路,江枫古,楼上吹箫人在否?菱花半璧香尘污,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
“离魂记”
【诗曰】
深闺女儿娇复痴,春愁春恨哪复知。舅兄唯有相拘意,暗想花心临别时。
离舟欲解春江暮,冉冉香魂逐君去,重来两身复一身,梦觉春风话心素。
【转踏】
心素,与谁语,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精爽随君归去。异时携手重来处,梦觉春风庭户。
我的这组貌似的“西湖十景转踏”显然与宋代格式有较大的差异,或者不能称其为“转踏”。如果能配上音乐舞蹈,相信也会产生一种艺术效果,我梦想将来有一位作曲家会发现这是一个有价值的创作题材。
苏子当年浚此湖,
堤边手种柳千株。
春来染作轻烟绿,
晓雾初开淡若无。
柳翠桃红春渐浓,
浪轻风软雨蒙松。
闻知景色湖东好,
莺语啾啾闹绿丛。
花开花落四时新,
港浦虹桥次第邻。
观览湖山幽胜处,
鱼翻碧浪跃红鳞。
曲水回廊别有天,
院墙高柳响鸣蝉。
风轻暗送清芬意,
荷叶田田花自妍。
平澄一镜向天开,
湖岛依稀隐玉台。
秋景分明清夜影,
月华如雪水皑皑。
雷琴一曲落松间,
峰岭岚烟浮远湾。
夕景欲衔孤塔影,
照临晚翠满湖山。
南山霁雨暮云平,
屏翠湖光塔影青。
晚色渐浓禅院静,
钟声疏起玉钩横。
三面青山横翠微,
潭清云影映琼扉。
印心只在空明处,
月色迷离白鹭飞。
双峦并耸入云霄,
峰下禅音慰寂寥。
插汉何须论五岳,
云林深处走山樵。
断蓬踪迹费寻根,
桥畔年年辨旧痕。
残冻犹存冬已尽,
雪碴无处不销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